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2-24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眼下,正值麻山藥收獲期,筆者走進遠近聞名的麻山藥種植區——河北省隆堯縣魏家莊鎮肖前村,田間地頭,村民們揮掀鏟土、忙著采挖山藥,幾輛采購車在地頭絡繹不絕地忙著拉運。“沒想到俺這沙土地里還能刨出‘金疙瘩’!”肖前村村民鞏國憲笑著告訴記者,今年他家種了20畝麻山藥,畝產在6000斤左右,目前麻山藥收購價是2.6/斤,刨除種植成本,每畝凈收入1.5萬元,是種植傳統農作物的15倍。
魏家莊鎮位于隆堯縣西南部,耕地面積3.78萬畝,其中70%為沙壤土地,沙壤土保水保肥能力差,水肥容易流失,不適宜傳統農作物生長。“過去我們這里種植的傳統糧食作物,產量和效益都很低,一年到頭兒也收不了幾個錢。”回憶起以前的收入狀況,鞏國憲感慨道,自從政府引進產值高、收益好、風險小、適宜沙壤地種植的麻山藥后,老百姓的腰包也開始一天天鼓起來了。
“由于麻山藥初期種植對技術要求較高,所以最初很多群眾對發展種植麻山藥都‘望而卻步’。”當談到最初引導群眾發展種植麻山藥時,魏家莊鎮政府特色種植負責人劉利鋒一臉無奈。
為了打消群眾顧慮,鼓勵群眾發展麻山藥種植,當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邀請省農業專家為村民舉辦麻山藥栽培技術培訓班;邀請縣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針對麻山藥施肥用藥、實施抗旱等問題,對種植戶進行一對一技術指導;帶領群眾到山東、邯鄲等地學習麻山藥種植技術。
“我們種植的白玉品種麻山藥,口感綿甜,條桿好,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我今年種植的100畝麻山藥,基本上在地里就被外地收購商預訂了,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東魏村麻山藥種植戶李冰偉說。
“近年來,魏家莊鎮積極調整種植結構,把發展特色農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結合當地麻山藥的種植優勢,積極采取系列措施,將這一特色農業做大做強。通過舉辦種植培訓、現場指導、全程技術服務、農企對接等方式,加以扶持引導,進一步提高廣大村民的種植積極性。”魏家莊鎮黨委書記王秀峰說。
據了解,目前,魏家莊鎮麻山藥種植面積已由最初的1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2000多畝,總產值3000多萬元,帶動周邊1500多戶農民脫貧致富,小小麻山藥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金疙瘩”。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