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北京延慶縣大莊科鄉蜜蜂養殖基地
朱冀濤:“這是我的,看看我們家的蜂,快來看,我的蜂蜜比你的多!拿好,千萬別掉了。平常借我一個膽,我也不敢拿。”
記者:“現在害怕不害怕?”
朱冀濤:“不怕了,是我的。”
朱冀濤:“師傅,我能放下去了嗎?放中間那個格,來來來,放到這兒。我會操作,大家快來看。我會,我放下去了!”
口口聲聲說這蜜蜂是她的,其實朱冀濤的工作單位在北京,在城里有正式工作,她怎么會和大莊科鄉的蜜蜂扯上了瓜葛呢?
大莊科鄉植被茂密,林木覆蓋率達到了91%,是個傳統的養蜂鄉,但因為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當地的蜂產品銷售主要靠流動商販上門收購。黃土梁村的劉殿益養蜂已經有十來年了,前幾年賣蜂蜜,他總是很無奈。
黃土梁村書記 劉殿益:“去年就賣200多斤蜜,太便宜了我也就不賣,太便宜了我還把它(蜂蜜)還回來,到越冬的時候我還把它喂了蜜蜂。”
大莊科鄉副鄉長 胡樹森:“有存的一年兩年的,他沒賣,就是因為他覺得他這個東西是好東西,市場收購價格低。好東西賣不上好價錢。”
為了幫助蜂農提高產量,擴大銷路,2005年春天,大莊科鄉蜂業協會建立了蜜蜂養殖試驗基地。當時基地負責人李彬之正進行一項生物防治蜜蜂病蟲害的試驗,為籌集資金他想出了一個點子,于是就邀請同學到基地來玩。這招是否管用,他心里也沒底。25
肖樺:“一開始確實是來玩,因為這兒離蓮花山近,去蓮花山玩去,后來呢,我同學告訴我的,他在這兒養蜂呢,我就過來了。
看到他的同學對蜂產品都很感興趣,了解到他們平時也都花不少錢消費蜂產品,李彬之就說出了他的想法。
對李彬之的想法,老同學也心知肚明。
肖樺:“他沒給我說,我覺得,剛建這個基地,可能需要一些資金吧,就用這種方法,是不是也可以吸引一些資金,是不是這個意思?”
李彬之:“有這個因素。”
在李彬之的提議下,肖樺和她的幾個朋友每人交500元錢分別認養了一箱蜂群,除了為李彬之籌集資金,肖樺他們也各有所得。
肖樺:“因為很多媒體也說,商場買的有時有假的,或者含糖量高。這個呢,因為都是看著的都特別新鮮,原生態,而且比外頭市場買要便宜多了。”
蜂群被認養后,平時由養蜂基地的工作人員負責管理,一年當中認養的人可以隨時過來參與管理或者取需要的蜂產品。但一箱蜂的產值遠遠超過500元,本想籌集資金的李彬之不是賠了嗎?
李彬之:“一箱蜂能產幾十斤到上百斤蜂蜜,但這蜂蜜不是全給,我們就收500元錢嘛,根據這個算出一個量來,他自己可以調節,給你算出來,多少王漿,多少蜂蜜,多少花粉。”
李建:“你可以自選,不是說產多少就給多少,比如說我家還有蜂蜜呢,我就變成要王漿了,他們也可以幫我們拆開了算。”
原來大莊科鄉大多養蜂的農民都走蜂,攆著花期全國跑,真正留守的養蜂戶并不多。眼看著認養是銷售蜂產品的好辦法。2006年4月,鄉蜂業協會決定從最閉塞的黃土梁村開始搞認養,從基地往村里擴展。
黃土梁村主任 韓殿虎:“通過協會弄了一個專業村,到年底增加到十戶差不多。”
村民劉玉華的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收入就靠一些山果,看到認養后養蜂的效益增加不少,她也養起了蜜蜂。11
黃土梁村民 劉玉華:“我覺得他們養蜂挺好的,我也養點,還有不懂的地方多著呢,問他們唄。”
經過養蜂協會的努力,到2006年6月底,大莊科鄉的養蜂專業村已達到了八個,許多搞農家樂的民俗戶都開始養起了蜜蜂,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來認養。
大莊科鄉鄉長 胡樹森:“養蜂戶具備民俗接待條件的,咱們搞民俗旅游,已經搞民俗接待的民俗戶,讓他養點蜂。”
靠著游客認養活動的帶動,蜂產品也比以前好賣多了。
黃土梁村主任 韓殿虎:“現在蜂產品這一塊都是存不住,趕星期六星期日他們經常過來玩,旅游的有新的客戶來買。”
游客:“怎么這么多蜂王?”
蜂業協會秘書長 田玉龍:“他就是人工培育的嘛。像這小蜜蜂吃三天蜂王漿就長成蜂王了。弄點嘗嘗。”
游客:“我好不容易掰一次我不多弄點。”
游客:“能吃嗎?”“
游客:“這個蜂巢嚼著和口香糖似的。”
王永民在北京是一名醫生,聽說他的朋友在這兒認養了蜂群,也很感興趣,2006年7月9日星期天,他專門和朋友一起過來看看。
王永民:“吃蜂蜜也好,蜂王漿也好,這東西究竟怎么樣,以前不了解,這次就是想專門想親眼看一看,認為好,咱就取,不好咱就單說。
在看了大莊科養蜂基地的環境,看了取蜂蜜、取蜂王漿的過程后,王永民當即就在基地認養了一箱。
養蜂基地經理 李京:“就是說回頭把0.5公斤花粉給您折算一下。”
王永民:“折在果蜜里吧,好吧。”
養蜂基地經理 李京:“回去我給您算一下。”
王永民:“回去你給我做一下,好吧。”
養蜂基地經理 李京:“然后辦個手續。”
王永民:“完了以后簽個合同我把這個錢給你。”
養蜂基地經理 李京:“行。”
旅游和養蜂的結合,使大莊科鄉的養蜂戶今年增加了60多戶,蜂產品的價格也比以前高多了,僅蜂蜜的價格每斤就比以前高出兩元多。
編導:吳興民 丁堯
攝像:孫貴卿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