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又稱煙草脈帶病、煙草脈斑病毒病。由于病毒株系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癥狀。主要有脈帶花葉型、脈斑型和褪綠斑點型。脈帶型在煙株上部葉片呈黃綠花葉斑駁,脈間色淺,葉脈兩側深綠,形成明顯的脈帶,嚴重時出現卷葉或灼斑,葉片成熟不正常,色澤不均,品質下降,煙株矮化。脈斑型下部葉片發病,葉片黃褐,主側脈從葉基開始呈灰黑或紅褐色壞死,葉柄脆,摘下可見維管束變褐,莖稈上現紅褐或黑色壞死條紋。褪綠斑點型初期與脈帶型相似,但上部葉片現褪綠斑點,后中下部葉產生褐色或白色小壞死斑,病斑不規則,嚴重時整葉斑點密集,形成穿孔或脫落。
病原PotatovirusY稱馬鈴薯Y病毒,簡稱PVY,屬于馬鈴薯Y病毒組。病毒粒體呈線狀,大小730一790×12(nm)。由于株系不同,適應性也不同,一般鈍化溫度為55―65℃10分鐘,稀釋限點10000一1000000倍,體外保毒期2―6天(室溫),個別株系可達17天,干燥煙葉4℃下可保毒16個月。馬鈴薯Y病毒有很多株系,我國鑒定在煙草上發生的FVY有4個株系:即普通株系(PVY―0)、莖壞死株系(PVY―NS)、壞死株系(PVY―N)和褪綠株系(FVY―Chl)。我國大多煙區為普通株系。馬鈴薯Y病毒在細胞質內產生風輪狀內含體,而細胞核內沒有內含體,別于蝕紋病毒。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馬鈴薯Y病毒可通過蚜蟲、汁液磨擦、嫁接等方式傳播。自然條件下仍以蚜蟲傳毒為主。介體蚜蟲主要有棉蚜、煙蚜、馬鈴薯長管蚜等,以非持久性方式傳毒。該病毒可侵染34屬163種以上植物,其中茄科、藜科和豆科植物嚴重。PVY主要在農田雜草、馬鈴薯種薯和其它茄科植物上越冬。亞熱帶地區可在多年生植物上連續侵染,通過蚜蟲遷飛向煙田轉移,大田汁液摩擦傳毒也很重要。染病植株在25℃時體內病毒濃度最高,溫度達30℃時濃度最低,出現隱癥現象。幼嫩煙株較老株發病重。蚜蟲為害重的煙田發病重。天氣干旱易發病。該病多與CMV混合發生。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減少越冬菌源。注意煙田與馬鈴薯、茄科蔬菜田的布局。最好中間種植向日葵、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阻止蚜蟲遷飛,減少傳毒機會。其它防治方法參見煙草黃瓜花葉病毒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