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沙灘下藏著一種蟲子,樣子很難看,但卻很值錢,一斤就能賣五六十元。人人都說這蟲子養不活,他卻偏要人工養殖,挑戰不可能。20萬斤沙蟲已長成,千萬財富唾手可得,可他就是一條不賣。怪招頻出,跟沙蟲較勁,看海南王博文,怎樣出其不意、巧發蟲財?
沒嚇到您吧,當然我也沒忽悠您,這難看的蟲子,在海南儋州可是人人愛吃,一斤就能賣到五六十元。自古以來這蟲子只能自然生長,也離不開海灘。而我們今天節目的主人公王博文卻說,他有本事打破這傳統,把蟲子養到自己的池子里,還有辦法靠這小蟲子年賣千萬財富。呵,口氣挺大的,到底是藝高人膽大,還是吹牛皮,咱們一起去一探究竟。
一進入11月,光村鎮的沙灘上就會出現很多婦女,拿著鋤頭來刨寶貝。她們告訴記者,這種寶貝就藏在沙灘下15厘米左右的地方,非常值錢,但卻很不好挖。
要想挖到寶貝,就一個招---速度要快,否則這寶貝就要溜走了。
記者:那個是不是里面就有?
記者:出來了出來了,這就是沙蟲,捏在手里有一種軟軟的感覺,大家看這就是沙蟲,粉粉的嫩嫩的,很像腸子。
沙蟲,長得不起眼,但是很美味,一斤就能賣五六十元。光村鎮的農民自古就有趕沙蟲、吃沙蟲的習俗,挖多了吃不完,就拿到市場上賣一點,賺個零花錢。因為沙蟲只能自然生長,量不多,從來沒人能靠它發財。但是當地有一個人卻靠著沙蟲,賺到了令人驚訝的財富。
這個人就是王博文,當地人都說他很牛,咋牛?這沙蟲只能自然生長在海邊沙灘里,他卻打破傳統,把沙蟲人工養殖在池子里,還養殖成功了,2016年一年就賣出了700萬元的財富。
王博文:下面很多都是沙蟲,你看那一個小洞一個小洞的都是沙蟲的眼 。
沙蟲值錢,人人都想大規模養殖,但是在當地,一直以來都沒有人把沙蟲人工養成過,直到現在很多人依然不明白,王博文到底有啥秘密武器,能把這事干成?
蘇應壽:那工人都說,這個能養成功嗎?人家放在海邊都死了,自然的都死了,養到這里(養殖池)來怎么成功。
沙蟲,在灘涂上叫挖,但是到了養殖池里就要叫撈了,因為養殖池的泥沙水分太多,所以用海邊灘涂的采挖方式根本行不通。
記者:在這個塘里也這么不好挖,這個沙蟲
王博文:不好挖,因為塘里水分多
記者:抓得到嗎
王博文:水分太多,抓不到
王博文用的辦法,是把養殖池里泥沙上層的水抽干后,用這樣一根水槍,插到泥里,藏在泥沙下面的沙蟲就會被水沖出來,再迅速用一根帶網的桿子把沙蟲撈起來,兩個工人這樣配合,一個小時就能挖20斤的沙蟲。
王博文:從沙里面剛出來沙蟲是乳白色的,現在是乳白色,一陣子后它就變成粉紅了。它離開沙子以后顏色會發生改變,就變成粉紅色了
記者:這時為什么呢
王博文:他離開空氣后溶解氧,氧高了就會變成粉紅色
王博文告訴記者,今年他有20萬斤的沙蟲,如果全賣出去,按現在的市場行情,價值能有1000多萬元。但是別人找上門,求著他想買,他就是不賣。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財富玄機,沒人知道。
這個經銷商就是來買沙蟲的,買不到貨,她非常生氣,跟王博文的員工吵了起來。
記者:怎么回事
經銷商:昨天我已經跟他訂貨了,已經跟他講好了,他沒有貨給我,我很生氣。白跑了一趟。
最后,這個經銷商軟磨硬泡了半天,王博文還是一條沙蟲也沒有賣給她。
記者覺得很奇怪,價值1000多萬元的財富,王博文難道不眼饞嗎?為啥就是死活不賣他的沙蟲呢,難道是他的沙蟲現在還沒有成熟嗎?
