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2 作者:本網記者 李文博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陰天微雨,卻沒擋住農民市民慶祝豐收的熱情。到了陽山首先吃起來,這里不僅有美味的蜜桃,還有香氣四溢的豆花、晶瑩剔套的桃膠、熱氣騰騰的大肉包,還有市民爭相購買的大麥餅,記者忍不住來了一份,香、甜、脆、薄,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此外還有田園集市、非遺展示、朱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啟動、瘋狂拖拉機農場開園、鄉村振興講習所揭牌與鄉村振興講習點授牌等多項活動,視覺、味覺、聽覺均能享受盛宴。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9月中旬,陽山的桃子銷售已經到了尾聲,桃農臉上的洋溢的笑容顯示對今年成果的滿意度,效益按照每棵桃樹來計算,一顆近千元,每畝30-40棵,桃農們的腰包鼓起來了,慶祝豐收更是開心。
陽山鎮充分利用陽山自然生態、人文景觀等資源優勢和水蜜桃品牌優勢,以特色農業、三產服務、城鎮建設為重點的發展道路,把高效農業接“二產”連“三產”,用“大農業”帶動“大旅游”,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豐收”,全鎮桃產業經濟達15億元。
陽山水蜜桃搭上“互聯網+”快車走出長三角,2017年全鎮電商平臺達100多家。陽山人民對此并不滿足,融入藝術、文化、養生理念,以市場化手段把桃子全身都變成寶,把原先無人問津的小桃子制成果脯、蜜桃酒,把原先只能當柴火的桃枝、桃樹根制成桃木工藝品,更開發了桃花茶、桃花面膜、桃花皂等高附加值產品。陽山水蜜桃是江蘇高效農業的典范,陽山人從單純的賣“桃”到賣“樹”,再到賣“生活”,每一次升華都使水蜜桃價值發生質的蝶變。
青山綠水,已成為陽山農民取之不盡的“綠色銀行”,在它的背后,陽山百姓收入增長已連續多年大幅跑贏GDP增速。農民擁有多種身份:村民可以將承包地、宅基地、房產流轉進入合作社獲得資產性收入,在為鄉村旅游騰出空間的同時,村民成為了“地主”、“房主”;還升級成為了“股東”,土地流轉后租金從800元/畝提升到4000元/畝,股金收益大大增加。可選多種職業。村民可以成為職業農民,承包土地變成“農場主”,規模集約經營后畝均純收益比原來提高近1000元;也可以被聘請做種植技術工人,在合作社中打工,月工資在2500元-7000元。可以開展創意作坊、農業休閑、農家樂、民宿等多種經營,自己當老板。2017年全鎮農民人均收入3.25萬元,增長8.8%,戶均存款34.79萬元,為無錫市最高鄉鎮。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