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2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他養的這種魚,個頭越大越值錢,一條就值上萬元。一條魚出價五萬多元錢,他都不愿賣。有錢不賺,他到底圖啥?而就在吳良美被大家稱為瘋子時,他卻將一條魚的附加值,提升了十倍多!那么,究竟是怎樣的一句話,讓他寧可傾家蕩產也要堅持養大魚?他又是怎樣從一句話里發現商機,讓一條魚的附加值提升十倍多,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成為當地的致富能人。他到底有什么妙招呢?
這里是吳良美的養殖基地,一見面就帶記者去看看他賺錢的寶貝。
記者:好多魚。
吳良美:我抓一條給你看。
記者:這不好抓吧?
吳良美:肯定不好抓。我得瞄準它。別著急,在水里咱們沒有優勢它有優勢。這個魚年限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
話還沒說完,吳良美就開始和水里的寶貝互動了起來。
吳良美:抓魚沒有技術,它不會聽你的。你看你這樣拖它這個翅膀。這兩個翅膀,我摸前面,兩個翅膀,你摸它,沒事。
記者:我把手套摘了。
吳良美:這樣摸。
記者:好滑。
吳良美:它身上很滑。
記者:這個魚多大呀?
吳良美:100多斤。
記者:100多斤?
吳良美:養殖十年了。
記者:它這個嘴巴尖尖的。
吳良美:這下面是胡子、摸它的眼睛、一邊兩個鼻孔。
記者:這是鼻孔。
就在吳良美準備把這個十年的大魚抱起來的時候,誰知就連抓魚的老手也被打到了水里。
吳良美:不行、不行。底下是滑的。稍微一用力,腿給它劈開了。
可吳良美卻不甘心,說什么都要要抱起來給記者看看。
吳良美:你來嗎?
記者:你一個人可以嗎?我要不幫忙抱著前面。
吳良美:你拖后面,你抱后面,你抱前面那肯定抱不住。
記者:那抱后面打著我怎么辦?
吳良美:你別害怕, 我在后面保護你。
記者:我很害怕的。
而就在吳良美和記者試圖抱起來這條大魚時,意外卻發生了。
記者:好痛啊,打紅了。
幸虧記者躲閃及時,只是被魚肚子打到,要是被魚尾巴打到,后果將不堪設想。
鱘魚是與恐龍同時代,兩億多年前的古老魚類。成年后的鱘魚一般體重可以達到200斤以上,最大的鱘魚重達上千斤,被稱為“長江魚王“。
吳良美:(鱘魚)全身都是寶呀,沒有一個浪費的東西。
記者:這條魚值不少錢吧?
吳良美:這條魚大概值五萬多元錢。
記者:五萬多元錢?
吳良美:嗯。
記者:那人家給你五萬元錢給你,你賣嗎?
吳良美:為什么要賣,不會賣的,我們這個還有神秘的(財富),比五萬多元錢更多的。
一條魚五萬元錢都不愿意賣,這在當地讓很多人都難以理解。
兒子 吳春建:笑話我爸魚養大了,賣不出去賠錢。
市民 劉雪蘭:光屁股回家,拎著被子回家,被子都沒有,就是光屁股回家。
妻子 王愛明:你都不知道養魚的人付出有多大,就是什么東西都看好看好,我都說他是瘋子。
而就在吳良美被大家稱為瘋子時,他卻將一條魚的附加值,提升了十倍多!
吳良美:我聽了他一句話,覺得里面肯定有名堂,有財富之路,我有多少都砸進去。
那么,究竟是怎樣的一句話,讓他寧可傾家蕩產也要堅持養大魚?他又是怎樣從一句話里發現商機,讓一條魚的附加值提升十倍多,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成為當地的致富能人。他到底有什么妙招呢?