王博文說并不是這樣,沙蟲現在已經長成可以上市了。
王博文:你看這個沙蟲各個都這么漂亮,很肥的,這個沙蟲品質非常好
記者:這個就算是好的品質
王博文:很好的品質,肉很厚,滾圓滾圓的,顏色又漂亮。兩頭都是很干凈的。
記者發現,王博文養殖的沙蟲都長得肥肥大大的。
沙蟲完全成熟了,而且產量又高,別人上門求購,但是王博文就是不賣,這讓員工和村民都感覺很奇怪,王博文告訴我們,其實他也知道,這樣存著不賣是不劃算的。
王博文:放一茬就收一茬,就掙一茬錢,你不放不抓起來,不是錢沒有到手嗎?都在水里面打漂。
王博文不賣沙蟲,就要繼續養,不僅多花飼料錢,還要承擔沙蟲意外死亡的風險。可他寧愿承擔這個風險,也不往外賣。
辛辛苦苦養了一年,20萬斤的沙蟲也都成熟了,賣出去千萬財富唾手可得,現在人家找上門求著他賣貨,他就是一條沙蟲也不舍得往外拿,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財富秘密呢?
這是日本對蝦,就在5年前,王博文還在養這種蝦,光是賣蝦一年就能有5000萬元的銷售額,是當地遠近聞名的養蝦大戶。
可是,誰都沒想到的是,在養蝦領域已經做的順風順水的王博文,2012年卻突然宣布,他要改行了,還說發現了一個有可能讓他收獲億萬財富的好商機。
儋州市位于海南省的西北部,有綿延267公里的海岸線,在這些沙灘下面,長有一種值錢的東西--沙蟲,光村鎮的沙蟲遠近聞名,是海南省的一個知名特產,一進入11月,村民就會來沙灘上挖沙蟲。
在海南,沙蟲是人人愛吃的美味,一斤就能賣到五六十元,最常吃的做法有:蒜蓉沙蟲,沙蟲干,沙蟲湯,還有炒沙蟲。
王博文現場給記者做了一道他最拿手的炸沙蟲
記者:有點像魷魚絲的味道,但是比魷魚絲要脆一點,吃到嘴里甜甜的
當地農民為了保護沙蟲資源,會自發在清明節前后往沙灘上投放沙蟲苗,等到沙蟲自然成熟了,才少量保護性采挖,因此數量一直不多,這讓王博文看到了商機。
王博文:想買沙蟲吃比較困難,在海里面挖不到,價格比較好。
沙蟲值錢,當地人都知道,也有人想過規模化去人工養殖,但是這事太難了,沙蟲對生長環境十分敏感,很不好養,離開沙灘在陸地養殖,更是難上加難,但是王博文卻偏偏要干這樣一件,在別人看來不可能的事,大家都說他是想錢想瘋了。
王博文:能不能把沙蟲從灘涂里引到陸地上養殖,能夠成功的話,也是一筆財富。
2012年,王博文把蝦塘的生意交給員工打理,自己一門心思研究沙蟲。沙蟲的生長必需要海水,淡水養不活。王博文以前養蝦的蝦塘離海岸不遠,他從海里引海水到基地。第一年,他買了10萬元沙蟲苗,投放到自己的養殖塘里。
你知道沙蟲的嘴在哪里嗎?
