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致富經:烏雞漢 香豬妹 千萬財富一個招(20170915)
剛結婚,他沒房子,卻拍著胸脯,給了妻子一個美麗的承諾。靠著養雞,他攢夠了買房錢,卻反悔不買了。她從大城市回來,被迫養豬,曾經因為這些豬,她對哥哥撂下狠話。她如何幫哥哥解決難題?他該如何兌現向妻子許下的承諾?他們又是用了什么招法,一年時間銷售額增加七八百萬元?
泰和烏雞源于江西省泰和縣,在當地被喻為“白鳳仙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飼養歷史,是我國著名的地理標志產品。其全身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因此而聞名世界。
而要細細說來這泰和烏雞的十大特征,沒人能比彭建軍更為清楚了,因為他對烏雞的喜愛近乎到了癡迷的程度。
彭建軍:泰和烏雞有十大特征,它首先是纓頭,它的頭就像英國皇家衛兵帶的帽子一樣;綠耳,它的耳朵是綠色的,看到沒?
記者:一直都不知道雞的耳朵長在哪里,是這個部位嗎?
彭建軍:這就是雞的耳朵。
記者:那現在這是藍色的。
彭建軍:我們就把它叫做綠耳。然后有胡須,跟山羊胡這樣的,叢冠。
記者;叢冠。
彭建軍:它的雞冠是玫瑰色,像桑葚一樣。腳上有毛,它就像一把蒲扇一樣的,長在腳上。還一個特點是它有五個爪,一二三四五,其它的雞是四個爪,我們傳說中的龍也是五個爪。
記者:但我看它這個雞的羽毛不是像其它雞那樣。
彭建軍:我們的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絲毛,它是一絲一絲的,不是扁狀的羽毛,就跟蒲公英一樣的。
記者:有點像蒲公英,感覺一吹就散了。
彭建軍:這也是十大特征里面的其中一個,絲毛。還一個就是烏皮
記者:還差一個特點吧。
彭建軍:還一個就是烏骨烏肉,它的骨頭也是烏的,它那個肉也是黑的,我們看它的肉我們看它的嘴巴就能看到。包括舌根也是黑色的,看到沒?
記者:看到了。
別看樹林下遍地都是彭建軍的烏雞,可在1995年,他最初飼養烏雞時,手上只有600塊錢,雞舍還是自己搭建的,房頂就鋪上紙箱子和紙板。常常外面下大雨,雞舍里面下小雨。
彭建軍:我說等我們以后賺到了錢,一個月就建起來了,建別墅。
彭建軍答應妻子,一旦養雞賺了錢,就立馬蓋房子。這句在當時還有些難度的諾言,卻讓妻子看到了希望。她聽從彭建軍的建議,兩人隨后租下了廢棄的小學開始養雞。
經過幾年打拼,彭建軍有了一些積蓄,本想買房,但是,2003年,因為非典,把掙的錢都賠了進去。為了走出困境,彭建軍從2005年開始,轉型賣烏雞蛋,沒想到一推出,市場反應非常好,根本不愁銷路,他一邊賣烏雞、烏雞蛋,一邊攢錢,到了2009年,終于有了100多萬元,可就是因為這筆錢,卻成了他和妻子之間矛盾的導火索。
原來,掙了錢,妻子希望可以先買房,當時縣城的房子不過800元錢一平方米,一套才10萬元左右,就連鄉下還涌現了很多小洋樓,彭建軍卻一再推托,氣得妻子跟他發了火。
梁滿蘭 彭建軍的妻子:他說你不要急,多等兩年,自然就有房子。我說我已經嫁給你十幾年,我還有多少個十幾年。
丈夫的諾言變成了謊言,讓妻子十分失望。彭建軍結婚時,就承諾以后有了錢,要給妻子買房,但現在,他手里有了一百多萬元,可怎么又食言了呢? 他到底要干什么呢?
