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8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央視網消息:他養了十幾年魚,從前一直是別人養什么他也養什么,結果養啥啥賠錢,成了村民口中的倒霉阿強;2016年開始,他轉變思路不再跟風,養上了一種一般人不敢養的魚。他打破常規使怪招,用特殊的辦法養出了特殊的魚;活蹦亂跳的全不要,蔫不拉幾的反倒賣價高。看廣東的黃邦強,如何一招賺百萬,從倒霉阿強變成當地養魚圈里的強中強。
深夜11點,很多人已經熟睡,而在這個養殖場,黃邦強為了他塘里罕見的財富顯得分外緊張。
黃邦強:把車開過來,把燈照到這上面。
黃邦強說他這個塘里有一些特殊的魚,十分嬌貴,在市場上也很少見到。
黃邦強:這里面全部都是我的財富,它每個過程每個步驟都要嚴格執行,不能隨隨便便,人手一定要夠,速度一定要快。
黃邦強讓員工動作一定要輕柔,因為一不小心很可能讓他的魚骨折。
黃邦強:放低一點,放低一點,盡量不要那么高,別把魚鱗搞掉了。
到底是什么魚這么嬌貴,黃邦強說這些魚,不識貨的人只能給到2,3元一斤,而識貨的人能給出10倍的高價。
網終于圍起來了,黃邦強帶領員工開始做一個很反常的舉動。
黃邦強:現在這些魚開始跳來跳去的了,我現在讓員工挑,跳來跳去的不是我要的魚。
一般的魚,個頭越大,越是活蹦亂跳的,賣價越高。而黃邦強說他的魚,個頭大的,活蹦亂跳的,不值錢,看上去蔫不拉幾的,反倒能賣出高價。
按照這個標準,大家把挑好的魚倒入圍網中。
記者肖婷婷:哇,好多魚啊,今天一網刮來大把大把的魚,這里面全部都是我的財富。
這些就是給黃邦強帶來財富的魚。可記者拿到手上看清楚后,卻非常失望。
記者肖婷婷:你說的特別嬌貴的魚就是這種魚?
黃邦強:對。
記者肖婷婷:這也太小了吧,還沒有我手大,而且這不就是鯽魚嗎?
黃邦強:不一樣,這是跟人家不一樣的鯽魚。
記者肖婷婷:這個能賣很貴嗎?
黃邦強:在普通人眼里,它就是幾塊錢一斤,證明他不識貨,但是在識貨的人眼里,它就能賣到30元左右一斤。
記者肖婷婷:那就是十倍的價格。
黃邦強:絕對十倍的價格。
眼前這種不足2兩大的鯽魚看起來很普通,黃邦強為什么說這種魚市場上很少見?這種蔫不拉幾的鯽魚到底有什么不同?真有人愿意用每斤二三十元的高價購買嗎?
黃邦強組織員工,迅速稱重裝車,他對自己這塘魚信心十足。
黃邦強:今天捕起來差不多1000斤,就算它30元一斤好了,乘以1000元,三萬元。上魚了,上魚了。
這種鯽魚真能賣出這么高的價格嗎?記者決定跟著黃邦強去一趟水產批發市場。
開車一個小時左右,我們抵達東莞市一個大型水產批發市場。凌晨1點,這個批發市場即將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記者拿著黃邦強的魚,進行隨機采訪。
記者肖婷婷:您認識這種魚嗎?
經銷商:這種是鯽魚。
記者肖婷婷:多少錢?
經銷商:這么小,白給我都不要。
記者肖婷婷:這種魚多少錢?
經銷商:這么小,幾塊錢。
經銷商:這種魚30多,這種魚28,吃了還想吃。
記者很驚訝,同樣的魚,有人只愿意出幾塊錢,有人能給到二三十元。最終,黃邦強今天拉來的1000多斤魚,以每斤28元的價格出售。不一會兒工夫,三萬多元就到手了。記者納悶,這種看上去像幾塊錢的鯽魚,為什么會賣到這么高的價格呢?