這個可以伸縮的部分,學名叫翻吻,其實就是沙蟲的嘴,它們要靠著這嘴鉆進沙子里,也要靠著這嘴去吃食。
一開始,王博文是每周定期給沙蟲投放餌料,他滿懷信心,期待著養成之后能夠大賺一筆。
但是,2012年11月,當他下塘去挖的時候,等待他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他投資了10萬元養殖的沙蟲,全都死了。
對王博文來說,他在意的不是那十萬元,而是錢打水漂了,自己也沒弄明白沙蟲是怎么死的。事情越是古怪,他越是想知道,這個沙蟲到底怎樣才能養成功。
第二年,王博文不僅沒有打退堂鼓,而且又投資了20萬元,擴大規模去養殖,準備大干一場。
王博文: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一進去的時候人是破釜沉舟,到放苗,把基地改造完相當于背水一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這個時候的王博文,對沙蟲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為了研究沙蟲,王博文天天下塘觀察,在塘里一呆就是一天。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平時不愛說話的他,一提到沙蟲他就滔滔不絕。
王博文:這些都是沙蟲,這些洞都是沙蟲,這些都是
記者:他就是凹下去一點的地方
王博文:但是這個就很明顯,這個沙蟲出來活動以后就吸掉沙,他吻部就吸掉沙,花狀的,像梅花狀的,這個沙蟲剛剛活動過,剛剛吸掉表面的藻類
經過研究,王博文有了一個關鍵的發現,沙蟲是以泥沙中的藻類和微生物為食物的,也就是說,沙蟲只能吸收泥沙中的營養物質,而王博文投下的餌料,沙蟲是一點都不會吃,不僅如此,這些餌料還會對水質造成污染。
這下,王博文才恍然大悟,養沙蟲,喂飼料是養不活的,但是該怎么樣,他自己也沒有弄明白。看到他鐵了心要干一件不可能的事,他的員工都一個個離開了他。
以前王博文養蝦的時候,光技術團隊就有著一百多號人,后來的他卻成了光桿司令。這沙蟲養殖一連干了兩年都沒有起色,別人都勸他,還是養蝦吧,可是王博文就是不死心。
王博文(任命條):當時我想要轉型養沙蟲,反對的聲音反對的人不少,不同看法也不少,在旁邊有嘲笑我的,加入不成功,不但賠了一筆錢,第二是,養蝦養沙蟲的技術人員都離開了,說不干很失落
不是王博文拗,沙蟲在當地是價格很高的海產品,一斤能賣到50元。而且用養殖池規模化養沙蟲在當地是技術空白,這就意味著,他一旦研究成功,就有大把的財富等著他。
2015年,王博文在水里培養藻類,把普通海水轉化成有富有營養的肥水,用肥水來養殖沙蟲。
到了這年年底,他懷著忐忑不安地心情挖開了沙層,看到的場景讓他非常開心,沙蟲又大又肥。
王博文:老一個試試,撈一個是兩塊錢左右,不是水里撈月而是水里撈錢。
剛撈出來的沙蟲,為了便于保存,都會在外面裹上一層干砂。
王博文:拌上點干沙,讓沙蟲通透性好一點,在離開水后,離開塘里面,通透性好,存活率高,便于運輸,保存。一般放沙了以后,存放在這個溫度,存放一個禮拜都不怕。
2015年,王博文收了將近兩萬斤沙蟲,賣到了當地的市場,他接著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養蝦的生意全部停掉,把自己的300畝蝦塘全部改造成沙蟲養殖池,到2016年,他養出了10萬斤沙蟲,賣到了700萬元。
今年,王博文計劃能達到20萬斤的產量,如果賣出去,銷售額是1000多萬元。但是記者采訪期間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他一條沙蟲都不賣,他醞釀的到底是一個什么財富計劃呢?
記者來到這里的第三天,王博文說他要組織一場活動,他請游客來他的養殖廠里體驗挖沙蟲,游客都是他從儋州市區請來的市民。
在這個活動里,玩的最開心的就是這些孩子了。
池子里水分多,沙子軟,陷進去想拔出來就很難了。
游客:今天帶著我的小孩,第一次現場體驗,我小孩跟我這樣的玩法,覺得也是玩到最高潮的境界了,很開心
游客們來這里體驗完了挖沙蟲,王博文還親自下廚做菜。
游客:很好吃
記者:有什么不一樣?