距離彭建軍400多公里之外的湖北省浠水縣,有一個叫聶玲利的女孩,她創業也是為了家人,但跟彭建軍不同,聶玲利是被逼的。
采訪的時候,聶玲利帶著記者來到了位于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的養殖場,見到了這些讓她又愛又恨的小家伙們。
記者:就這只吧。
聶玲利:哪個?我來抓一個。
記者:抓腳,抓腳。
我們的到來,讓巴馬香豬四處逃散,聶玲利動作嫻熟,隨隨便便就能拎起兩頭。
聶玲利:烈,說明性子好。
現在,聶玲利是黃岡市最大的巴馬香豬養殖戶,她僅用2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年銷售額1200多萬元。很多人都佩服這個姑娘在銷售方面的才能,并且直接以香豬妹來稱贊她。
蔡進聶玲利的朋友:我認識她的時候就叫香豬妹,很早人家都喊她香豬妹了。她很快就能讓一個對她很陌生的一個人變成很熟很熟的一個人,反正就是這樣,全世界的人都是她朋友。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聶玲利一開始養殖香豬是迫于無奈,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哥哥。
聶玲利:我說話脾氣來了很過分,我說你就不應該回來。我甚至還讓他,你去死,死了我都不管你,這樣說過他。
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讓聶玲利有如此大的抱怨,甚至對哥哥撂下這樣的狠話,在這個姑娘身上,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巴馬香豬源產于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成年個體在90斤左右,屬于小型豬,性子烈,適應性和抗病能力較強。
聶玲利:這個豬它的屁股是黑的,頭是黑的,它背上沒有黑的,頭上這里有一撮白毛,這個豬還不算標準的,標準的是上面大下面小,是一個倒三角形的。
剛才還不停嘶叫的巴馬香豬,此刻被聶玲利抱在懷里,安靜了許多。
聶玲利:它沒有安全感,跟小孩一樣。小孩哭你不抱他,那小孩不是越哭越厲害,豬還不是一樣。你剛才抓它,它很陌生,你抱它,你對它沒有敵意,你看它就不叫了。
在聲聲的召喚下,巴馬香豬從四面八方趕來,這種熟悉,培養了很長時間,然而在最開始,聶玲利十分抗拒這些豬,因為它們,她不得不從大城市回到了家鄉。
聶玲利:農村的好不容易出去了誰愿意回來,從小的思想就是,總是說你好好上學,出去離開這個破地方,到大城市去,就是這樣的觀念。那個時候哪里想回來,
2007年,聶玲利離開家鄉來到廣州念書,隨后去東莞打工,一走就是五年,。城市的便捷以及多彩的生活,讓她過得很開心,同時,只有在城市才會有出息的觀念在她腦海里根深蒂固。直到一個電話打破了這種狀態。2013年3月的一天,聶玲利接到了母親哭著打來的電話,她懇求聶玲利回家。
翁鳳琴聶玲利的母親:我們也在哭,她一哭我們也哭。我們叫她回來的,她是不愿意回來。
家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就連希望她在城市的父母都召她回去?仔細追問之下,聶玲利了解到,原來都是因為自己的哥哥聶友利。
聶玲利:怎么說,他剛才也提到,我背包袱的,我感覺我一直都背包袱。家里面所有的積蓄,甚至還欠了那么多錢,那么多債務,所以對他很大的抱怨。我真的是罵過他,我心里面都想過他以前開車,他死了我都不會去管他,我跟我爸媽都是這么講的。
哥哥到底做了什么事,讓聶玲利對他有如此大的抱怨呢?2011年,哥哥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當了一名村官,并開始養殖巴馬香豬,希望可以帶動村民致富,可到2013年香豬出欄的時候,銷路卻成了問題,豬賣不掉不說,還欠了一屁股債。這個時候,家人想讓見過世面的聶玲利回來幫哥哥度過難關。
