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5 作者:佚名 來源:河南日報
去年,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姑娘史夢瑤勇奪世界射擊錦標賽冠軍,成了三門峽的驕傲。她位于宮前鄉池頭村的家,一度是村里的“熱門景點”。但不久前,這個農家小院被“冠軍母親”劉拴苗改成了“扶貧車間”。
“我們鄉艾草、野菊花到處都是,加工成艾產品,可以幫助鄉親們脫貧,更能增加集體收入。”12月19日,踩著“噠噠”作響的縫紉機,劉拴苗告訴記者。
在村里,劉拴苗還有另一重“身份”。今年年初的換屆選舉中,當了8年村婦聯主任的她,被村民選為村監委主任。“現在村里還有10戶群眾沒脫貧。既然大伙兒信任我,我就得做點實事。”仔細考慮后,劉拴苗把目光瞄向了手工制作艾灸包。
“創業”之路并不容易。僅僅一個常見的艾灸包,就需要包邊、上拉鏈等多道工序,對初學者是個挑戰。劉拴苗從網上找樣本、買布料,自己設計、裁剪、縫制,但多次試驗都以失敗告終。“我跟自己說,決不能半途而廢,讓鄉親們失望。”她告訴記者。
劉拴苗決定“拜師學藝”。今年9月,“冠軍母親”變身“打工妹”,來到三門峽市區一家艾制品企業,邊打工邊學習。一次聊天中,得知了事情原委的企業負責人尚帥深受感動,不但毫無保留地將技術傳授給她,還主動承諾,要把產品訂單給池頭村,幫助鄉親們增收。
今年11月,學成歸來的劉拴苗將自家的兩間房屋騰出來,墊資3萬多元買來原材料、縫紉機,既當師傅又當工人,帶著7個村民,熱熱鬧鬧開了張。貧困戶劉青飛說:“為了讓我們有活干、有錢掙,劉主任跑前跑后特別辛苦,不好好干、早點脫貧,真是對不起她。”
窗外寒風刺骨,室內熱火朝天。運轉一個多月,劉拴苗的加工點已經能生產艾絨兜肚、抱枕、隨身灸等10多個產品。“前幾天尚帥告訴我,我們做的艾絨包已經銷到臺灣啦!”劉拴苗高興地說,“前期準備的2萬元布料已經快用完了,下一步我們打算擴大規模、自己加工艾絨。”
記者電話聯系了在清華大學讀書的史夢瑤,她對母親的扶貧事業非常支持:“我為媽媽感到驕傲,希望家鄉的父老鄉親早日脫貧致富。”
相關標簽:河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