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12 作者:佚名 來源:新疆日報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這句沉甸甸的諾言,正在新疆大地上加快變成現實。與之相映的,是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19個對口援疆省市對新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傾情相助,是天山南北受援干部群眾齊心協力促脫貧的身影。
資金項目
發力脫貧攻堅戰
新一輪對口援疆特別是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省市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任務,推動各地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成效。
在哈密市,河南省通過開展援疆扶貧九項行動,助力當地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2010年以來,河南省在脫貧攻堅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方面共安排援疆項目98項,落實援疆資金13.5億元。
在阿勒泰地區,黑龍江、吉林兩省將援疆資金重點用于民生工程建設,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加大扶貧力度。兩省共安排援疆資金13.64億元用于改善群眾生活條件。
在喀什地區,2016—2018年當地援疆項目用于脫貧攻堅的資金分別達到31.8億元、39.4億元、40.4億元,支持脫貧攻堅力度明顯加大。
……
一筆筆資金,一個個項目,一場場接力。2010年以來,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省市的有力支持,為新疆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注入強大動力。
“作為全國19個援疆省市中唯一的計劃單列市,深圳市以支持受援地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中心工作,將援疆工作向深度推進、向廣度拓展,以更有力的措施推動援疆工作落實落細。”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袁富勇說。
3個月前,隨著10多頭小牦牛陸續出生,深圳市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開展的牦牛改良項目取得了新進展,將為促進當地牦牛產業發展、帶動牧民增收發揮積極作用。記者了解到,深圳市結合該縣實際,確定“精準+長效、生態+科技”幫扶思路,以畜牧、旅游等為重點推進當地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在各受援地尤其是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都是對口援疆省市開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瞄準這一重點,朝著既定目標,援疆省市的幫扶步伐穩健而有力。
精準施策
多措并舉助增收
洛浦縣多魯鄉色日克村在北京市援疆力量支持下,利用村里的一片水塘建起了生態養鵝基地。貧困戶阿卜來海提·喀迪爾從基地領回雛鵝在自家養殖,兩個月后由村里的合作社回購,小半年時間收入3000元。目前,全村130多戶貧困戶全部參與領養雛鵝定期回購,平均每戶收益1000元以上。
合作社還吸納32戶貧困戶入社,除了養殖收益,每戶每年可分紅1000元左右。鵝養起來后,合作社又幫助村里的貧困戶在周邊發展農家樂,會烹飪的阿卜杜熱扎克·阿卜杜拉在農家樂當了一名廚師。“旺季時,每天有二三百人來這里吃飯。”他說。
各援疆省市因地制宜推進脫貧攻堅。結合受援地實際情況安排項目、資金等,通過發展產業、帶動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等措施,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浙江省在阿克蘇地區創新推進農產品銷售“十城百店”工程,已在浙江省建成銷售終端410多個,累計銷售阿克蘇農產品超過10萬噸,工程基地覆蓋農戶11.4萬人,幫扶貧困戶2.26萬人。
天津市建立由駐村工作隊主導,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的“援疆+駐村工作隊+致富能手+貧困戶”聚合扶貧模式,支持貧困戶種植葡萄等果蔬,養殖種羊等,發揮集體經濟和庭院經濟規模效應。
各援疆省市還積極組織受援地貧困群眾到內地務工增收,援疆渠道變成了貧困戶轉移就業的“快速通道”。同時,推動受援地發展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座座扶貧車間落戶村里,為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務工增收提供了寬廣平臺。
一些好做法、新模式也被創造性地運用到脫貧攻堅中,成為受援地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良方”。
上海市對巴楚縣71個村的貧困戶推出棉花價格保險,為貧困戶穩定增收提供托底保障。江蘇省探索推行“連心券”扶貧新模式,鼓勵龍頭加工和商貿企業、農村合作社積極收購貧困戶水果,幫助貧困戶增收。山東省探索打造“縣城工業園區+鄉鎮小微產業園+村辦工廠+家庭扶貧車間”四級聯動產業促進就業服務體系,推動26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1500余名貧困村民就業。
成效顯著
脫貧腳步更堅實
2010年以來,在湖南省援疆力量的支持下,吐魯番市18個貧困村、2萬余名貧困人口順利脫貧并得到鞏固。深圳市在喀什市實施“一鄉一策”、產業扶貧、電商扶貧等項目,共幫助5.2萬余人脫貧……一組組脫貧數據,清晰地顯示出援疆助力脫貧攻堅的成績。
南疆四地州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是新疆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各援疆省市也紛紛加大力度,助力深度貧困地區拔窮根。
天津市近兩年實施的102個項目中,涉及脫貧攻堅的項目有82個,通過大力實施肉羊擴繁“百社萬家”、園區招商“百企萬戶”、就近就業“百廠萬人”等五大工程,不斷增強和田地區脫貧攻堅的“造血”能力。2018年,天津市助力策勒等三縣30399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皮山縣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該縣利用安徽省援疆項目,先后實施了溫室大棚改造、特色種植、畜牧養殖、安全飲水等一大批富民工程,特別是通過招商引資、產業嫁接、搭建平臺等,成功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落戶。截至2018年底,全縣共有各類招商引資企業82家,帶動就業5300余人。
在援疆省市的支持下,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貧困人員就業創業成效明顯。僅2018年,江蘇、江西兩省就安排13500人參加各類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其中超過9000人是貧困人口,同時幫助2658名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取得了“轉移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效果。
2018年,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實現48.62萬人脫貧、444個貧困村退出,新疆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邁出堅實步伐。這既來自于新疆攻克“堅中之堅”不獲全勝不收兵的付出和信念,也離不開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省市的無私支援和傾力幫扶。在各援疆力量的大力支援下,新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腳步更加堅實,更加自信。
相關標簽:新疆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