聶玲利:外面多好,想吃什么可以買到什么,所以根本就不想回來,買什么都不方便。
雖然心里不愿意,但因為養豬家里欠了好多債,兄妹倆決定分工合作,聶玲利主攻銷售,哥哥負責養殖。最難的時候,連給豬買食物的錢都沒了,兄妹倆只好一起到外面去采摘槐花、野菜當做飼料。
聶玲利:你看這上面都是刺,我們之前搞這個手上扎得都是血。但是那時候根本就不知道疼,只知道要搞這個給豬吃,手經常扎得到處都是疤,以前根本就沒有女孩子的樣子。
聶玲利賣掉了縣城的房子,又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度過了難關。2014年7月,哥哥考上了縣里的公務員,決定把養殖場交給聶玲利打理。聶玲利接手后,僅用兩年多時間,巴馬香豬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200多萬元,這么短時間,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實聶玲利成功的秘訣跟彭建軍一樣,雖然養殖項目不同,但他們賺錢的招法是一樣的。
2016年6月的一天早上,彭建軍出現在了雞舍門口。讓烏雞出來放風,是他每天都會做的事情。然而記者卻發現,雞舍旁邊的林地周圍并沒有設置圍欄。
彭建軍:非常膽小,它在這個地方,走出去,在外面散步不會超過100米,不會再走了,它怕。
泰和烏雞很膽小,且由于羽毛的構造原因,并不會像普通雞那樣飛得很高,以至于要捉住它們也十分容易。
彭建軍:你抓它,抓它,抱。
記者:它太容易抓了。
彭建軍:它非常溫順的。
記者:它連跑都不跑。
彭建軍:所以人家拿它當寵物養。
有人拿烏雞當寵物養,可是彭建軍恨不得把烏雞當寶貝養。妻子發現,以前彭建軍只是喜愛烏雞,現在卻有點癡迷了,有些舉動讓人很難理解。他覺得江西的夏天太過于炎熱,他害怕烏雞出現問題,因此還給它們安裝了空調。
彭建軍:你看,這個就是它的水簾洞,他在里面舒服的很。
記者:這個看起來好像貝殼一樣。
彭建軍:它里面是蜂窩狀的東西,通過水的蒸發通過對面的風扇,增加它的水的蒸發面積把熱量帶走,起到降溫的效果,非常好。
當室外氣溫達到35度的時候,雞舍里面卻只有二十來度。記者在他的養殖場溜達了一圈后,在地上發現了一樣奇怪的東西,這雞舍里怎么到處都是酒瓶呢?天快要黑下來的時候,彭建軍給我們揭曉了疑問。
彭建軍:晚上蚊子多,不然雞會被蚊子咬死,人怕蚊子,雞照樣怕蚊子。
記者:你一天點多少蚊香?
彭建軍:反正一年起碼兩百斤。
給烏雞蓋房子,夏天讓它們吹空調,還有蚊香幫著驅蚊,彭建軍這些烏雞享受的待遇可謂太好了,妻子有抱怨,但彭建軍卻有自己的想法。
彭建軍:把雞多養一點,養好一點,把多余的錢留給雞買一些好的設備,寧愿讓雞先住的好一點,自己慢一點,吃點苦。反正不要急,等標準化雞廠賺錢了,我們回家建大別墅去。
原來,彭建軍認為賺錢的招法,就是要想盡辦法養出好烏雞,有了好產品才是創業成功的根本。
2014年底,彭建軍開始接觸電子商務,他找專業團隊來做線上推廣。可最開始的時候,因為雞蛋在運輸過程中經常出現破損,造成不少經濟損失。彭建軍嘗試過很多方法,效果都不好,經過一番嘗試,他終于找到了滿意的包裝方法。
記者:這個小孔是做什么用的?
彭建軍:這個是方便取蛋。假如之前的蛋這樣塞下去,你怎么把這個蛋拿出來,拿不出來。你怎么摳都摳不出來。
記者:還真是。
孔做大了,雞蛋無法固定,做小了又不好拿出來,彭建軍在蛋托底部挖了一個小洞,這個問題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然而,現在的設計真的能使雞蛋運輸不再破損嗎?
記者:那這個真的不會有破損率嗎?
彭建軍:假如從三米到四米的樓上丟下來,兩層樓丟下來絕對不會破的,你叫個兩百斤的人站上去也踩不破的。
記者:真的嗎?
