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馬鈴薯秋作栽培的結薯期正值冷季節,種性不易退化,過去多用于留種栽培,現已擴大種植,成為一季重要的蔬菜。
1種薯選擇。種薯應選擇適收獲的薯塊,具有種性好,無退化象征,在各方面表現佳良,大小適中的塊莖,并提前進行催芽處理。可以切塊,也可采用整薯。由于秋播溫度高,切塊播種極易感染病害造成爛塊死苗,影響主量和質量,所以目前在生產上已很少應用,而以整薯播種者為最多。
2催芽處理。為打破休眠,促進萌發,須先行激素處理。由于整薯具有完整的表皮保護,不易吸收赤霉素,敵采用藥液濃度宜高,以于休眠期短的品種采用2―5PPm赤霉素浸種0.5-1小時,撈出后隨即埋入濕砂床中催芽。
砂床應設在蔭涼通風處,鋪濕砂10厘米,一層種薯一層砂,擺3―4層。經10―15天,芽長到2厘米左右即可播種:或暫不播種,置于散光下綠化2天再播更好。
3播種。秋作的播種,即要適當澆水降溫又要考慮排水防澇。為創土溫較低的田間環境,一般采取淺播起大壟的方式,即淺播種,隨后培土成三角形大壟。壟底寬約40厘米,壟高30厘米。薯塊須播起大壟的方式,種薯上面蓋土約12厘米。這樣的大壟陰坡播種有防烈日曝曬,便于排水和澆水后不致板結等優點,還利于降溫、保墑、透氣。播種密度:切塊的60×20厘米,小整薯65×25厘米。播種最好趁陰天進行,睛天播種時應避開中午炎熱時刻。
4田間管理。播種后連續澆水,保持行壟濕潤,直至出苗。由于秋季的日照短,適合塊莖生長,植株結薯早,不易徒長,故管理上應以促為主。前期須小勤澆,及早追肥,促使早發棵,快速成生長,并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分期培土。后期溫度降低,應減少灌水,并逐漸加厚培土防寒,保護塊莖。到11月上、中旬,莖葉經霜凍死后收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