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7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9月17日電(柯高陽、袁治衛)清晨天剛蒙蒙亮,重慶市南川區東城街道高橋村馬堡山集中安置點在雞鳴聲中醒來。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在馬路邊散步,喜歡舞蹈的婆婆們在平壩上跳起了壩壩舞。這個前幾年村民大量外出的“空殼村”,如今通過盤活閑置農房發展養老托老產業,冷冷清清的村子熱鬧了起來。
高橋村村委會主任梁明芳介紹,馬堡山是附近水庫和煤礦采空區69戶移民搬遷的集中安置點,房屋全部按巴渝民居風格統一修建。“這些房子建成才六七年,但有四分之一的村民常年不在家,空在那里怪可惜的。”梁明芳說,隨著時間推移,有的村民外出務工,有的進城買房,村里越來越冷清。
轉機出現在2016年。重慶一家養老產業公司的負責人找到村委會,提出租下村民閑置的房屋建設養老院。
養老公司看中這里是有理由的。馬堡山安置點海拔800米左右,四季氣候適宜,距重慶主城只有一個多小時車程,附近還有森林公園、寺廟、水庫等景點,非常適合老年人居住。
在村委會的支持下,養老公司與14戶村民簽下10年的出租協議,每年租金6000元。房屋由公司按適合老年人居住的標準統一打造成養老院,合同到期后全部裝修都歸村民,也可以續簽。
曾祥祿是簽約的十幾戶村民之一。他說:“剛開始我還不相信呢,農村的房子賣都不好賣,怎么還會有人來租?后來才弄清楚這是個大好事。”拿到了第一筆租金,看到房屋裝修漂漂亮亮,曾祥祿臉上笑開了花。
同樣開心的還有來這里養老的40多位老人。86歲的汪素芳婆婆是第一批住客。她說,村里不僅環境安逸、吃住放心,還有濃濃的人情味。老婆婆還在這里認了一個“干女兒”。“住進村里的第一天,我散步走到她家門口,她又是端凳子又是遞茶,看著很有眼緣。”汪素芳說,干女兒叫田維芳,如今兩家人親似一家人,平日,自家果樹產了新鮮水果,家里煮了好吃的,田維芳都要給干媽送一份去。
老人們的到來,也讓高橋村有了新變化。村民家種的菜吃不完,可以賣給養老院的食堂;城里的子女來看望老人時,也總不忘帶點村里的“土貨”走。“以前村里冷冷清清的,現在不僅熱鬧了不少,大伙兒也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梁明芳說,村里計劃動員更多村民加入,壯大養老托老產業,讓閑置的農房迎來“夕陽紅”。(完)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