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現介紹幾種以馬鈴薯為主栽品種的間作套種模式,以供農民朋友和基層領導同志在進行農業結構調整中做以參考。
1.馬鈴薯?棉花馬鈴薯在元月下旬催芽,2月中下旬播種,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品種選用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選育的鄭引5號、鄭引7號脫毒馬鈴薯,棉花品種以選擇棵大抗病的標雜A1為宜。馬鈴薯按高壟雙行種植,寬行80cm,窄行40cm,株距20cm~25cm,畝栽4000~4500株;棉花按行距120cm,株距20cm,畝栽2500株左右為宜。棉花采用營養缽育苗,3月20日播種,4月20日左右定植。棉花與馬鈴薯共生期為35~40天,互不影響。2.馬鈴薯?玉米?馬鈴薯該模式的優點:茬口安排緊湊,充分利用土地。缺點:春薯采收時玉米已長高,采收運輸不便。此模式的播幅為120cm,馬鈴薯株距為20cm~25cm。玉米因行距擴大,所以株距應縮小到15cm~20cm。每畝播種馬鈴薯4000~4500株,玉米2500~2700株。馬鈴薯采用地膜覆蓋栽培,2月中下旬或3月上旬播種,5月底采收;玉米在4月20日左右播種,8月份收獲。玉米采收后及時整地,8月中旬再播秋馬鈴薯。3.馬鈴薯?無籽西瓜?馬鈴薯春季采用4行馬鈴薯、1行西瓜的栽培模式,即每隔兩壟留一個預留行,起壟按100cm寬間作西瓜。西瓜采收后種植秋馬鈴薯。馬鈴薯播種期及密度同上,西瓜畝栽500~600株。西瓜是在3月下旬~4月上旬開始育苗,4月底~5月初移栽,7月中下旬收獲,8月中下旬種植秋馬鈴薯。4.馬鈴薯?無籽西瓜?花椰菜(甘藍、西芹)此種模式與第3種模式基本相同,只是秋馬鈴薯換成了花椰菜等。7月底采收西瓜,7月中旬進行花椰菜育苗,8月上旬移栽,11月收獲。采用以上種植模式,由于復種指數提高,要多施一些肥料、多澆水。采用的馬鈴薯品種簡介如下?鄭引5號:該品種早熟,生育期60~63天,畝產2000~2500公斤,高肥水地可畝產4000公斤。單株結薯3~4塊,單薯重多為200~250克。塊莖橢圓形,黃皮黃肉、薯皮光滑、芽眼淺稀、商品率高,適合二季作區栽培。鄭引7號:該品種極早熟,生育期50~60天,春季畝產2000~2500公斤,秋季畝產可達1500公斤以上。單株結薯2~3塊,塊莖長圓形?黃皮黃肉、芽眼淺稀、適宜外貿出口,是目前最優秀的早熟品種之一。鄭引9號:該品種為鄭隆公司獨家引進的加工型專用品種。塊莖介于圓形和長圓形之間,黃皮白肉,表皮有輕微網紋?淀粉含量為18%,還原糖含量為0.03%~0.15%,適合加工炸薯片。一般畝產在1500公斤左右。如果集中成片種植,該公司將負責回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