吳良美最喜歡的事是逛菜市場。
吳良美:你不要看這個菜市場很亂很臟的,學問很多。你走兩遍,就能知道有什么商機,就能夠看出來(商機)。
吳良美無論去哪里出差總會起早去菜市場,四處尋找商機。就在吳良美帶記者逛菜市場時,他經常像這樣和賣菜的講價。
吳良美:菜現在都豬肉這個價格了,太貴了 ,不要了,不要。太貴了,不要了,不要了,不要了,我說太貴了。
劉雪蘭:很小氣,他是這樣,到菜市場光看不買菜,就是很小氣。
吳良美:小氣,做生意都是小氣,沒有大方的,大方哪叫做生意。你不管買什么東西,都得貨比三家才能定位。他們都說我這么大老板那么小氣,我不是小氣,我怕你說我不出名。做生意合情合理,你該掙就掙,掙錢太多就不出名。
吳良美,1963年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從小就幫著家里去市場賣菜,因為能夠迅速掌握當天市場行情,總是能多掙點錢。在他眼里做生意是個有趣的事。
吳良美:我就喜歡做生意,生意是太好做了,太好掙錢了。我只有1000元錢到北京創業,拿老家的紫菜與銀耳,到北京去賣。一包一包自己包裝,在紅橋市場賣,挺好賣的。做什么生意動腦經去開拓市場,了解這個市場這個思路再去定位,很好做。
當時,就是這里,從小喜歡做生意的吳良美,18歲拿著1000元錢來到北京大紅門市場,銷售老家土特產,靠著對市場敏銳的觀察,第一年就賺了3000元,第二年賺了3萬。
之后,吳良美把妻子也帶到北京,兩人共同創業,到1992 年,一年能賺300多萬元,在北京落戶、住上了別墅?删瓦@個時候。他做了一個讓家人都十分意外的決定,這個決定讓妻子與他大吵一架。
妻子:吵架,我說你那么大歲數,沒必要再去受這些累。北京深夜幾點, 下午一點。
兒子 王春元:他認準的事情他就一定要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我們給他提的建議基本上不會采納。
兒子 王春建:我爸就是閑不住的人,反正哪里有錢賺就去哪里,一直都停不下來。
妻子 王愛明:我都讓他凈身出戶了他都要做,(當時)寫了一張凈身出戶,簽了字的,他都要做,你有什么辦法。
吳良美:不同意,我也得做,我肯定堅決要來。
就在妻子提出凈身出戶、全家人齊聲反對的情況下,吳良美還是鐵了心要放棄北京安穩的生活。那么,他到底要干什么呢?
這里是湖南省資興市,這是著名的東江湖,水資源豐富。2006年,吳良美經過朋友介紹來到了這里,他要在這里養鱘魚。
吳良美:我看東江湖的水這么好,肯定能養出來好的品質,所以說能養出來魚,應該更掙錢,
他為什么要來養鱘魚呢?原來,吳良美最早在北京做海鮮,賣鱘魚商品魚,發現特別好賣。
吳良美:北京也是我最早賣鱘魚,拿回來多少都不夠賣,200多元錢拿回來都賣300多元錢,都沒有貨賣,拿多少賣多少。太好掙錢了!我發現鱘魚前景很深,所以我看中這個商機。
吳良美早就看中了鱘魚的市場,在北京經銷商品魚鱘魚已經很賺錢了,他認為自己養殖鱘魚利潤肯定更高。
2006年底,吳良美投資了200多萬元錢,在湖南省資興市流轉了800多畝水面, 從北京水科院以15元的單價引進了7萬多尾20厘米的魚苗開始養殖鱘魚。
鱘魚生命力比較頑強,比較好養,生長 1~2年就可以成為商品魚 。就在吳良美覺得肯定能賺大錢時,卻發生了意外。
這個人叫劉曉勇,是吳良美在北京銷售鱘魚的老客戶。2007年,吳良美找到他,信心滿滿地想要把鱘魚全部賣給他,而此時卻遭遇了鱘魚的市場滑坡。
劉曉勇:本來想全部給他買掉,結果后期由于市場下滑 ,沒有買完。
吳良美:整個全國餐飲,五六個魚都沒有生意。
兒子:很愁這批魚賣不出去。
由于市場波動,原本準備大賺一番的鱘魚賣不出去。等到2008年,市場恢復一些后,吳良美把這批魚拿到市場去,結果卻出乎意料。
吳良美:商品魚就是1~1.5斤的,就叫做商品魚,一般酒店清蒸、紅燒都用這么大的魚。等餐飲恢復了,有生意了,這個魚都超標了,都2 ~3斤多,市場又不要,不要就只能再養了。
當時那批魚賣不出去不說,每天吃飼料就要花費上萬元,這在當時成為了大家的笑話。
劉雪蘭:魚賣不出去,我們是這樣說光屁股回家,拎著被子回家,被子都沒有,就是光屁股回家,被子都沒有,就短褲都沒有一條。
吳良美原本準備大賺一筆時,卻沒想到鱘魚越長越大,超標賣不出去了。這可讓吳良美的資金遇到了困難,隨后,他又做了一件讓妻子又氣又恨的舉動。
老婆:又氣又恨,真的是,賣了兩套房子。
大兒子:當時也是所有的積蓄都給這個魚吃掉了。
吳良美:魚越養越多,越大,吃飼料很厲害,所以你不賣房子魚沒有料吃也不行,這么好的資源怎么會賠呢?
