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展冬季馬鈴薯可以充分利用冬季資源,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省時省肥、生長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不僅可提早下種,提早成熟,搶住大春季節栽上春玉米,實現一季早帶多季早、多季多熟,而且因提早上市,解決蔬菜春淡,既當菜又作糧,實現增值增收。近年來,冬季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栽培技術日漸成熟,由普通露地栽培發展為地膜覆蓋栽培,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選用良種。應選用特早熟或早熟無病傷的脫毒品種。四川省區主推川芋5號、紫花白品種。種薯大小以25~50g為宜。
2.選擇田土。馬鈴薯適應性廣,對土壤的要求主要是疏松,因為馬鈴薯根系耗氧量較其它作物大得多,另外塊莖膨大要求土壤疏松透氣。因此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壤疏松、土層深厚、排灌方便、肥沃的沙土或壤土為宜。
3.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深翻20~25cm,以備播種所需。播前欠細土壤,以1.0~1.2m開廂,溝寬25cm,深10cm。馬鈴薯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比例為2.5∶1∶4.5,以鉀素的吸收量最多,鉀紊的供給主要依靠有機肥,作物秸稈中含有大量鉀素成分,重施有機肥,對鉀的補充播種前一次性施足底肥,結合整地將肥施在廂面上。底肥每667平方米用腐熟有機肥1500~2000千克、三元復合肥30kg。
4.播前催芽。如播種前10~15天,種薯還未通過休眠期則要打破休眠。辦法為種薯切塊:一般要求切塊重量不小于30g,每個切塊至少要帶2~3個芽眼。在切塊時應注意切塊不宜過小,切到病薯時,應將其銷毀,同時將切刀消毒,否則會傳播病菌。催芽方法:薯塊切好后,晾干傷口,使之產生木栓層。薯塊晾干后,即可催芽。常用的催芽方法,可直接在室內催芽,按10~15cm厚將薯塊攤在地面上,蓋種薯的沙子應先噴水濕潤,沙子的濕度以用手握不出水為宜,然后撒在種薯上。催芽過程中濕度不宜過大,只要沙子不是很干,一般不要澆水。當芽長達到1.5~2cm時,將帶芽薯塊置于室內散射光下1~2天,薯芽變綠,播種后出苗快,幼苗壯。
5.適時播種。四川地區地膜覆蓋的最適期為12月底至元月初,最遲不超過元月底。一般采用行距40~45cm,穴距25~30cm,播種深度7~9cm,每667平方米種4500~5000窩。播后采用微膜平鋪覆蓋栽培,做到嚴扎膜邊,杜絕“扎釘子”、喝風漏氣。
6.田間管理
(1)破膜引苗。馬鈴薯地膜覆蓋栽培苗期要注意及時破膜引苗,引苗過早有晚霜凍害,引苗過晚膜面易燙傷幼苗。引苗前1天先在苗上方破膜放風練苗,第2天將苗引出膜外用細土封住苗孔周圍。
(2)水肥管理。馬鈴薯施肥以基肥為主,在齊苗后追施提苗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7kg對水澆施或用腐熟人糞尿澆施。現蕾時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化學鉀肥5~7kg均勻撒施。開花后,還可以葉面噴肥,主要是磷酸二氫鉀,以促塊莖膨大和淀粉積累。
(3)病蟲害防治。①馬鈴薯晚疫病。晚疫病為氣流傳播,擴展蔓延很快,是一種毀滅性的病害,并可引起田間和貯藏期間大量爛薯。在馬鈴薯進入初花期大田出現中心病株,及時用高效低毒的內吸性殺菌劑25%的甲霜靈或甲霜靈錳鋅農藥,配成500~800倍液噴霧,也可灌兜。②地老虎主要咬食馬鈴薯靠地面處的莖,造成缺苗斷壟。可用糖蜜誘殺器或燈光誘殺。還可用50%的嘧啶氧磷乳油制成5%的毒土或顆粒劑,撒在幼苗基部四周的土面上,也可用50%久效磷2000~3000倍液噴灑植株。③28星瓢蟲的成蟲和幼蟲主要取食馬鈴薯葉子,可用60%敵百蟲500~800倍液噴霧,對幼蟲成蟲均有較強的殺傷力。危害嚴重時可進行多次噴藥,每隔2周噴藥1次。
7.收獲。4月底、5月上旬冬季馬鈴薯膨大后期即可采收上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