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08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行情好的時候,每只乳鴿能賣到20多元。現在疫情有一定的影響,今天批發出去的鴿子每只15元,我的鴿場今年收入30萬元不成問題。”4月6日,南寧市江南區同寧村致富帶頭人許國增一邊打理正要賣出去的肉鴿,一邊滿懷信心地向前來了解扶貧產業的包村干部介紹情況。
江南區同寧村有11個自然坡,39個村民小組。過去,同寧村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盛產豆角、四季豆、甜玉米、紫色糯玉米、辣椒、甘蔗,貧困發生率達到7.03%,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
2012年初,25歲的許國增放棄重返廣東深圳打工的計劃,將自己的收入全部投入養鴿事業,因受禽流感的影響,養鴿致富的夢想并沒有很快實現,相反還虧損了15萬元的本錢。“2014年,我的1800對種鴿差不多死了一半,養鴿場幾乎要倒閉,感覺天都要塌了。”許國增說,“在危急關頭,是政府幫助了我,給政策、教技術、強信心,我也堅信養鴿能致富,從那時起,我就想帶動更多的父老鄉親養鴿,改變我們村的貧困面貌。”
此后,許國增帶領養鴿場里的工作團隊積極探索,創新養殖模式,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將原先人工喂養模式逐漸轉變為孵化半自動化、喂料全自動化養殖模式,形成獨家的食料配方和養殖技術。經過近7年的不斷摸索和努力,許國增投資建設的養鴿場占地約5畝,廠內存欄種鴿6000羽,每月銷售乳鴿5000羽以上,年純利潤3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江南區同寧村目前已建有40多個養鴿場,全國十多個大中城市長期向該村下訂單,已形成南寧市的扶貧支柱產業,吸納近200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2016年同寧村實現整村脫貧摘帽。今年3月27日,該村的村集體經濟達到34.46萬元,成為地地道道的富裕村。
許國增因帶動全村養鴿,讓村民群眾脫貧致富,2014年7月當選為同寧村團支部書記,2019年榮獲江南區“五星級黨員”“南寧青年五四獎章”“全區脫貧攻堅好黨員”等榮譽,人們親切地叫他“鴿書記”。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