黃邦強:過來,快點。
黃邦強的鯽魚為什么能賣上普通鯽魚10倍左右的價格,他說通過即將舉行的“吃鯽魚比賽”就能一目了然。
黃邦強做了兩份清蒸鯽魚,一份是普通鯽魚,一份是他自己的鯽魚,他的魚賣價高的秘密就藏在其中。
黃邦強:好,那就開始。1,2,3開始。
游客:加油。
比賽規則很簡單,碗里的鯽魚誰先吃完,誰贏。因為怕被魚刺卡到,兩位選手一開始都很謹慎。
游客:小心不要被刺到,小心魚刺。
可就在幾秒鐘后,圍觀的游客突然發出了一陣驚呼聲。這位選手竟然直接把這條鯽魚,從魚頭到魚尾一股腦塞到嘴里,完成了比賽。
游客:你怎么這么快?吃太快了,你怎么這么快?骨頭呢,骨頭呢?骨頭都不見了。
圍觀的游客都覺得不可思議,大家都知道鯽魚刺多,要小心吃才行。可這位選手,怎么做到狼吞虎咽幾秒鐘就吃完的呢?
游客:發現刺軟,可以吃很快。
其實兩位選手吃的鯽魚,看上去很相似,實際上有很大差別。細嚼慢咽的這位吃的是普通鯽魚,狼吞虎咽的這位吃的是黃邦強的鯽魚。這種鯽魚叫軟骨鯽魚,魚鱗,魚刺,魚骨比普通鯽魚更加柔軟,價格也貴10倍左右。
黃邦強現在有300畝的軟骨鯽魚,四個月的時間就能賣出300萬元。可他說這種魚一般人不敢養,一個不小心可能會身價大跌,連40萬都不值。黃邦強到底用了什么招養殖軟骨鯽魚?他又是如何把這種又小又蔫兒的魚賣上高價獲得財富的呢?
陳偉文經銷商:東莞市規模最大就他家。
沙田鎮農林水務局副股長葉耀華:規模最大,技術最好。
現在黃邦強在大家眼里是養魚高手,致富能手,可在以前大家都叫他倒霉阿強。為什么會這么叫?原來阿強養了十幾年魚,別人養什么,他就跟風養什么。看著別人能賺錢,可只要輪到他養,要么是養不好,要么就是碰上行情下跌,總是賠了又賠。
2014年,阿強又把所有身家賭在了一批羅非魚上,沒想到在臨近上市的緊要關頭,阿強竟然患上了面癱,為了治病,阿強正好耽誤了賣魚。可沒想到,等他看完病回到魚場,竟然遇到了幾年難遇的倒春寒,30萬斤羅非魚全軍覆沒。
黃邦強:為什么這么倒霉?為什么倒霉的總是我?不是有首歌,怎么唱?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我覺得這首歌,很適合我,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為什么自己總是失敗呢?黃邦強一個人待在小屋里,把自己跟風養殖的過往總結了一遍,整整7天,沒和任何人說話。
令人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倒霉阿強竟然變成了養魚高手,一年比一年賺錢。還成為了年銷售額上千萬的養殖大戶,這一切的轉變都源于他在泥里發現的一種讓他迅速翻身的魚。
當時讓黃邦強迅速翻身的機會,就出現在這個泥塘里。早上6點,黃邦強組織員工,下泥塘挖寶貝。靠近岸邊的淤泥只有十幾厘米,就幾乎讓記者寸步難行,一不小心,就摔個人仰馬翻。可員工們絲毫不受淤泥的影響,都能迅速地從泥里抓到魚。
這種魚不被打擾時,都露著背鰭在泥面上,一被打擾就深深的鉆入泥里。要想抓住必須得靠兩個動作。第一就是跪在泥里,第二招就是用手使勁翻開泥,眼疾手快抓住魚頭,就能挖出這泥里的財富了。
這種魚叫筍殼魚,當地人也叫它懶鬼魚。別看這種魚看著很溫順,但它卻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長著一條大舌頭和滿嘴鋒利的牙齒。這種魚肉多刺少,當時賣價很高,最貴能賣到100元每斤,被稱作水下黃金,黃邦強就是靠這種魚翻身的。
黃邦強:這就是筍殼魚,當年給我帶來1000多萬營業額,200多萬利潤。
而且這種魚還有一個特點,當時給了黃邦強很大啟發。
黃邦強:筍殼魚有個很奇妙的東西,它的顏色會產生不同的變化。
剛剛放入魚缸的筍殼魚還是黑色,幾秒鐘時間,它就變成了黃色。
黃邦強:我就發現那條魚在魚塘出水的時候黑黑的,真的不起眼,但是為什么一放到水缸里,它會適應環境?它可以變化自己來適應環境,為什么我不行呢?