妻子:我不知道每次你從哪里來的自信,誰給你的自信。他感覺我一定能養好,我必須能做好,他就是這個決心。
吳良美抱著必須要做好的決心,不顧一切將北京的兩套房子,賣了800多萬元,給鱘魚買飼料,繼續養殖。
2010年,經銷商劉曉勇又找到了吳良美,這次,卻主動提出來要收購他養的鱘魚。
劉曉勇:過了兩年后,這個魚長到一定規格,我們就想把他的魚收購下來,他非常高興,因為對他來說,這個魚是個負擔,當時也沒有人去收這個魚。
吳良美:他說叫我開價,我這么大魚市場沒有價,我哪會開價,我說你能出多少錢?
劉曉勇:當時給他出到65元一斤,當時來說價格不便宜。
吳良美:我馬上就答應他,簽合同,高興壞了,天天唱幾百首歌。我說怎么回事,我說兩年這魚賣不出去,13塊錢變成65塊了,然后合同就全部跟他簽了。
原本賣不出去的魚,為什么過了兩年之后,不僅賣出去了,還更加值錢呢?
事出蹊蹺,吳良美請教專家,專家來基地看過之后,說了一句話,可把吳良美高興壞了。
北京鱘魚協會會長 張雙:當時他魚養大了不知道怎么辦,請我去看看。一看已經是成年可以區分公母的魚。我就說吳良美你發財了,你要好好保護這一批魚。
吳良美:我聽他這一句話,我覺得肯定里面有名堂,有財富之路,我就有多少錢都砸進來,我就好好的聽他保護下去,有多少錢都砸進去給它吃。
正是聽了專家的一句話,吳良美對養殖大魚更是信心十足。
可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批超規格賣不出去的大魚,竟然成了吳良美一筆寶貴的財富,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條成年的鱘魚每天的飼料就得20元錢,這個成本實在太高。
為了更好的讓資金周轉,吳良美又引進一批魚苗,在當地養到1年就當作一般的商品魚出售。
吳良美:商品魚就是短、頻、快,就是養殖不到一年就可以出售,回本快, 養這個魚得靠數量大 ,才能掙大錢。養商品魚資金周轉快,就能維護起來。
今天有當地的經銷商過來買商品魚,吳良美也下水開始抓魚。
吳良美:什么叫專業,你看抓魚,要抓這個部位,所以你抓尾巴,就不好抓。抓魚得會抓。
吳良美:你看我們的魚活力多好,拉出去都不會死。
經銷商 歐海祥:這個魚非常好,很耐運輸, 很好運輸。不能賺錢來這里干什么,來這里肯定要賺錢。目前我們這個魚賣得很好,每天都會賣完。
吳良美養殖商品魚,周期短,一年靠銷售40多萬尾商品魚鱘魚,銷售額達1200多萬。這樣的資金周轉更快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養殖大魚。
那么吳良美到底又是怎么靠著大魚掙錢的呢?他又是怎樣將鱘魚附加值增加10多倍呢?
今天,吳良美就帶記者更進一步看看他養的大魚。
記者:這個魚很大。
吳良美:是。
記者:這個魚養了多久了?
吳良美:這個魚養了十年了 ,整整十年了。
記者:整整十年了?
吳良美:我們來量一下看看多長?
記者:量一下,好。
吳良美:你往那邊拉。
記者:好。
記者:2米1 。
吳良美:這個魚出五萬多元錢一條我都不會賣的。
記者:什么?五萬元錢您都不賣?
吳良美:這個魚在我手里,我有的是辦法,給它產出更高的價值。所以說做生意我的眼光都看得很遠,不會看著眼前五萬多元錢,對我來說不多。我有辦法產出更多的利潤出來。
這樣一條2米多長,100多斤重的大魚,五萬元錢吳良美都不賣。那么,他到底醞釀著什么財富計劃呢?
