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鳳翔縣和周邊地區的養殖戶都把秦川牛拉到這里進行交易。
鳳翔縣南關活畜交易市場管理員 秦吉元:“這個交易市場是西北五省最大的交易市場,每周交易一次,一次的交易量大致是1500頭左右,交易總額每日可能就在30萬元左右。”
鳳翔縣糜桿橋鎮相家溝村的馬紅鎖養牛10多年了,是當地出了名的養牛大戶,今天他準備購買10頭架子牛回家育肥。
鳳翔縣糜桿橋鎮相家溝村養殖戶 馬紅鎖:“剛才買這兩頭牛價錢就花了1.4萬元錢,一頭牛平均7000元錢左右,回去再育肥兩個月時間,一頭牛再育肥個三五百元錢。”
馬紅鎖:“一般在市場上買牛通過姚志斌協助,因為我不懂牛價,通過姚志斌給我協助,把牛買下以后,育肥好,由他銷售賣給別人。”
那么姚志斌又是一個什么養的人物呢?
鳳翔縣養殖戶 姚志斌:“這兩頭架子牛,一個口齡它在10歲以下,二一個這個牛進草量很大,看它體型,高度在1.5米以上,看它的前排,看它的長短,再看它后臀,是一個標準的秦川牛。架子牛的量能達到50%至60%,基本都參與,參謀,搞搞價錢。”
聽這口氣,姚志斌是一個經營秦川牛的行家,確實很多秦川牛交易要經過他的手,其實他還與當地養牛的農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秦川牛原產于陜西省關中地區,因“八百里秦川”而得名,是中國體格高大的役用牛種之一。鳳翔縣農民自古以來就有養殖秦川牛的傳統習慣。陳村鎮蔡陽山村農民朱乖勞,家里有幾畝山坡地,一直養殖秦川牛。
鳳翔縣陳村鎮蔡陽山村養殖戶 朱乖勞:“養牛20多年了,一是做活,二是育肥,賺錢搞經濟。養肥賣了買瘦的,瘦的用來做莊家和育肥。”
這些年,朱乖勞始終按照傳統的方法對秦川牛進行育肥。
朱乖勞按照傳統方法育肥秦川牛,因為只能賣到臨近一些地方,所以從來沒有在市場上賣過好價錢。
朱乖勞:“五六年前,秦川牛一公斤賣10幾元錢,十五六元錢。”
一次朱乖勞到牛市賣牛時,聽說一個叫姚志斌的人育肥牛賣到香港后,一公斤能賣25元錢的高價,朱乖勞趕緊找到正在牛市交易的姚志斌,要求合作養殖育肥牛。
鳳翔縣養殖戶 姚志斌:“他就在跟前看,看了以后說,你這個牛好像比其他地方牛價高四五百元。”
朱乖勞:“我們想就是育肥,就想賣出口牛多余賣錢。”
10 年前姚志斌從縣里的外貿企業內退,因為掌握香港肉牛市場信息,了解當地秦川牛的優勢,于是做起了牛生意。他拿出所有積蓄在鳳翔縣城關鎮周家前村,建起了秦 川牛養殖基地,開始以高出市場價5%到8%的價格,在牛市高價收購待育肥的架子牛,集中育肥后通過外貿機構,以一公斤25元錢的高價賣到香港。
姚志斌:“從一個月供18頭牛,到最后供300頭牛。”
姚志斌:“我說你現在只要按照我這個要求,你能養出這個牛,我也給你這個價錢,最后他說那你能不能把兄弟扶持一下,我說能行。”
為了保證育肥牛的品質,姚志斌除了親自幫助朱乖勞在牛市挑選架子牛外,還要求朱乖勞按照自己的要求育肥秦川牛。
姚志斌:“這個喂就是按傳統飼養方法,科學管理,傳統這個飼養方法就是以粗飼料為主,加精飼料,粗飼料包括這個玉米桿,麥草,苜蓿,精飼料這就是有玉米,豆子,麩皮。”
第一次朱乖勞按照姚志斌的育肥方法養了三頭秦川牛,不到三個月就賺了3千元。有了信心朱乖勞很快發展到一年育肥20頭秦川牛。現在育肥牛每年能給他帶來幾萬元的收入,這是一個好事,姚志斌的出口規模也越來越大,朱乖勞開發動自己的親戚育肥秦川牛。
姚志斌:“他自己養,再帶上弟兄們,他的親戚,再到他隊里,就發展到今天有百十戶。”
朱乖勞的嫂子 宋乖堂:“4000多元錢的牛就是3000多元錢買的,能賣4000元錢,4000多元錢的牛就賣5000多元錢。”
朱乖勞:我們這里家家養牛,我們這地方離了牛不行,離了牛地沒辦法種。”
一天一個叫李乖勞的人給姚志斌送來了4頭育肥牛,可是姚志斌卻死活也不肯收。
鳳翔縣城關鎮南關村養殖戶 李乖勞:“沒收是喂得瘦的很,膘不夠。”
鳳翔縣城關鎮南關村村民 方云強:“人家發到外貿一定膘要好,當時就是他拉過去牛太瘦,沒辦法又拉回來了。”
姚志斌:“港澳地區,它要求比較嚴格一些,就是說要膘肥,就像這一種牛,下面這個地方,就是胸,膘肥體胖。按傳統這個飼養方法粗飼料加精飼料,不含有任何添加劑和化學藥品。”
因為李乖勞養的牛太瘦,影響了育肥牛的品質,李乖勞只好又把牛拉回去繼續喂養。
李乖勞:“多喂一個月多加成本。”
記者:“一頭牛一個月增加多少成本?”
方云強:“你給一日三餐吃飽、吃好,它才能長肉長膘。”
為了統一標準,姚志斌投資200多萬元,建起了標準牛舍,年繁殖、出欄肉牛1000頭,在給合作農戶提供育肥技術和育肥場地等項服務的同時,按香港市場價負責回收育肥牛。
陳村鎮察陽山村 朱丑板:“肉牛價一貴,喂肥就都賣了。”
記者:“很多人都是在育肥牛嗎?”
朱丑板:“都在育肥牛。”
現在,姚志斌已經帶動當地100多個農戶,養殖育肥牛8000多頭。鳳翔縣南關活畜交易市場成了選擇架子牛的重要交易場所,姚志斌成了這里的關鍵人物。
記者:“現在已經買了多少牛?”
記者:“一會還打算繼續買嗎?”
姚志斌:“有多少,一般在市場能看到的牛全都買回來。”
牛產業推動了牛市,牛市帶動了牛產業。2006年,鳳翔縣存欄秦川牛8萬頭,出欄2.5萬頭,銷售收入1.5億元,秦川牛產值占到了全縣牧業產值的30%。
編導:殷際輝
鳳翔電視臺敬博協助拍攝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