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種植季節安排。馬鈴薯可以在春季、秋季兩季種植。春季一般在2月中旬下種,5月下旬收獲,與6月初栽插的單季中稻接茬;秋季在早中稻收獲后于9月10日前下種,11月底降霜后收獲。
2、種薯準備。選用合適的早熟品種,例如東農303、中薯3號等。種薯應催芽,以帶1cm左右長度的壯芽播種為佳。一般選用30g左右小種薯整薯播種效果較好;大薯種應切塊,每個切塊至少要有一個健壯的芽,切口距芽1cm以上,切塊形狀以四面體為佳,避免切成薄片。切塊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500倍液浸一下,稍晾干后用草木灰拌勻,隔日即可播種。
3、整地。稻田免耕,開挖豐產溝,溝寬15~20cm,深15cm,相鄰溝距(畦寬)160cm。挖出的土不可堆在溝沿上,應使畦面微呈弓背形,以免積水。一般的小草和稻茬并不影響種植;若有大草可踩倒或鋤去,但不要使用除草劑。
4、播種。每畦播4~5行,行距30~40cm,株距25cm,畦邊各留20cm,畝播5000株左右。將種薯眼斜向接近土面擺好。
5、施肥。可根據稻田肥力和產量要求一次施足基肥,不追肥。若以腐熟的廄肥作基肥,可適當兌土在播種時直接分放在種薯上;若使用化肥,以復合顆粒肥為佳,可將肥料放在兩株種薯的中間,也可放在種薯近旁但需保持5cm以上的距離,以防爛種。
6、灌溉。自然降水一般已能滿足本項技術的要求。若遇高溫干燥天氣,使薯苗受旱,可由豐產溝適時適量灌水,水層宜淺以不使稻草漂移為度,并及時排水落干。相反遇到連陰雨天氣要注意排水。另外,選擇沙性較強的田塊更適合種植馬鈴薯及本項技術的實施。
7、植保。稻草全程覆蓋能抑制雜草生長,一般不用除草;病、蟲害也輕,可以做到不使用農藥。
8、收獲。稻田免耕、稻草覆蓋的結果,使馬鈴薯的莖基在土面以上,從莖基長出的匍匐莖多數沿土面延伸,只有少數遇到土壤裂縫或孔隙而鉆入地下。因此,70%以上的薯塊在土面上,撥開稻草即可揀收;少數生長在裂縫或孔隙中的薯塊入土也很淺,很容易挖掘。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種植馬鈴薯新技術徹底改變了馬鈴薯傳統栽方法,變“種薯”為“擺薯”,變“挖薯”為“揀薯”,省去了費工費力的翻耕整地、挖穴下種、中耕除草和挖薯等諸多工序,省工節本,簡便易行,從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是一項實用的輕型栽培技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