原來吳良美聽了專家的一句話,多年堅持不賣大魚的秘密,就藏在這高嶺母鱘魚的肚子里。
記者:哇,這么多,全都是。
吳良美:我之前一直賣的商品魚,我不知道區分公母,沒有想到魚子醬那么掙錢。我們通過朋友介紹珠海有一家,他也有客戶要魚子醬,一加工魚子醬,嚇死我了,65元錢錢(一斤)賣虧大了,我們賣的魚子醬比65元錢高出10倍,這么好的利潤,所以說才知道發現了魚子醬。
魚子醬是與松露、鵝肝齊名的世界三大美食。只有養殖到7~8年的母鱘魚才能加工魚子醬,一般鱘魚做魚子醬的產出率是百分之十左右,被稱為黑黃金。
吳良美:黑黃金這么掙錢,所以我們就延伸,使勁去養這批魚,這批魚全部留下來。
現在吳良美擁有可以做魚子醬高齡鱘魚約3萬多尾,平均60多斤一條,預計總產值產出21萬斤魚子醬。吳良美根據客戶需求訂制,主要銷往廣州、越南等地,大大提高了鱘魚的附加值。
吳良美不僅發掘了黑黃金的巨大價值,而他不愿意賣大魚,還有著另外的原因。
吳良美:大魚繁殖兩年就一胎,兩年就一胎,一胎能出五十多萬的魚苗,你看一下,兩年就一胎,能產出多少錢。一胎魚苗五十多萬,一尾苗就可以賣到一元多錢,你看多少錢?
記者:本來五萬元錢,立馬就變五十多萬元。
吳良美:對呀,你說值多少錢,所以魚子醬值錢,所以做魚苗、產魚苗更掙錢。
吳良美覺得做魚苗更賺錢,2015年底,在湖南省資興市稅里建設了鱘魚苗養殖基地。
吳良美:做魚苗是最掙錢的,比養商品魚掙錢。因為這個時間短,風險小,兩三個月,養12到15厘米,兩個半月就可以賣了。
記者:這些養了兩個多月嗎?
吳良美:這個有四個月,像這樣賣的話,最起碼能賣到2.6元錢左右。像這么大的,只能養到1200條。
記者:那這一池子值不少錢。
吳良美:3000元錢左右。
記者:您這一共有多少個池子?
吳良美:我這里總共260個池子。一池魚苗3000元錢,有260個池子,78萬左右。
記者:將近80萬元錢。
吳良美:如果都養滿的話,將近80多萬元錢。
記者:光魚苗養滿就可以賣80多萬元?
吳良美:對,一年可以做四波這個苗,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卵。
現在,吳良美養殖像這樣可以繁殖的母魚5000多尾,一尾母魚一胎就能孵化出50多萬尾的魚苗。這樣,既可以滿足自己養殖需要,又可以銷售魚苗,大大增加鱘魚的附加值。
2017年,吳良美海與當地一家食品深加工公司合作,共同研發鱘魚肉速食產品。
吳良美:這就是鱘魚加工,這個都是配料過程已經做好的,這個真空包裝,殺菌一下就可以對外銷售。
吳良美根據客戶需求的不同,研發多種口味的深加工產品,大大增加了鱘魚的附加值。
吳良美:一條魚可以賺十元錢的話,做完加工可以翻出六倍。
記者:翻出多少倍?
吳良美:六倍。倒魚的沒有做魚掙錢,這一環扣一環。所以說延伸做品牌,進入加工就更掙錢。
吳良美通過加工制作魚子醬、孵化鱘魚苗、食品深加工等妙招,將一條鱘魚的附加值提高至少十倍。
現在吳良美的兩個兒子也一起在經營鱘魚,父子并肩作戰,更好運營周轉公司。
吳良美父子還在當地開了一家鱘魚餐館,實現自產自銷,制作特色菜品。
香煎魚、椒鹽魚、清蒸鱘魚。
去頭、去尾、將鱘魚切片、擺盤、撒鹽、放上姜片、蔥、放進蒸箱5分鐘、
這樣一道漂亮美味的清蒸鱘魚就做好了。
吳良美的鱘魚在當地很受歡迎,鱘魚餐館一年的銷售額達300多萬元。
不僅在當地可以吃到吳良美的鱘魚,兒子創新的這種打包郵寄方式,把鱘魚銷售到了全國各地。
兒子:我現在打包一個給你們看一下。這個是大概三四斤的魚,要給它綁二維碼,因為我們現在所有的產品都有二維碼追溯,然后再套這個袋子,活的裝進去,然后再加水加冰,還要打氧氣,這樣送禮的時候可以看的見,這樣又方便手拎,我們現在就在做全國快遞發貨,只要48小時能到的地方,我們就能快遞。
現在,吳良美養殖總面積達3000多畝,將鱘魚以及鱘魚系列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實現鱘魚利潤最大化,年銷售額達到2000多萬元,成為了當地的致富能人。
吳良美:我從來做生意不怕競爭,商場如戰場,我不會再去做第二件事情。做養魚這一件事情做大了,做好它、做精它,這一生就夠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