游客:比較香
直到活動結束,記者只看到游客們在這兒玩,沒看到有人掏錢出來買沙蟲。一場活動下來,王博文不僅沒賺到錢,還搭進去了不少,他這是圖啥呢?
王博文:讓他們來體驗一下沙蟲的采補過程,還有沙蟲菜肴,讓大家分享
王博文所說的分享就是讓更多人知道他的沙蟲好吃,一傳十,十傳百,讓這些游客給他做宣傳。
記者來的第5天,發現王博文一大早就讓工人挖沙蟲,這挖出來的沙蟲先要進行一個這樣的處理。
王博文:(沙蟲)表面洗干凈后,要把內臟翻出來
記者:他這一步是為了把內臟翻出來
王博文:把內臟去除了
記者:她現在是這個樣子的是吧
王博文:翻完是這個樣子
記者:這里面什么都沒有了?
王博文:有一點海水在里面吧,有點水分在里面
記者:就只剩外面一層皮了
王博文:就只剩這層皮了
記者:所以吃沙蟲吃的外面這層皮
王博文:對
工人們把挖上來的沙蟲洗凈晾曬,再拿去烘干機里烘干。
經過烘干后的沙蟲干呈金黃色,沙蟲干可以保存六個月,還方便食用。一斤沙蟲干通常能賣到1000多元。當記者以為找到了王博文致富秘密的時候,王博文卻告訴記者,他曬成干的沙蟲只占他總產量的30%,那么剩下70%的沙蟲,他到底打算要怎么賺錢呢?
在海南,到春節的時候,每家一定要有一道沙蟲的菜,素有無沙蟲不成宴的說法。所以到了春節前后,沙蟲需求量會猛然增大。
經銷商:過年的時候多一點,那時候五六百斤,你要一千斤我也有
記者:之后過年的時候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經銷商:過年的時候才能賣
記者:現在讓你賣一千斤?
經銷商:賣不了,現在的話一百來斤左右。
原來,王博文不賣沙蟲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現在沙蟲的市場價格是50元一斤,但到了春節期間可以賣到70元一斤,他20萬斤沙蟲,到了春節再賣,就能多賺400萬元。為了等到這個好價錢,他有足夠的耐心,誰來買他都不賣。
王博文:現在我們不急著賣,如果現在我們都挖出來了,供大于求的時候影響市場的價格
王博文告訴記者,必須要經得住財富的誘惑,才能等到最合適的時機,賺到更多的錢,這就是他的賺錢訣竅。
王博文現在一邊卯足了勁搞宣傳,一邊制作沙蟲干,一切都是為了等待春節前的銷售高峰。
就在兩年前,儋州市的沙蟲一年總產量也不過兩萬斤,現在王博文人工養殖,一個人的年產量就能達到20萬斤。
王博文規模化養殖沙蟲成功,也讓當地政府看到了沙蟲產業的前景,他們下一步要把沙蟲養殖作為一個主打產業打造,讓更多老百姓跟著王博文養殖,帶動更多人靠這個產業致富。
光村鎮黨委書記 李圣賢:這個規模滿足不了儋州市本地的需求,我們要通過帶動和輻射,瞄準年產兩百萬斤,飽和不了海南省本地的市場,我們還瞄準島外市場。
節目播出前,王博文給記者打來了電話,說正如他所料,當地的沙蟲已經從60元左右一斤漲到了80元一斤,他已賣出5萬斤沙蟲,接下來把剩余15萬斤沙蟲賣完,預計銷售額1600萬元。面對財富的誘惑時,很多人會著急會心癢癢,其實耐得住性子是一種功力,等到最佳時機再出手,你才能搶到最大的那塊蛋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