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記者:“一天收多少雞?”
李開達:“一天,平時的話,一般有一萬多只雞。”
一到晚上9點,李開達就開始了在別人看起來很虧本的買賣。最近幾個月,岑溪的活雞批發價格一路跌至每斤12元,但他仍以每斤13元的價格從養殖戶手上收購商品雞,再以每斤12元批發給經銷商,這一進一出,李開達每斤雞就要虧上1元錢,每天因此貼進去2萬多元。
李開達:“表面上我沒錢賺,但是實際上我是賺錢的,賺哪一部分錢呢,我賺我核心部分的錢。”
李開達所說的核心部分,是指他開辦的種雞場和飼料加工廠。養殖戶的雞苗和飼料都是由他供應,這兩部分賺的錢除了填補賣商品雞的虧空外,一只雞還能賺3角錢到5角錢。這種明虧暗賺的營銷策略,每年賣出了400多萬只雞,產品銷售到廣東、廣西及湖南等地。
岑溪三黃雞在廣西很有名,市場不錯,但長期以來都是當地農民零星散養,沒有形成規模,李開達的雞苗就是供應給他們養殖。
李開達:“你來看這里,這里沒有的,沒有凸起就是母雞了,凸出一點點就是公雞,你看凸出一點點,一點點,很小,出殼12個小時以后就慢慢萎縮看不到了,我們南方喜歡吃小母雞,小母雞比較好銷。”
1997年,李開達想擴大種雞場的規模,決定自己養殖商品雞,可他發現光靠自己養殖不僅耗財耗力,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場地。一次下鄉,他看到農民在地里干活,心思一下子活了。
李開達:“我擺在那里,就沒人問我們,第一天我在那里賣雞,就賣了22個。”
廣東佛山經銷商 高老四:“當時市場上有清遠雞,有江西雞,還有本地的快大雞,麻雞,好多方面,各方面的品種沖擊。”
廣東人在雞的烹飪手法上要求并不是很苛刻,但對雞的品種、肉質及出處卻十分講究。面對市場上云集的各地名優雞只,廣州人對這個新來乍到品種興趣不大,為了迅速打開市場,李開達在活雞量交易較大的東寶市場搞起了現場促銷。
李開達:“我在旁邊燒一鍋水,弄一個鍋,你們來這里,誰愿意來這里,就免費給一個雞,自己殺自己煮,好吃了以后再要我的雞。”
在這個市場做生意的廣東經銷商歐開球,就是在這一次促銷中與李開達結識,并決定與李開達合作專營三黃雞。
廣東東莞經銷商 歐開球:“我們吃就認為好吃,最后我拉了一車雞回去,都虧本。我老婆看見我拉一車回來又虧本,拉兩車回來又虧本,我老婆呢,就把他趕走,我不想賣這個雞了。”
讓酒樓老板先品嘗后接訂單的方式,使他們的三黃雞逐漸被許多賓館酒店接受,短短一個月銷量擴大了,盡管這個月他虧損了十多萬元,但這一次主動讓利,使李開達逐漸打開了廣州的市場。
記者:“現在那邊的雞,占你整個產量的多少?”
李開達:“他可能占了10%到15%左右,他賣我的雞,他一個客戶就占那么多。”
記者:“他算你一個比較大的客戶?”
李開達:“他是我們公司最大的客戶,每年他從東莞拿1000多萬的現金到我們公司來的。”
自從打開廣州市場后,上門來找李開達養殖商品雞的農戶逐年上升,2003年更是一下子猛增到3000多戶。這年9月,一位叫劉水景的廣東人找到李開達,想長期要他的三黃雞做飯店的招牌菜。
李開達:“一個飯店一年就賣幾萬個雞,這也是賺幾十萬,但是,我們一年幾百萬個雞,自己要發展幾千萬個雞,那我一個雞幾毛錢,總的利潤我們是最大的。”
李開達:“發現他們的雞為什么養得好呢,他的料槽夠,喂雞的時候雞不扎堆,料槽不夠的話,雞扎堆容易出問題的。”
李開達這種以貨源加技術的合作方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與他聯營,現在,岑溪市共有66個村5000多個養殖戶為他養雞,每年高價買進低價賣出的400多萬只活雞,為農戶賺取1000多萬元利潤的同時,通過大量銷售種雞苗和飼料,李開達每年賺取了200多萬的利潤。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