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wǎng)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浙江省溫州市的梅源鄉(xiāng)是當?shù)匾粋主要的禽蛋基地,童子雞的年出欄量達到了一百萬只。由于童子雞飼養(yǎng)60天就可以出欄銷售,因此這里得農民幾乎每家每戶都參與了進來。
中共溫州市梅源鄉(xiāng)委員會書記 徐真:“童子雞這個當時我們也是從產(chǎn)蛋雞發(fā)展過來的,所以整個地方養(yǎng)雞是規(guī)模很大很大的,我們這里專門成立了一個培訓基地。”
謝炳溪:“土雞呢,本身家庭養(yǎng)殖,沒幾只,都是散抓的,別人抓一只,抓二只,你想買整批整車的是買不到的。”
批量養(yǎng)殖土雞需要一個大的空間,鄉(xiāng)里原來的養(yǎng)豬場占據(jù)了200多畝山地,周邊青山綠水,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利用起來。謝炳溪趕忙帶上侄子謝做成把整個養(yǎng)豬場承包了下來,圍山隔欄,修建雞舍。引進了5000多只土雞雞苗,大干起來。在叔侄倆的精心照料下雛雞漸漸長大,精神十足,當飼養(yǎng)6 個月達到土雞出欄標準的時候,5000多只土雞的個頭是一個比一個大,這讓謝炳溪和謝做成都滿心歡喜。
雇車裝運,拉著首批的500多只土雞,兩人第一次走進了市場。誰想到,事情并非他們想象的那樣一帆風順。溫州人喜歡沒有脂肪一餐就能吃掉的小雞,而老謝的雞足足比別人的重了一倍。一周下來,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顧客:“雞要大,油就很多,就是吃了不好吃。太油,太膩。”
謝炳溪:“人家都說我這個雞個子大,有的說你這個子大的,是不是吃了激素,沒有吃激素這個個子怎么這么大,這么胖。”
謝炳溪萬萬沒想到個頭大反到成了缺點,還被人挑三揀四,戳戳點點。在市場上栽了跟頭,老謝的幾千只雞也一下子窩在了手里,這對他無疑是個沉重的包袱。
正當謝炳溪憂心忡忡感到無所適從的時候,相識多年的朋友陳光啟來到了山上,閑聊之中老謝說出了自己的苦處,誰想到陳光啟的一句玩笑話改變了這里的一切。
謝炳溪的朋友 陳光啟:“聊這個雞的減肥的時候,完全是不經(jīng)意當中聊起的,現(xiàn)在這個電視廣告,還有一些城市的健身房,人都在減肥,我看雞也是動物,也是可以減肥的。”
給雞減肥這可是聞所未聞,幾個人在書本上查不到任何可借鑒的東西,想來想去,要想讓雞苗條下來還是得腳踏實地靠運動。于是,大家都拿起棍棒倒著班的在樹林里攆著雞跑來跑去。
人受累不說還驚了雞,雞群開始不吃不喝,不久一些體弱的雞開始病倒。這讓老謝不得已只能停止了他的減肥計劃。更讓謝炳溪想不到的是,餓了幾天雞群恢復了平靜之后,居然食欲大增,反而是一個勁的猛長,最大的已經(jīng)超過了六斤重。這下老謝對自己的減肥計劃也失去了信心。就在大家都感到無可奈何的時候,一次偶然的發(fā)現(xiàn)又為他們的減肥計劃找到了突破口。
謝炳溪的侄子 謝做成:“那時候一個人也閑著無聊,拿著收音機在那里欣賞音樂。后來就是說在沒事的時候,一邊看雞,一邊欣賞音樂的時候,調了一下頻道,來了一個勁爆音樂,那個雞就有反應了,我感覺這個雞挺有意思的。”
謝炳溪的侄子 謝做成:“我們沒有考慮到的一點是什么呢,雞本身屬于一個比較安靜自然安靜的動物,你忽然之間給他來一個沒有適應過程的勁爆音樂,它炸窩了。”
謝炳溪:“它是亂飛亂跳,撞到硬的地方就撞死掉了。”
沒想到適得其反,還損失慘重。顯然這個方法還是行不通,老謝又跑到了縣里的畜牧局,邀請了專家尋找解決的途徑。
明白了循序漸進的道理,謝炳溪找來了輕柔音樂,音量也從小到大逐步調節(jié)。幾天下來,雞群適應了環(huán)境。自顧自的在樹林采食,反倒不去理會喇叭里的音樂,有的甚至在喇叭旁酣然入睡。
