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董濱的弟弟 董巍:“我當時不同意,堅決反對。”
董濱的叔叔 董維林:“我說大斌行嗎,我說你別賠了。”
所有人都想不通,董濱為什么要放棄好好的醫生不當,去干對他來說完全陌生,而且風險很高的事情。
弟弟:“我說你這個醫療干的挺好的,一年也有收入個幾萬元錢,對不對,那你就不要冒這個風險去搞這個養殖行業嗎。”
妻子:“養貂就是說比當大夫相對來說比較辛苦一點。”
弟弟:“我說你養貂我是一點不幫你,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看,你非要養,你自己忙活吧。”
在董濱兄弟倆十多歲的時候,父親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一家小診所。為了照顧母親和供弟弟上學,董濱開始繼父親之后行醫養家。
董濱:“我覺得作為長子吧,應該有一個責任,就是說來負起家庭的責任。行醫的過程中供我弟弟上的大學。”
為了不影響弟弟的學業,董濱還付出了很多。
董濱:“我肯定要把我弟弟供的上完學以后,我才能要成家。”
董濱的付出讓全家人都很尊重他,家里有什么事都是由這個像父親一樣的兄長做主。可是,這一回董濱要養貂,為什么大家都要反對呢?
當記者來到普蘭店市城子坦鎮采訪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場面。
其實,這樣的情景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出現過了。因為當地從70年代興起的水貂養殖,在1989年貂皮市場價格大幅下滑的過程中,受到了打擊,農民都賠了不少錢,從那以后就很少有人再提起水貂養殖。
城子坦鎮碧流河村養殖戶 陶成普:“基本上不掙錢,賠錢,一張皮背起來,哪兒賣都賣不出去。”
農經局:“農民養貂都賠了,農民養貂積極性都沒有了,所以他們就不養了。”
但是,弟弟的擔心并不是沒有道理,他不愿意讓哥哥趟這淌渾水。
弟弟:老人都說了嘛,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都認為養殖行業這個風險性較大。”
家人的堅決反對,也沒能打消董濱要養貂的念頭。2002年底,董濱的養貂場在一片反對聲中建成了。
可是,為了建養貂場,董濱已經把十多萬的積蓄投進去了,就算買原計劃一半的水貂,對他來說資金上也很困難。于是,董濱就向親戚朋友借錢。但大家都覺得養貂的風險太大,怕他萬一賠了錢還不上,不愿意借給他。就在這個時候,一直反對董濱養貂的弟弟出面了。
弟弟:“我說你不要擔心,一旦是將來,就是實在這個行業做不好了,賠了,這個錢呢,我來還。”
董濱:“后來我真正做了以后,我弟他也是幫我的,因為我和他畢竟還是有感情的。”
水貂是一種珍貴的小型毛皮動物,和狐貍、貉子不同的是,水貂很容易得病,一旦遇到流行病,就會造成大面積死亡,因此,水貂的疾病防治尤為重 要。對于養貂來說,董濱是個門外漢,但說起疾病的防治,曾經做過醫生的董濱卻很在行,其他養殖戶最擔心的事情,到了他這里根本不是問題。
董濱:“包括一些疾病的治療呀,它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在這上絕對有職業的優勢。”
經過一年精心的飼養,董濱的水貂平均產崽率達到了5只左右,在別人看來,水貂養好了該是趁機找市場銷售,獲取第一份利益的時候了。然而,這個時候董濱卻決定一只水貂也不賣。
那年,貂皮的市場價格正在上升期,董濱覺得自己的水貂產崽率高,而且質量好,就一只也不想賣,把原來的水貂留著,繼續擴大規模。
董濱:“想能生存住,你必須得走模式化。”
要擴大規模就需要資金的支持,但是董濱這時候卻連基本的飼料錢都快沒有了。要解決資金問題,又需要弟弟出面。但是這次,弟弟的態度十分堅決。
弟弟:“我就告訴他,這個事情我就不管了,我就非常生氣,就不理他了。”
弟弟董巍的態度,讓董濱很為難。兩個人僵持了一段時間以后,董濱覺得,還是應該去說服弟弟,他開始主動找弟弟分析他這么做的原因。
董濱:“如果說我做的少的話,我怕第二年就不能出水貂,也就失去了這個盈利的機會。
養殖戶男2:“我覺得這個人挺敢干的。”
記者:“那你有沒有覺得,就是你如果換成你的話,你會怎么想。”
養殖戶男2:“我是,我有點緊張。”
記者:“緊張什么呢。”
養殖戶男2:“就是風險太大了。”
董濱的養殖場擴大到了他預期的規模,可是,董濱也發愁,規模是有了,但這么多水貂,往哪里買呢?正在此時,一個電話讓他很興奮。
董濱:“一個外地的客戶,叫我去簽合同。”
弟弟:“我說你去,你一定要留一個心眼。”
董濱:“我這次去只是簽一個合同,他能騙我什么呢。 ”
叔叔:“既然有這么個口,我就去一趟唄,完了他就去了,去了往后被人騙了一次。”
果然不出弟弟所料,那個外地客商以合同好處費為由,騙了董濱幾千塊錢。從外地被騙回來以后,董濱意識到,養水貂并不像賣水貂那么簡單,可他這么多水貂,怎么賣出去呢?