彭建軍:要不我們試一試。
看彭建軍如此自信,記者決定考驗一番。
繼小女孩和記者上去踩踏之后,雞蛋確實是毫發無損的。為了再一次驗證他包裝的牢固性,彭建軍干脆直接把雞蛋扔到了地面上。
彭建軍:比如說你是快遞員,這么多貨我要趕快出倉,走!
記者:這樣沒問題嗎?
彭建軍:我們打開來看一下。
記者:有點擔心雞蛋的命運。你擔不擔心。
彭建軍:我99.9%不擔心。
雞蛋在我們的重重重摔之下,扛住了壓力,沒有摔破。彭建軍的這款包裝,會使蛋殼所有面積受力均勻,這樣一來,雞蛋就不容易破損。而一旦受力點集中,一個手指就能夠把它戳破。
記者:還真是。
彭建軍:我還沒用力,我只用了兩成功力。
在實際運輸當中,包裝盒外面還會有一層紙箱作為保護,因此彭建軍才得以如此自信,即使是這樣大型的包裝,雞蛋也沒再出現過破損。好的產品加上網絡銷售,一年時間,彭建軍的銷售額就增加了700多萬元。
2015年,彭建軍銷售烏雞和烏雞蛋1800萬元左右,網絡銷售占到40%,與此同時,他答應妻子的事情終于有了眉目。
彭建軍:明天后天就可以交樓面了,這個房子是現在新建的,
記者:就是答應給你建的房子?
彭建軍:實在瞞不下去了。
妻子:經過這么多磨難,但是建一個房子,說實話我們女人心里面是非常開心的,終于有一個自己溫馨的家了。
彭建軍:到時候我們的房子做成全村最漂亮的。
彭建軍兌現了自己當初的諾言,聶玲利也全身心投入到巴馬香豬上,她認為只有養出好品質的豬,才有可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她在田間種上了大片的田香草和黑麥草,專門用來喂香豬,堅持不喂精飼料以保證肉的品質。每天清晨,聶玲利把豬放到山間上,任它們自由玩耍,中午它們會回來吃食,然后再出去,到了傍晚,總有調皮的豬不按時回來,她就像母親一樣不得不親自去呼喚它們。
聶玲利:我去山上把那幾頭弄回來。
記者:它們自己不會回來嗎?
聶玲利:會回來,但是現在要把它們關進去,等它們自己回來天都黑了,它們是下面的,不是上面的。
記者:下面跟上面的豬有什么區別呀?
聶玲利:山上面的小,下面的是大的,不是一號豬。那個豬跑到山上去了。
巴馬香豬的養殖數量上來以后,聶玲利就跟當地11家旅游山莊合作,2014年,賣出香豬400多萬元。而一年之后,銷售額就提升到了1200多萬元,這么短時間,聶玲利是如何做到的呢?
聶玲利:等一會兒大家可以免費吃一頭豬啊,一頭豬,三十斤肉!
聶玲利采用最簡單的烹調方法,清水煮肉來讓大眾品嘗,意在保留肉的原始味道,人們紛紛被吸引了過來。
聶玲利:來來來,免費嘗,剛煮好的。
游客:香,甜!
記者:你喜歡吃肥肉呀?
游客:一般不喜歡,但是我覺得這個豬肉的肥肉好吃。
聶玲利:吃,真棒,好棒呀。
記者;你都吃了幾塊了?
聶玲利:他光吃不說話。
每次舉辦這種活動,都會吸引很多人,聶玲利還經常到武漢去宣傳,逐漸打開了知名度。她的巴馬香豬每斤肉售價在80元,消費群體是中高端人群,因此一些高檔小區也是她的推銷地之一。2015年,聶玲利總共賣出將近5000頭巴馬香豬,銷售額1200多萬元。
現在的聶玲利只想一心一意照顧她的巴馬香豬,而對于哥哥,她也理解了更多。
聶玲利:也有感謝他的,本來我只是一個打工妹,現在被他帶到這里來,搖身就變了,自身的價值也變了,我現在也很崇拜我自己,特別地崇拜。
想辦法提供好的產品,讓聶玲利和彭建軍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賺到了財富。最終,他們也贏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