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3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青稞收獲季節即將來臨,已經種植最新青稞品種“昆侖14號”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泉口鎮農民雷延山剛剛跟收購企業簽訂了銷售合同。他在村合作社種植的800畝青稞,預計產量將達到272噸,相比10年前的舊品種增收32噸。
得益于青海省科技廳牽頭實施的“青海省高原特色農作物現代種業創新體系建設”重大科技專項,一批項目示范戶和雷延山一樣,大量推廣種植雜交油菜、脫毒馬鈴薯、糧草雙高青稞和特色蔬菜等優良新品種,將冷涼氣候劣勢轉化成為綠色、安全、高效的增收優勢,農業可持續發展前景廣闊。
2017年3月起,青海省農林科學院聯合3家科研單位和企業啟動實施重大科技專項,根據現代種業“育繁推”全產業鏈的技術內容,通過制(繁)種技術研究和種子加工配套技術的應用等集成技術體系,形成了一批立足青海、服務全國的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高原優勢種子生產基地。
據了解,研究人員在青海東部農業區和海南州以及甘肅省部分地區已累計建設制(繁)種基地3.45萬畝,形成直接產值6977萬元、利潤645.4萬元。以項目為載體、權益分配為紐帶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科技創新模式累計推廣示范農田22.9萬畝,形成產值7.31億元,帶動輻射區農民增收8759萬元。
項目首席科學家、青海農林科學院研究員遲德釗介紹,青海農產品競爭能力和供種保障能力正在大幅提升,科技部門將繼續在同類地區推廣良種,促高原農村產業興旺、農民生活富裕。新華社記者王大千
相關標簽:青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