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18 作者:佚名 來源:銅仁日報
近年來,我市圍繞“一區五地”建設,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奮力創建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全面推行“梵凈山珍·健康養生”農產品品牌,積極推進食用菌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采取政府幫扶、公司帶動、群眾參與的方式,在萬山區、松桃自治縣、印江自治縣等20余個鄉鎮的貧困村發展食用菌產業數萬畝,全面助推全市脫貧攻堅。
據統計,全市2017年完成食用菌生產2.12億棒,實現產量15.9萬噸,產值11.1億元,較上年生產規模、總產量和總產值均增長3.2倍,實現了突飛猛進的裂變式發展。年投入資金42569.8萬元,帶動貧困戶1.5萬余戶,人均增收3200元。
歷年來,我市特別看重食用菌產學研機構的整套引入,在抓好常規品種生產經營的基礎上,力爭開發梵凈山、佛頂山和烏江沿岸本地特色食用菌產品,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產品,助推優質綠色梵凈山珍產品風行天下。
在發展該產業過程中,我市重點在招商引資和培育各類食用菌經營主體上狠下功夫,采取“走出去,請進來,駐得下,留得住”辦法,為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2017年,全市食用菌產業區縣到福建、浙江、河南、湖北、黑龍江、吉林、河北、云南等省份進行多次考察、學習,并引進深圳勁嘉集團公司、貴福菌業公司、四川綿陽保興現代農業公司等多家企業,主要生產香菇、黑木耳、茶樹菇、羊肚菌、竹蓀(冬蓀)、灰樹花等品種,既豐富了產品品種,這些有實力、有技術的企業也起到了帶頭作用。
食用菌產業發展是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全市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做好山水文章,加大培育生態產業,始終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各區縣紛紛采取“企業+基地+貧困戶”產業就業扶貧模式,通過企業生產示范,貧困戶到企業務工等方式,逐步實現食用菌產業規模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更好地助推群眾增收致富。
據悉,2011年,印江獲得了食用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2014年獲得了有機產品認證,2015年獲得了食品安全許可證(QS認證),2016年獲得了貴州省著名商標,現已獲得“梵凈蘑菇”食用菌品牌商標1個。印江食用菌還享有“梵凈蘑菇·世界珍品”“梵凈仙菇”等美譽。
去年,該縣發展食用菌8568萬棒,食用菌產量6.85萬噸,產值5.48億元,利潤2.67億元。先后帶動2.5萬戶農戶增收致富,參與發展農戶戶均收入5萬元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