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筍殼魚給黃邦強帶來啟發,倒霉阿強決定重回戰場,去養筍殼魚。
黃邦強吸取了以前的教訓,在種苗的選擇上,他決定不再跟風,他決定以兩倍的價格購買優質種苗。但是錢從哪來?他找到了這個叫李偉南的人,提出合伙養殖筍殼魚,只要李偉南愿意投資,賣的魚自己只拿20%的利潤,80%歸對方。他的誠意打動了李偉南,那一年,黃邦強打了個翻身仗,他們成功養出了筍殼魚,銷售額超過一千萬。
可是到了2016年,黃邦強突然發現筍殼魚也不行了。因為跟風養殖的人越來越多,筍殼魚的價格大幅度下跌。
就在這個時候,還是這個泥塘里,讓黃邦強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商機。
2016年3月的一天,黃邦強清理一個空塘時,突然發現了十分稀奇的事情。這個塘里竟然跑進去一些奇怪的魚。這種魚長得很像鯽魚,但是摸起來的手感,讓黃邦強一下興奮起來。
黃邦強:哎這是什么魚啊,怎么這么軟,看著像鯽魚,這是不是傳說中的軟骨鯽魚啊?
軟骨鯽魚是鯽魚的一種雜交品種,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全身骨頭柔軟,肉質十分肥美,價格在幾年內翻了幾倍。
經銷商 陳偉文:6,7年前就有這種魚,那個時候不值錢的,那個時候都沒有人會吃,太小了,都沒人知道骨頭軟。2013,14年真正火起來,最貴的時候我們批發都30元一斤。
黃邦強十分興奮,他把無意中發現的魚拿回家做熟,發現這種魚的魚頭,魚鱗,魚骨,確實都是軟的,都可以吃。
黃邦強;這絕對就是軟骨鯽魚,如果我真的能把它養殖成功的話,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商機。
黃邦強打聽了一圈,軟骨鯽魚好吃,賣價也高,卻很難養,當地有很多人嘗試,但都以失敗告終。黃邦強做了一個決定,他第一次決定徹底不跟風,非要逆著來,去養別人不敢養的魚。
2016年4月,黃邦強購買了幾萬尾軟骨鯽魚魚苗。只要能把鯽魚的骨頭養軟,就一定能賺到錢。黃邦強把魚苗拿回廠里,用當時公認的魚蝦混養模式,開始養殖。可是養到第4個月,魚長到一兩多時,黃邦強驚訝地發現這批軟骨鯽魚,竟然變成了硬骨鯽魚,價格也只能賣到普通鯽魚的價格。
記者:好多魚,有的跳的很高。
黃邦強:是,跳的高的就是骨頭比較硬那種。跳的最快那條它是三元錢那種貨,越安靜證明它骨頭越軟,它的經濟價值越高。這條魚在市場上就買三元錢一斤,這條在市場上就賣30元一斤。
記者:差這么多?
