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經營戶:“大螃蟹好賣一點。”
南京市民:“大螃蟹好吃啊。”
經營戶:“今年螃蟹像這種個大的母蟹要50元1斤,那個小的公母搭配30塊1斤。”
南京市民:“大螃蟹的黃多,蟹黃是蟹的金華,大螃蟹價格會比較高,寧缺毋濫。”
養殖戶 嚴成友:“螃蟹個不大,個不大效益快,效益好,1畝比大螃蟹多掙1千多元。”
明明買的賣的都說大個螃蟹好,而養的卻說小個的螃蟹更賺錢,生產和市場怎么就擰了一個勁兒呢?在龍袍鎮專養小個螃蟹的,還不止嚴成友一個人,其他的600多戶也都這么做,并且2005年全鎮小螃蟹的銷售收入還高達7200萬元。
養殖戶 謝存:“因為大螃蟹難賣,資金壓得長,回籠得比較慢,小螃蟹一般七八月份就可以銷售了,資金回籠快。”
養殖戶 嚴成友:“我原來養的是大螃蟹,大螃蟹原來是200多元1斤,后來就不值錢了,成了70元1斤,那年螃蟹少賣了2萬多元錢。”
那年嚴成友養了14畝水面的螃蟹,按計劃賣個3萬多元錢應該是輕輕松松的,不料到手的收入只有1萬多。
養殖戶 嚴成友:“心情不怎么平衡,本來要賺到口袋里的錢跑了,對不對,那心情當然不好了。”
龍袍鎮黨支部書記 張文祥:“我們龍袍鎮周邊太湖,陽澄湖,固城湖的大螃蟹,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雖然我們龍袍有多年養殖螃蟹的經驗,但是不具備品牌優勢。”
這幾年,陽澄湖螃蟹名聲大躁,光芒四射,固城湖螃蟹和太湖螃蟹也緊隨其后,而他們都是龍袍鎮的近鄰,與之相比起來,無論規模還是名 氣,龍袍螃蟹都得敗下陣來,2002年龍袍鎮開始倡導農民改養小螃蟹,大個的還賣不出去,小個的能有人要嗎,農民們一時不知鎮政府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龍袍鎮農經站站長 張仲金:“實際上小螃蟹養殖時間短 見效快 成本低
在政府的倡導下,劉學友想試著養殖小螃蟹,而他的妻子卻覺得風險太大不能養,倆人爭執不下,老婆也為此和他鬧翻了臉。
養殖戶 劉學友:“她飯也不給我做了,衣服也不給洗了,我也沒有辦法。”
蔡遠珍:“我們就爭論,我說不養。”
最后在兒女的勸說下,妻子終于同意丈夫劉學友少量的試養10畝,她要看看丈夫靠這低價小螃蟹怎么把錢賺到手,而劉學友心里自有一本賬。
記者:“小螃蟹1畝地養多少?”
劉學友:“小螃蟹我們1畝地養2千多只。”
記者:“大螃蟹呢?”
劉學友:“大螃蟹1畝地只能養幾百只,二三百只。”
投放密度加大后,劉學友小螃蟹的畝產量比大螃蟹高出4倍多,照這樣1畝小螃蟹怎么也比大螃蟹多收入1000多元,不僅如此,劉學友還發現養殖密度大了以后,小螃蟹還有一個大螃蟹無法相比的優勢。
劉學友:“密度越高成熟越快,大螃蟹密度養的稀,這樣養殖周期就長。”
記者:“賣給他了是嗎,是賣給你了嗎?”
收購商 張福祥:“對。”
記者:“你收大的還是小的?”
收購商 張福祥:“小的。”
收購商 張福祥:“大的3兩,小的1兩多。”
今天謝存網里的螃蟹是張福祥提前1天預定的,張福祥不收大螃蟹,專挑小的收。
收購商 張福祥:“不是說要大,關鍵要看它的肉質跟營養,是這樣的,大螃蟹你別看它大,不是說它營養價值就高,這個要賣到20元1斤。”
那么這種在市場不好賣的小螃蟹,張福祥收了又賣給誰呢?
在龍袍鎮有一種名小吃叫蟹黃湯包,它的餡料主要是蟹黃,每年螃蟹成熟的時候,南京、上海一帶的市民就熱衷于吃蟹黃湯包,當初鎮政府引導農民養殖小螃蟹,正是沖著蟹黃湯包。
湯包經營戶 楊三四:“這個4兩重的大螃蟹,我們買回來要投20元1只,那么小螃蟹雖然小點,它的價格適合我們做湯包用,買這一只小螃蟹我們只花2毛多錢,它雖然價格 上懸殊,但用它的黃和肉是一樣的,我們做包子講究成本,價格不能賣太高,小螃蟹它已經成熟了,只要成熟后面就張開了,我剝給你看看 黃還是很多,黃還是很多的,它的黃根本就不比大螃蟹的黃少,我們主要是用黃。”
目前,龍袍鎮的湯包店達到38家,年銷售湯包2千萬只,2005年龍袍的60萬公斤小螃蟹有50萬公斤用來加工湯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