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銅鼓鎮萬福橋村村民 劉定惠:“苦惱,當然很苦惱。”
銅鼓鎮副鎮長 楊開友:“環境污染了,雞的病傳播得很快,傳染的快雞就容易生病,一生病肯定就沒有利潤了,就沒有收入,雞瘟雞就要死。”
萬福橋村村民 秦洪冬:“那我們就沒有發展前途了。”
銅鼓鎮自2001年大規模發展蛋雞養殖以來,一直都順順利利的,蛋雞養殖也成了鎮里的主導產業,沒成想2004年出了大亂子,但其中的原因并不是雞瘟也不是銷路,而是雞糞惹的禍。
銅鼓鎮共和村村民:“反正那個臭味多遠都聞得到,要影響,各方面都有影響。”
2004年銅鼓鎮的存欄蛋雞由過去的10多萬只增加到40多萬只,1只雞一天產生的糞便是0.3公斤,40萬只雞一天就會產出12萬公斤,因為沒人要,大部分被村民隨意堆放。
那年共和村的騰德全在村里養了20畝水面的魚,二月份的一天清晨當他照例到魚塘查看魚情的時候,被眼前的場面嚇呆了。
于是他急匆匆找到了在他魚塘上方養雞的唐云海。
蛋雞養殖戶 唐云海:“他就說雞糞把魚污染了,鬧死了,要我們賠。”
唐云海養了6千只雞,在騰德全的魚塘邊修了一個劃糞池,因為存的雞糞太多,頭天夜里下雨,大量的雞糞沖到了騰德全的魚塘里,把魚毒死了。
記者:“鬧死多少魚?”
養魚戶 騰德全:“鬧了4千多斤。”
記者:“全死了嗎?”
為這事兒,平時和氣相處的兩個人鬧翻了臉,并找到鎮里解決。
銅鼓鎮蛋雞合作社社長 康欽林:“當時他們兩家扯得很兇, 1個是養魚戶, 1個是養雞戶,到鎮上通過我們合作社協調之后,鎮里給做了很多工作,最后唐云海賠了2千多元的魚苗錢,就這樣結束了”。
然而事情并沒有結束,雞糞又惹出了一個更大的禍端。
2004年4月重慶日報以雞糞長城為標題,報道了銅鼓鎮雞糞堆如長城,污染環境的事,消息披露后,相關部門責令銅鼓鎮迅速治理,否則將不允許再養雞。
但是,就在5年前,銅鼓鎮還是榮昌有名的貧困村,好多小伙子因貧窮娶不到媳婦,自從養殖蛋雞以后,村民收入明顯增加,要是真的不能養雞,這日子該怎么過?
2005年3月,共和村出了一件稀奇事,有人開著車、帶著人,主動到村里的各養雞戶家中幫著清掃雞糞,不僅如此,還將令村民十分頭疼的雞糞全都拉走了。
村民 劉定惠:“當然多高興啦,給我們解決了最大的困難,解決了是最好, 我跟你說,當時他們說要收。”
記者:“你們很高興嗎?”
有人要雞糞,這件事讓村民十分高興,巴不得來人趕快拉走,漸漸地,鎮上70%雞糞都被同一個人拉走了,村民不再為雞糞發愁,而安心養起了雞。然而,時間長了,大家又覺得有些蹊蹺,是誰把雞糞拉走了,這么多雞糞拿去又做什么了。
生物肥加工廠經理 覃文亞:“因為雞糞是好的有機肥,如果通過我們輔助發酵,進行無公害處理以后,我們可以配專用的中藥材肥,果樹肥,蔬菜肥。”
覃文亞就是哪個收雞糞的幕后指使者。他在重慶一直做生意,當他看到重慶日報關于銅鼓鎮雞糞長城的報道后,覺得是個商機,隨即來到銅鼓鎮收購雞糞,并建起了生物有機肥加工廠,在他眼里雞糞是個寶。
由于市場需求量大,覃文亞的有機肥格外暢銷,多半賣到了浙江、福建、廣西等省,用作經濟林果的種植。
得知覃文亞用雞糞賺錢,村民覺得有些虧了,這么多雞糞讓他白白拉走不合算,得去說道說道。經過交涉,雙方談成,覃文亞以每50公斤1塊2毛錢的價格收購村民的雞糞。
銅鼓鎮副鎮長 楊開友:“我們這個4100只的雞場,一天雞要吃12包飼料,要拉13包雞糞出來,十天就是130包,現在1包雞糞是1.2元賣給雞糞加工廠,我們10天就有50多元錢的收入,對養殖戶 1個月就有150多元的收入。”
楊開友:“有利潤,大概一年半1批雞,養 18個月淘汰下來以后,一般1千只雞賺得到1萬元錢。”
雞糞問題解決了,銅鼓鎮的蛋雞養殖數量逐漸增加,年末歲首,市場對雞的需求量大,趁這個時節,大家都在出售淘汰雞,今天,姚武剛和妻子呂衡蘭也忙著賣雞,因為再過一周他們又要進一批新雞苗,還要擴大養殖規模。
呂衡蘭:“我從來沒賣過16元1只的雞,一般最差都賣16元4毛1只,今天只賣16元。”
呂衡蘭:“我覺得我今天的雞有點賣虧了。”
記者:“平時賣多少錢?”
呂衡蘭:“平時最少都賣16元4毛1只,今天只賣16元1只,”
記者:“那你為什么16元就賣給他?”
呂衡蘭:“價格管著的。”
記者:“現在就是這個價格?”
呂衡蘭:“對。”
姚武剛:“今天賣了100多只。”
村民 劉定惠:“蛋新鮮得很。”
記者:“那你們還滿好賣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