董濱:“我的水貂廠,就養了一只金貂,沒有人知道的話,那它應該說,你這個貂應該還是空白。”
弟弟:“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這個應該說畢竟是現在這個網絡技術,宣傳的力度應該是比傳統的方面還是非常快的,而且它的面非常廣,我非常支持。”
在弟弟的幫助下,屬于董濱的網站很快建立起來。弟弟還建議董濱針對在養貂上疾病防疫難的特點,利用他過去的醫生身份,開始做售后服務,承諾給客戶傳授水貂養殖經驗。
董濱清楚地記得,就在網站建立起之后不到三個月的時間,2005年7月15日,從瓦房店來的客戶買了他的水貂,讓他賺得了第一桶金。
董濱:“500只水貂大概應該在,利潤應該在5萬至6萬元錢左右吧,這是純利潤。”
董濱:“我覺得應該更有勇氣,或者更有膽量去做這個事情。”
現在,在水貂銷售的旺季,幾乎每天都有到他這里來買水貂的客戶。
董濱:“你們回去以后呢,就是有一定的毛病給我來電話,你們最好能來一個人,我給你現場培訓。體況呢必須要控制好,不能有異味,這些東西都是很關鍵的。”
河北秦皇島青龍縣客戶 于書宜:“我是從網上知道他這兒有水貂的,另外他的這個售后服務也挺好的,他的這個品種也挺好的養的,所以說我們就奔這兒來了。”
河北秦皇島青龍縣客戶 于書宜:“我自己認為,水貂也和人一樣吧,它會經常鬧病的,如果他是醫生,他會通曉這些道理的,舉一反三,他能也知道這個怎么治療吧。”
因為水貂的食物是由粗糧和小魚混合而成的,容易酸敗。董濱的水貂養的多了,剩的食物自然也多。弟弟看到養殖場里浪費的食物太多,問他有沒有解決的辦法,一句話提醒了董濱,可以自己養殖場里套養貉子。
董濱:“因為它的食物鏈,就是貂在養殖的過程中,肯定要出現一些剩的食物和酸敗的食物可以喂貉的,就是整個提高你的養殖場的效益最大化,就是在一定的成本范圍內,能把這個效益提高到最大化。”
弟弟:“關鍵是在今年呢,上完了之后效果顯現出來了,貉子皮的價格上來了。而且貉子的小崽,那個價格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
董濱:“我和我弟呢,就是一起,經常在一起商量一些關于水貂養殖的這些事情。”
2005年底,就在董濱的水貂賣的很好的時候,弟弟突然提出了引進白水貂的想法,而董濱也從皮商朋友那里打聽到,白水貂正越來越受市場的歡迎。兩個人不謀而合,董濱準備大規模引進白水貂。
弟弟:“我的想法就是,你少整個幾十頭的,實驗,看看效果。”
董濱綜合了自己和弟弟的想法,既大規模引進了500只紅眼白水貂,也沒有放棄黑水貂的養殖。今年,在水貂出售的季節,許多想買白水貂的客戶都找到了他這里。
今年,董濱養殖場里的水貂和貉子一共給他帶來了近百萬的效益。現在,董濱正和弟弟商量著再引進彩貂品種,而這種想法已經得到了弟弟董巍的支持。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