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09 作者:佚名 來源:湖北日報
——40年,農業生產方式大變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大變化從鄉村開始,8億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正是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初期,湖北省農業的增長主要依靠勞動力、土地和物資的投入,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增長。40年過去,隨著農業增長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化,農業生產方式也由傳統人畜力為主朝機械作業為主的方向轉變。
湖北省現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近7萬家,家庭農場2萬余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蓬勃發展,規模化經營成為主流,使得機械化作業成為必然選擇。2015年,湖北省在全中國率先實施農機作業水平提升工程,開啟全面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的新征程。截至2017年,湖北省沙洋、枝江、洪湖等8縣市成為國家級示范縣,超過全國的1/19。當前,湖北省不斷推廣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新型農機裝備和技術,高性能拖拉機、聯合收獲機、插秧機發展迅速,旋耕施肥播種等復式作業機械及農用航空等不斷推向市場。
2017年,全省農機總動力突破4300萬千瓦,較5年前增長13.4個百分點。水稻、油菜、小麥、玉米、棉花、馬鈴薯、花生和大豆等八大農作物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其中機耕水平86.9%。農機作業領域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由大田農業向設施農業、由種植業向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全面拓展;由產中向產前、產后延伸。
按湖北省農業機械化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省農機總動力將達到5000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達到145萬臺。八大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水稻、油菜機械化水平將繼續在全國保持前列。
40年回望,隨著農機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堅實步伐,湖北省農業生產正穩步進入以機械作業為主的新時代。
相關標簽:湖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