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精品-av日韩高清-av秋霞-av片在线免费看-欧美视频一区二区-欧美视频一区

84農業網

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養豬|養牛|養羊|養兔|養魚|養雞|養蛇|養鵝|養鴨|養龜|養蝦|養蟹|養鹿|養蠶|黃粉蟲

行業: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驢|養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蔬菜種植 > 馬鈴薯種植技術

冬種馬鈴薯種薯選擇及田間管理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種薯選擇及處理

種薯是冬季馬鈴薯生產中除品種外最重要的一個獲得高產的影響因素,要高度重視種薯的問題,播種時要使種薯達到最佳的生理狀態。

(一)種薯的選擇

選擇品種純正、健康、無晚疫病及其它病害,已通過休眠期,萌芽達到最佳狀態(0.5~1厘米)的馬鈴薯作種薯。冬季生產上使用的種薯應選用脫毒馬鈴薯一、二級種薯,要盡可能杜絕使用商品薯做種薯。由于冬作區本地生產種薯困難,種薯一般來自大春生產或北方調入,調種時應注意種薯的質量,對種薯的來源要清楚,種薯調運者有條件需要在盛花期時進行考察,確定種薯的質量。要高度重視種薯帶病問題,特別是青枯病,因為它是毀滅性病害,又是土壤傳病,最難根除。

(二)種薯的處理

種薯應選擇健康無病、無破損、表皮光滑、貯藏良好且具有該品種特征的薯塊,如有條件最好選擇50克左右的整薯播種,可避免切塊傳病和薯塊腐爛造成缺株,當前冬季生產中使用100克以上的大種薯比較多見,這部分種薯播種前需進行切塊處理。

1.催芽處理 當種薯生理年齡幼嫩、未過休眠期時需要催芽處理。將需催芽的種薯置于高溫、潮濕、黑暗的條件下,促其度過休眠期,然后攤放在散射光下,促芽變壯、變綠。部分品種需在陰涼潮濕處做催芽床催芽,將干凈過篩的河沙用25%的甲霜靈或58%的甲霜靈錳鋅500倍液,加0.5~1ppm的赤霉素,噴撒在河沙上,邊噴邊拌均勻,然后做成催芽床,沙厚3厘米,在上面擺放一層種薯,蓋2厘米沙,如此擺4層。上蓋3厘米厚的沙,保持床內潤而不濕,催芽5~7天后檢查。播前仍未渡過休眠期的,可再用赤霉素0.5ppm、1000倍多菌靈、0.2%磷酸二氫鉀溶液對薯塊進行均勻噴霧,自然晾干后播種。

2.切塊處理 大種薯需要進行切塊處理。按國際上通用的切塊標準,每個薯塊重50克左右,每個切塊具有1~2個芽眼,切塊應直切,使每個切塊上盡量帶有頂部芽眼,保持頂芽的生長優勢。切塊前準備切刀兩把,75%酒精或0.5%高錳酸溶液一盆,將切刀浸入消毒。切塊時每把刀切一個種薯后浸入消毒液消毒,換另一把刀切下一個,切好的塊莖在光照下自然晾干或用草木灰加殺菌劑蘸傷口。切塊處理在播種前1~2天進行,切塊后適當晾曬,使切塊表面傷口愈合,木栓化。切塊的種薯較不切塊的種薯,發芽速度快。

(一)水分管理

馬鈴薯是需水較多的作物,土壤缺水會降低植株對N、P、K等養分的吸收速率,減少了塊莖干物質的積累。冬馬鈴薯的大部分生育期處于干旱少雨、空氣濕度較低的季節,特別是每年的2~4月最干旱的季節,正是馬鈴薯生長的最旺盛的時候,對水分的需求最大,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在2~3月,最好能夠每周澆水一次。在馬鈴薯的全生育期間,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最為適宜。

(二)養分管理

1.施肥的基本原則 按照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平衡施肥,做到前促、中控、后保。前期應盡可能地使馬鈴薯早生快發,多分枝,施肥以氮磷為主,出苗后60天內將90%的肥料施下;中期控制莖葉生長,不讓其瘋長,促使其轉入地下塊莖形成與膨大;后期不能使葉色過早落黃,以保持葉片光合作用效率,多制造養分供地下塊莖膨大,施肥上以鉀肥為主,適當補施氮肥。距收獲期30天應將肥料全部施完。

