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4 作者:佚名 來源:河北日報
時下,走進河北省張北縣小二臺鄉德勝村,馬鈴薯種薯收獲期剛剛結束。農民們新收獲的種薯已經整整齊齊碼放在恒溫庫中,等待來年馬鈴薯種植期賣個好價錢。村民陸燕林高興地說:“今年一個大棚比往年多產兩萬粒,能多掙4000塊錢呢!”她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張北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貧困戶也大多集中在農村。為了更好地推進精準扶貧工作,讓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近幾年,張北縣委、縣政府針對全縣農業生產特點,依托已經形成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訂單馬鈴薯、甜菜全產業鏈等特色產業,制定出臺了馬鈴薯、甜菜、藜麥、麻豌豆、亞麻、燕麥種植和肉牛養殖扶持政策等,努力把優勢農牧產業打造成脫貧的“硬支撐”。
該縣把馬鈴薯產業確定為主導產業,引進推廣了“中薯3號”“中薯5號”“費烏瑞它”等新優品種20多個,形成了早中晚相結合的薯種結構,并且依托中國農科院、張家口農科院,形成了縣鄉村戶四級脫毒馬鈴薯繁育推廣體系。今年,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36.5萬畝左右,畝產1200公斤至1400公斤,總產量達到50萬噸左右,人均增收800—1000元。并培育了大農種業、盛源薯業等育種企業6家,發展種薯合作社和種植大戶100多家,年生產脫毒苗3億株,微型薯5億粒,占全國微型薯總產量的1/5以上。
除此之外,張北縣通過打造“一園一鎮三區兩中心”馬鈴薯產業布局,構建了馬鈴薯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使馬鈴薯產業成為助力全縣農民脫貧、推動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柱產業。特別是從“種薯繁育、商品薯生產、倉儲物流、精深加工”等關鍵環節入手,探索建立了“政府+龍頭企業+基地+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嵌入馬鈴薯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持續穩定受益。
“馬鈴薯產業只是張北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帶動村民脫貧增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們狠抓特色效益農業,除馬鈴薯外,還發展了甜菜、藜麥、食用菌等多種特色農業!痹摽h農牧局副局長陶國峰告訴筆者。
據了解,今年張北全縣共種植13.5萬畝甜菜、36.5萬畝馬鈴薯、4600畝藜麥和6500畝麻豌豆,均迎來豐收。其中,藜麥每畝地產值達到1000—1500元,甜菜可戶均增收3000多元。在張北,特色農業的產業化鋪就了農民的脫貧致富之路。
相關標簽:張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