黃邦強:軟骨和硬骨的區別。
軟骨鯽魚價格高就是因為骨頭軟。當時黃邦強偏偏把軟骨鯽魚養成了硬骨鯽魚,看到自己的魚活蹦亂跳的,這可愁懷了黃邦強。
黃邦強:你摸一下。
記者:這個活力特別旺盛,勁特別大。
黃邦強:這就是一條普通鯽魚,再看一下它的刺很硬的。你再看這條,它想蹦但它無力蹦起來,因為它骨頭太軟了。這個你看,這個骨頭從頭到尾都是彎的。
其實分辨軟骨鯽魚有幾個辦法,腮蓋和魚頭越容易被按壓的骨頭越軟,越是沒活力,跳的不高的骨頭越軟。骨頭越軟的魚,魚刺波浪形越明顯,賣價越高。而這樣的骨頭甚至可以全部被吃掉。
黃邦強:牛肉干的味道。
骨頭變軟才能賣出高價,那到底怎么才能把魚骨頭變軟呢?
黃邦強用了一個笨辦法,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全東莞市一家一家去拜訪曾經養過軟骨鯽魚的人。
挨家挨戶請人家吃飯,這家學一點,那家學一點,把點點滴滴都記錄在本子上,然后把信息匯總起來。就在這些東拼西湊的養殖經驗里,終于被他發現了軟骨鯽魚骨頭變軟的秘密。
黃邦強再次開始養軟骨鯽魚,可他用的奇招兒讓所有人覺得簡直太反常,太瘋狂。
2017年9月,黃邦強不再采用魚蝦混養的模式,他要單塘大規模養殖軟骨鯽魚。最讓人意外的是,他投放魚苗的密度比原來增加了10倍。
村民 鄧錦綢:太瘋狂了,人人都不敢相信。沒人養過,不敢嘗試。
記者:真有十倍嗎?
村民 鄧錦綢:真有十倍。
除了這個反常的怪招,黃邦強在魚的飲食上也用上了怪招,不僅飼料配比十分精細,喂多喂少也很反常。別人養魚,一般只喂到7成飽,而黃邦強喂魚,必須達到十成飽。
黃邦強的這種養殖辦法別人聞所未聞,反常的做法真的能養成軟骨鯽魚嗎?
幾個月后,黃邦強的軟骨鯽魚上市了,可大家一瞧,他的這些軟骨鯽魚只有不到2兩大。其實這也是軟骨鯽魚骨頭能變軟的一個重要因素。這軟骨鯽魚,個頭太大,骨頭就會由軟變硬,所以黃邦強養殖時投入10倍的密度,就是不讓魚兒們長的太大。喂十成飽也是要讓魚兒們吃的多,運動少,養尊處優才能骨頭柔軟,肉質肥美。
其實,黃邦強第一批魚養成的時候,可不像現在這么開心。眼看著魚要出來了,這么多魚該賣到哪里呢?他打聽到當地有個神秘的人物,養殖戶好多魚都是通過他賣出去,可是他打聽了好久都打聽不到這個水產經銷商的電話。可是時間不等人,再賣不出去,軟骨鯽魚就會變成硬骨鯽魚,黃邦強只能降價出售。就在這個時候,黃邦強想了一個辦法,能不能把降價出售這個信息,提前透露出去呢?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當地一些養殖戶。
黃邦強:如果我出低的價錢,后來出魚的人價錢和我是持平的。
經銷商:如果黃邦強降價了,同行的魚馬上就降,故意透露那個降價的想法,聲東擊西。
沒過兩天,果然有人主動找上了他,這個人居然就是當地有名的水產經銷商——程強。原來程強擔心黃邦強降價影響到當地整個軟骨鯽魚的行情,就主動聯系黃邦強合作。黃邦強的軟骨鯽魚按照25元左右的價格直接賣給了經銷商程強。
2018年黃邦強又把養殖面積擴大到300畝。截止目前,他已經完成300多萬元的銷售額,黃邦強再也不是從前的那個倒霉阿強了。
黃邦強:我像一個球,越打我厲害,我跳的越高,遇強越強,所以我的網名叫強中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