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4 作者:佚名 來源:京郊日報
12日,記者從北京市農機試驗鑒定推廣站獲悉,該站通過整合技術資源,實現了林果殘枝有機肥加工、栽培基質加工、景觀覆蓋物加工等多途徑利用,并探索建立了市場化運行模式,為北京乃至全國林果殘枝綜合利用,提供了可借鑒的典型模板。
據統計,去年北京市林果種植面積為123.1萬畝,其中標準化果園面積約5萬畝。因自然脫落、人工修剪等原因,常規果園每年產生的殘枝廢棄物約0.2噸/畝,標準化果園約0.1噸/畝,全市每年可產生的林果殘枝總量約為24萬多噸。同時,隨著新一輪平原造林工作的開展,殘枝總量勢必不斷增加。
為此,結合本市林果生產實際情況,市農機試驗鑒定推廣站近年來以機械化為手段,陸續引進應用可移動式樹枝粉碎機、樹枝快速粉碎發酵一體機、樹枝粉碎染色一體機、專用抓取設備等一系列先進設備,實現了林果殘枝收集拉運和處理加工全程機械化,極大地提高了殘枝綜合利用機械化水平。同時,以“機器換人”的方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推動了全市林果殘枝綜合利用的產業化發展。
市農機試驗鑒定推廣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技術示范推廣的同時,依托社會化經營服務組織,完成了林果殘枝等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政府部門通過購買服務、設備配套、產品補貼等形式精準扶持產業發展。目前,已在全市建立了“區域化集中處理”和“區塊化社會化處理”兩大運行模式。順義區采用“園區、種植戶+農機合作社+有機肥加工廠”模式,生產者負責秸稈、蔬菜廢棄物、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的供應,農機合作社負責運輸,有機肥加工企業加工成有機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提高各方積極性,既增加三方的收入,又實現了種養加的循環農業發展。一個年產4萬噸的有機肥加工點,可年處理廢棄物4萬噸,相當于1.3萬畝設施蔬菜所產生的廢棄物。
相關標簽:北京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