2.基肥的施用 有機肥應于播種時施入,每公頃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0~40噸,每公頃施35%馬鈴薯專用肥(13-6-16,加中微量元素)或復合肥900千克,過磷酸鈣300千克、尿素150千克、硫酸鉀300千克。

3.追肥的施用 追肥以氮肥為主,但施用時間不宜過遲,尤其在后期,以避免莖葉徒長和影響塊莖膨大及品質。追肥按每公頃施用200千克尿素分為2~3次施用。齊苗時進行第一次追肥,兌水澆施,促早發,增加光合作用面積。現蕾時進行第二次追肥,促莖葉持續生長,增加光合作用面積,有利于塊莖的膨大。追肥宜在下午進行,應避免肥料沾上葉片,如肥料撒施后應立即澆水以加速肥料溶解,兼顧清洗葉片。薯塊膨大期噴施馬鈴薯膨大素與0.5%磷酸二氫鉀混合液2~3次。

(三)中耕除草和起壟

馬鈴薯結薯層主要分布在10~15厘米的土層中,需要疏松的土壤環境。為植株的健康生長和塊莖的膨大創造良好的環境,通常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出齊后封行前進行,適當深鋤;第2、3次要淺鋤,防止切斷新長出的匍匐莖。結合每次中耕除草起壟和培土。及時早培土對地下根、莖無傷害,高培土有利于保水保肥、防霜凍、減少綠薯、提高塊莖品質、增加產量。

(四)病蟲害防治

1.防治的原則 為了獲較高的產量和質量,需對蟲害進行嚴格控制,特別是蚜蟲等能傳播病毒,防治蚜蟲從出苗開始。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農藥及其混配農藥。

2.蟲害的藥劑防治 蚜蟲可用2.5%的聯苯菊酯乳油或10%的毗蟲啉可濕性粉劑防治。對地下害蟲螻蛄、地老虎等可采用藥劑誘殺,地上斑潛蠅、菜青蟲可用斑潛凈等藥劑控制。

3.病害的藥劑防治 冬季種植馬鈴薯病害較輕,但對馬鈴薯冬季主要病害青枯病、晚疫病、卷葉病毒病等要及時噴藥防治,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在晚疫病發病較嚴重地區使用甲霜靈錳鋅、瑞毒霉等農藥進行晚疫病防治,通常噴藥2~3次就能達到防治效果。

(五)收獲

1.收獲的時期 冬季馬鈴薯播種到收獲一般為120~130天。當地上大部分莖葉淡黃,基部葉片已枯黃脫落,匍匐莖干縮,即可收獲。收獲前要提前準備好包裝物、運輸工具。

2.收獲后處理 按薯塊大小分類包裝存放。供外銷的一級薯塊,除完整無損外,每個塊莖重量在150~200克,每個塊莖需用泡沫網袋小包裝后再用紙箱包裝。要選擇晴天挖薯,收后及時銷售,否則要放在黑暗的房內貯藏。不要把收獲的薯塊放在明亮處,塊莖見光表皮容易變綠,嚴重影響品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

精彩圖片

閱讀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守由美里| 山东生活频道| cctv16直播| 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2年级计算题100道题混合| 爆操女人逼| 李柯以写真照片| 1988年英国的白蛇传说| 秦皇岛电视台| 服务群众方面整改成效| 电影《上一当》| 甲种公牛1976| 重温经典节目预告| 4人免费剧本及答案| 王若涵| 女生宿舍在线观看| 珍珠传奇 电视剧| 男插女曲| a面b面| | 红日歌词完整版| 魏蔓| 红灯区1996| 蛇蝎美人第四季| 坐嘴坐脸的视频vk| 迪卡娅电影| 李坤忆| 想你的时候问月亮男声沙哑版| 新一剪梅| 天下第一楼剧情介绍| 等着你电影韩版| midjourney中文版| 台湾电视台| 女神宿舍管理君动漫| 亚洲1区| 成龙版杨家将电影免费播放| 电影《七天》| 辰巳ゆい| 挠中国美女丝袜脚心| 莱克茜·贝尔| 无声无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