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馬鈴薯新品種―克新18號,是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馬鈴薯研究所經過多年的選育而推出的高產、高抗晚疫病的過硬品種。該品種適應性極強,種植范圍廣,一般畝產3000kg左右,高產可達5000kg以上,按近幾年的平均價0.70元/kg計算,畝產值可達2100~3500,是調整種植業結構高產高效的理想經濟作物。我們通過多點試驗示范研究,現總結出了一整套簡便易行的高產栽培技術如下。
1秋翻整地
克新18號應選擇疏松肥沃,易排能灌地塊種植為宜。前茬作物以小麥、大豆為好。選好地塊后,一般要求秋季深翻25cm以上,做到深耕、耙細,使田面平整,表面一致,保住墑情,以待采年春季播種。有灌溉條件的地區,立冬后灌水,春季土壤化凍后再進行耙耱,鎮壓保墑;春季干旱地區,可進行春灌,播前造墑。
2合理施肥
春季結合整地將有機肥、底肥一次性條施到15~20cm的土層中。施肥量可適當增加,以確保生育過程中各時期對養分的需求。一般畝施有機肥2500~4000kg,尿素20kg,磷酸二銨15~20kg,硫酸鉀25kg。
有條件的種植戶,在現蕾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富萬鉀1~2次,以免脫肥。
3精選種薯
種薯入窖時挑除畸形薯、裂口、芽眼凸出、皮色暗淡、薯皮老化粗糙的病、爛或受機械傷的塊莖。次年春天種薯出窖時嚴格淘汰霉爛、幼芽纖細叢生的塊莖,有輕微病癥的薯塊也不能將就。
4種薯處理
經挑選薯塊在播種前進行催芽。催芽方法是在背風向陽處挖寬33~50cm、深50~65cm的坑,長以方便為準。坑底鋪10cm厚的純馬糞或細沙,上面鋪3~4層塊莖,坑頂地平面鋪一層塑料膜,等芽長2.0~2.5cm,塊莖深綠色,幼芽深綠或紫綠色,長出幼根時切塊或整薯播種。在切塊時可再次淘汰芽眼不萌發,薯肉變色的不良塊莖。切塊不應小子30g,更不能切成薄片,最尾部的芽眼最好不用。
切好的芽塊,可用甲基脫布津等殺菌劑和滑石粉拌種,使芽切面盡快干燥,防止病菌感染。
5適時播種
播種期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在克山一般年份都是在5月5日前后播種完畢。播種應做到深淺一致。播種過深,出苗受阻,影響產量;播種過淺,青頭率高。
6合理密植
根據我們的試驗,每畝保苗4000株,產量為9893.4kg,每畝保苗6000株,產量為1333.4kg。―般每畝保苗3500~5000株。土壤肥力好的地塊宜稀播,反之宜密。為便于培土和通氣透光,行距宜寬,株距適當縮小,一般株行距為15~30cm×65~80cm。
7中耕培土
齊苗時除草松土,松土層應,在5cm以上。培土要早,見花前中耕培土兩次:第一次培土在苗高10cm左右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在現蕾并將封壟前進行。實踐表明,中耕培土增產效果明顯。
8田間管理
若遇上早春干旱,有澆水條件的地區應澆水灌溉,通常可澆冬水、齊苗水、現蕾水和開花水,具體澆水次數和數量應視土壤持水量而定。
結薯期要做到促、控、保三結合。即地上控制生長,地下要促其結薯。要及時噴藥防治晚疫病租蚜蟲。7月初噴甲霜靈或25%多菌靈預防晚疫病的發生,田間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拔除并銷毀,每隔7~10天噴藥防治一次,一般2~3次即可。如遇晚疫病高發年份,可適當增加噴藥次數及劑量,或多種藥劑交叉使用,避免產生抗藥性。蚜蟲可用40%氧化樂果1800~2000倍液進行防治。
該品種為抗病品種,田間植株自然干枯90%以上后收獲為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