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15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由村民理事會向每戶農戶收取60-120元不等的環衛服務費,將垃圾的清掃、收集、轉運等全過程交由企業去管理,基本實現環境衛生一家管、全覆蓋、無盲區。這是記者在7月8日“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上看到的江西東鄉縣的有益探索。江西今年下決心大力探索推行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解決好怎么管的問題。全面推行“五定包干”,定好管護范圍、管護標準、管護責任、管護經費、考核獎懲。這是江西在借鑒江蘇、浙江等省的典型經驗,總結撫州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契合江西農村實際。新余市渝水區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相關單位全部制定了配套方案。同時,完善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聽取匯報、研究調度工作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定期通報、靠后約談等推進機制,并嚴格考核獎懲,問題突出的,給予“一票否決”,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進行。
二是解決好誰來管的問題。增強農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當家作主。大力推行“一約兩會”做法(建立村規民約、村民理事會、新農村建設促進會),充分發揮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和村規民約、家規家訓的教化作用,持續提升農民群眾環衛意識、管護意識。要積極推行“門前三包”等有效做法,引導農民“參與管、一起護、共同督”,實現村莊環境管護的過程讓群眾參與、成效讓群眾評判、成果讓群眾共享。上饒市橫峰縣注重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釋放群眾最大動能。通過建立促進會、理事會,邀請在外創業人士、縣內外的黨員干部等新鄉賢,參與秀美鄉村促進會,鼓勵他們積極捐款捐物,關心關注家鄉建設。同時,成立村民理事會,把村里的事交給村民辦,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建設。各村因村定策,一村一規,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積極開展新風進萬家行動,形成文明新風尚。
三是解決好管理費的問題。沒有投入,什么事情都干不成。3月中旬,省新農辦先后深入11個縣區,走訪20個鄉鎮、27個行政村,開展了深入細致的專題調研,初步得出結論:全省一般規模的行政村,每年管護經費不得低于5萬元;設施較多的中心村和旅游村需要的管護經費更多。各試點縣要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在全省率先建立“各級財政補助、村集體投入、農戶適當付費、社會支持參與”的村莊環境長效管護資金保障機制。吉安市安福縣財政安排500萬元獎勵資金,每季度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考核,對工作成效明顯的鄉鎮、個人進行差異化獎勵,并納入干部績效考核。
相關標簽:江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