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28 作者:佚名 來源:南充新聞網
周世蓮在給羊羔喂奶。
對于回三青溝村養羊,周世蓮一開始是拒絕的。
2013年,37歲的周世蓮已是成都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待遇不菲,而且在成都還另有自己的產業。那時的三青溝是蓬安縣海田鄉一個偏遠的山村,連條像樣的水泥路都沒有。在那里養羊,一切得從零開始,要干成事,不僅已有的工作要放棄,成都的產業也顧不上,代價太大。
因為一個特別的事件,周世蓮將已有的一切拋在一邊,從2013年起,與丈夫鄧凌一頭扎進三青溝村。5年過去,夫婦倆的羊場存欄種羊600多只,肉羊1500多只,種植珍貴藥材近1000畝,帶動蓬安興旺、濟渡、羅家、南燕四個鄉鎮100余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僅三青溝村就帶動貧困戶12戶,合作社每年支付當地村民的工錢達60多萬元。
A為了奶奶的臨終囑托
這個特別的事件是2014年鄧凌奶奶的離世。
“鄧凌的母親過世得早,是奶奶把他帶大的,這種感情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奶奶過世時的情景,周世蓮記憶猶新。奶奶的老家在三青溝,那里有很多親戚。臨終前,她拉著周世蓮和鄧凌的手說:“老家這么窮這么苦,你們兩個可不可以想辦法幫一幫?”
這是老人臨終前的囑托。怎么幫幫鄉親們呢?在蓬安縣興旺鎮守孝的半個月,夫妻倆苦苦思索這個問題。
興旺、海田這幾個相鄰的鄉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山多草深植被好,空氣新鮮污染少,是不是適合養羊呢?夫妻倆找到當時在資陽市樂至縣一家大型種羊場擔任技術總監的楊鳴。
經考察發現,三青溝村不僅污染少,植被良好,還有一個適合建設羊場的坡地,離人群遠,既能遠離人群干擾,又能盡量減少對人的干擾,非常適合養殖種羊。
“當時考察的是川中黑山羊,在市場上基本上是供不應求,銷售方面應該不成問題。”基礎條件不成問題,但仍有很多問題令周世蓮非常糾結。
在三青溝養羊,幫助村里人脫貧致富,愿望非常好,但要讓這一良好愿望結出果實,必須要全身心投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從沒養過羊,要干成這事,我只有把成都的工作辭了,一心一意撲在這上面。雖然川中黑山羊看起來行情不錯,但要真正見效,中間變數太多,周期長風險大。要放棄已有的一切,對于我來說真的很難。”周世蓮說。
周世蓮與丈夫深入探討過多次,“我最終答應了,一來確實是被老公的孝心和誠心感動了,二來川中黑山羊養殖市場行情確實不錯,可以一試。”
B老鄉熱心相助建羊場
周世蓮和丈夫決定在三青溝村成立四川省世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基地進行現代化、規模化養殖,打算投資800多萬元、流轉土地1000多畝,成立領頭羊專業合作社。
聽說周世蓮夫婦要來三青溝投資養羊,三青溝村兩委主動上門聯系,協調解決了路、電、水、圈舍修建、用工等一系列問題。
“尤其是打井水和用電的問題,村委會副主任陳建清等村干部利用各種資源,還跑到廣安找人打水井,又聯系國網供電公司,增加一臺變壓器,解決了用電問題;村干部們在嚴冬里艱苦奮戰,為合作社積極奔走,保證羊場建設快速進行。”村里人的熱心支持令周世蓮非常感動。
2014年秋天,羊場修建進入關鍵時期。“要趕在冬天把羊場建好,把種羊養起來,因為來年開春天氣熱了,種羊運送和入場都會面臨很多麻煩。”周世蓮說。
羊場選址在山上,貨車拉了砂石在山坡下準備運上去,山上施工的師傅等著砂石拉上來。只有一條土坯路能上山,那天下了雨,路很滑,裝滿砂石的貨車重達7至8噸,使勁往上爬一截路,又滑了下來。
“每走一步,必須要有人在車后輪墊石頭和干土,不然根本上不去。”貨車司機說。無奈之下,周世蓮給陳建清打了個電話。陳建清二話沒說,發動了十多個村民趕了過來。車一往上爬,陳建清和村民就馬上把石頭和干泥巴往后輪處鋪。
“我記得清清楚楚,陳姐捧干泥巴的時候,一不小心捧到了一窩火螞蟻,一雙手被咬得通紅。”回想起這一幕,周世蓮的眼眶紅了。
C現代化養殖帶動老鄉致富
在村民的幫助下,夫婦倆的羊場建設進展非常順利。與此同時,羊場的技術支持也有了充分保障。
一開始考察的時候,楊鳴答應周世蓮夫婦全程提供技術支持,2015年,楊鳴干脆辭掉了之前的工作,來到周世蓮的羊場擔任技術副總。
“一是被夫婦倆回報家鄉的義舉感動了,二是我們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他們充分信任我,管理上的事基本上聽我的。”楊鳴建議先種草,再養羊,夫婦倆立即答應。
面對這一做法,村民百思不得其解:“山上到處都是草,鋤草都來不及,還要種草。”一些長輩還專門跑到周世蓮的家里勸告:“哪里有種草來養羊的?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在山上放羊的。”
對此,楊鳴有充足的理由:“光靠山里的野草,肯定不能滿足現代化養殖的需要,必須種上優質的牧草。”
隨后,周世蓮在三青溝村附近的3個村流轉了1000多畝荒坡林地種植牧草。不到一年,豐茂的牧草便發揮了作用。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把牧草和柏樹葉打碎,再裝好一一投進食槽,羊兒都爭搶著吃。看著一只只健碩的山羊,周世蓮告訴記者,這樣搭配是讓羊吸收的營養更加均衡。
不僅在飼料上下功夫,周世蓮夫婦還在羊的生活環境上追求標準化。在新建成的川中黑山羊繁育基地,9棟彩鋼結構的標準化羊舍錯落有致,場區分為生產區、生活區、孕產舍、配種室、隔離室等,羊全部實行分階段飼養,圈舍內還安裝了自動飲水、消毒等設施。
隨著繁育基地的建成和山羊養殖體系的形成,夫婦倆組建了蓬安領頭羊羊業協會,在海田鄉和周邊鄉鎮推進“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在這種模式的帶動下,三青溝村的李興文果斷地加入了領頭羊羊業協會,如今他養殖的黑山羊已發展到近100只。他告訴記者,在養殖過程中,基地負責提供種養和技術醫療方面的服務,羊長到一定程度由基地進行回收,并且回收的價格不會低于市場價格。如今李興文的年收入達到6萬余元。下一步,李興文規劃著,再修建240平方米的羊圈。
和李興文一樣慕名而來的興旺、濟渡、羅家、南燕四個鄉鎮的5家養殖大戶,與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并加入羊業協會。
在用工方面,合作社固定用工30多人,他們都是村里的貧困戶,每人包食宿每月收入1500多元,平時用短工(種草、割草等)上百人,平均每人增收1萬余元,合作社用工年開支60多萬元,村民們也實現了就近務工、就近就業、就近增收。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