謝炳溪的侄子 謝做成:“你音樂放出來,它習慣了以后有的時候它也無所適從了,后來我感覺太散漫了。我是當兵出身的,這樣給我的感覺非常不舒服。”
為了驚醒熟睡的雞,謝做成想到了在部隊時緊急集合的哨子,可又怕驚嚇了雞群,只能輕輕地做個實驗,結果雞群馬上發(fā)生了反應,都停止了一切活動,仔細聆聽了起來。
用長音集合開飯,用短音休息解散。日久天長,謝做成的口哨不僅成了命令,還成為了音樂前集中精神的指令。在音樂口哨的雙重配合下,雞群有了新的生活規(guī)律。老謝的減肥計劃也得以順利實施。每當放起激昂的迪斯科,雞群就會伴著節(jié)奏上躥下跳,在樹林中穿梭飛行。練就了一身飛檐走壁的絕活。
謝炳溪的侄子 謝做成:“它感覺到居高臨下有種安全感,不管刮風下雨,包括我們這個浙南地帶,喜歡刮臺風的,我這些雞,刮臺風它不喜歡下樹,還是喜歡呆在樹上這樣子。有可能就是說返回到了它們祖先的那一代,鳥一樣喜歡呆在樹上的感覺。”
每天保持高強度的鍛煉,很快使這批雞的體重都減到了三斤左右。這讓老謝喜出望外,而周邊的村民看著他們叔侄的奇怪舉動,都感到無法理解。
在別人眼里老謝那就是干賠不賺,可謝炳溪自己的心里卻早就有了另外的一本帳。每天清晨市場中都會出現(xiàn)叔侄倆現(xiàn)場刨雞的場景。這讓不少人都感到非常好奇,駐足觀看。
顧客:“這種雞他就說是放養(yǎng)的,這個雞油很少,肉比一般的雞鮮多了。聽說這個雞還聽音樂長大的,可能和其他雞不一樣。”
有了特點也就有了賣點,普通肉雞每斤不過5、6元,而減了肥的瘦身雞價格一下子賣高出了一大截。
溫州市平陽縣畜牧獸醫(yī)局副局長 施德寧:“像這些公雞的話,在八月十五的時候,一市斤是賣到35元錢。群眾還是樂意的。”
謝炳溪:“拿去賣的時候,別人說你這個雞蛋怎么這么大,好像鴿子蛋一樣的,雞的蛋怎么這么小。”
謝炳溪的侄子 謝做成:“人家一看這么小的雞蛋有點不解,他感覺這個雞蛋是不是有點問題。”
誰都說這種小雞蛋肯定是雞上躥下跳,劇烈運動產(chǎn)出來的是畸形蛋。老謝是有口難辯,雞蛋又不能長久保鮮,于是,謝炳溪又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謝炳溪的侄子 謝做成:“這雞蛋無形當中不見了,后來我一問我叔,送人了,我心里老納悶了,這雞蛋干什么送人,這么多雞蛋是不是。按照這個市場價格,一斤雞蛋就是一斤雞蛋的價錢,也是我們的收獲,怎么就送人了,我心里當是很不解,也很不舒服。”
這看似賠錢的買賣不僅一次又一次讓謝炳溪叔侄贏來了財富,也給他們的雞賦予了一個新的概念,找到了一個新的賣點。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jīng)》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wǎng)站CCTV-7《致富經(jīng)》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jīng)》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84農業(yè)網(wǎng)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wǎng)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wǎng)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wǎng)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wǎng)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