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采用大棚馬鈴薯套種冬瓜、復種大白菜的間套作方式,一般可年畝產馬鈴薯1000公斤、冬瓜10000公斤、大白菜3000公斤,經濟效益顯著。
一、種植規格與品種
選擇土地肥沃、排灌條件良好的沙壤土,畦寬5―6米,畦中間預留1.7米為冬瓜定植行,兩邊各留1.2―1.7米為馬鈴薯種植行。馬鈴薯于12月中旬栽植到大田,翌年3月中下旬采收上市。冬瓜2月底3月初定植,9月初拉蔓。大白菜9月上旬定植,10月收獲上市。
馬鈴薯選用高產、優質、適應大棚種植的品種;冬瓜選用肉厚、個大、優質高產的品種;大白菜選用高產適銷的品種。
二、栽培技術要點
1、馬鈴薯。11月底12月初將種薯切成小塊,每小塊保留1―2個飽滿的芽眼。進行保溫催芽。12月中旬,當芽長0.5―1厘米時,在預定的馬鈴薯種植行開2―3行種植溝,施足基肥,同時防治地下害蟲。栽植時芽眼向上,株距20―23厘米,畝密度2500―3000株,下種后隨即蓋土起壟拍實。播后先搭小棚,出苗前再搭建大棚,分枝前后用多效唑控制地上部分生長,開花前后用抗菌劑防治病害,及時拔除晚疫病病株。根據薯塊生長狀況及時采收上市。
2、冬瓜。2月采用三膜覆蓋、電熱溫床營養缽育苗。出苗后保持白天25―30℃。夜晚18―20℃。定植前在定植行中開溝,施好基肥,當苗齡20―25天,瓜苗達3片真葉時,按1―1.2米株距在大棚中間的預留行中央植1行冬瓜。畝密度100株上下。堅持增施基肥,帶藥移栽,栽后澆足活棵水。大棚內第一批瓜要做好人工輔助授粉工作,促早結瓜。馬鈴薯收獲后及時將瓜蔓引向兩邊空行,用土壓蔓,增強養分吸收能力。按“前輕后重”原則加強肥水管理,保證植株各階段生長需要。注意日灼病、瓜螟等病蟲害的防治。及時采收上市。
3、大白菜。8月上中旬營養缽育苗。施足基肥,旋耕作畦,畦寬2―3米,當苗齡20天,真葉3張時開溝定植,溝距60厘米,溝深10厘米,株距40厘米,畝密度2700株左右。加強肥料管理。前期用稀薄糞水、化肥水促平衡;進入蓮座期,增加施肥用量,促產量提高。注意霜霉病、軟腐病、病毒病、菜青蟲、菜螟、小菜蛾等病蟲害的防治,包心結實后分期分批采收上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