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視頻
騎馬的這位叫劉彥山,是沈陽市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老板,平時喜歡玩馬。2008年1月的一天,他在一次賽馬比賽中偶然結識了內蒙古自治區科左后旗原副旗長包成武。從那以后,他帶著十萬元錢先后七八次找到包成武,求他辦一件事,可是包成武就是不吐口。
劉彥山:“那是一旗之長,當過旗長,那頭腦肯定比咱們超前。”
原來劉彥山是他看中了包成武的這匹大青馬,這是一匹純種阿拉伯馬,形體優美,善于在沙地里奔跑,當地很少有這種馬。劉彥山開口就給出十萬元錢的價格,沒成想卻被老包一口回絕了。
包成武:“你只要看中了我的馬,他肯定早晚得買,我這個東西值多少錢,能心理沒數嗎,人家買的人心里也有數,只不過是一種心理戰問題。”
正在兩人僵持不下的時候,半路突然殺出一個程咬金,有人以十二萬的價格想買下大青馬產下不久的馬駒,老包有意把一匹小馬駒就能賣12萬的消息透漏給了劉彥山。
包成武:“最后他說12萬買這個駒子,劉先生不就同意,他說不給,我已經買了,不行我加錢,加到24萬元錢,別給我動。”
劉彥山:“為啥又幾百萬一匹的馬,人家買就是玩,條件允許的時候那就是大同小異的事了,是吧。”
科左后旗養馬的人多,但是能把一匹大馬帶著一個駒子賣到二十四萬元錢的人卻只有包成武一個,當地很多人羨慕不已。從2007年開始,包成武先后賣了七匹馬,每匹馬賣了將近10萬元,一共賣了68萬。包成武養馬賺了這么多錢,都是從幾年前的一次賽馬比賽開始的。
科左后旗以蒙古族人為主,養馬賽馬是那里的民族傳統。1999年,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科左后旗召開,時任科左后旗副旗長的包成武突然接到組委會成員布日額的一個邀請。
體委主任 布日額:“我們都和他開玩笑,他是職務最高的馬官了,他對我們當地馬業發展做一個示范作用,所以邀請他來參賽來。”
包成武當時有四十幾匹馬,都是一些普通的蒙古馬,從來沒參加過任何比賽,在組委會的反復勸說下,包成武硬著頭皮挑選了一匹他比較中意的馬。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次賽馬讓他從此在馬身上發了財。
包成武:“當時就是這匹馬,它叫黑豹,平時就是放牛放馬放牧用的。”
正是這匹平時放牧用的馬在參加一萬米比賽中,越戰越勇,越跑越快,在跑到6000米的時候,黑豹已經遙遙領先,超出第二名有一百多米。正當老包喜出望外的時候,賽場上突然發生了一個意外,場上所有人都被這一場景驚呆了。
體校賀校長:“跑著跑著那馬主一揮鞭子,意思是快到場了,快到終點了,穩住點是吧,他一高興一輪鞭子,人馬就翻過去了,整個場子嗡一下子,到頭的地方了,馬上到終點了。”
組委會的人趕緊把摔在地上的騎手扶到馬背上,因為耽誤了十幾秒的功夫,這匹黑豹馬只跑了第四名,但卻引起了幾個蒙古國人的注意。
體校賀校長:“我們每次比賽他們來觀察調查,有好馬他們不惜一切代價買走,因為他們自己需要這個東西,所以說他們借這個機會,想盡一切辦法,也通過別人介紹來買這匹馬。”
包成武:“比賽之前黑豹那樣的馬也就兩三千元錢一匹,他出價就出3萬8,那3萬8當時是一群馬啊,能買十幾匹,所以我就說到價了賣了吧。”
蒙古人喜歡養馬,但大多都是自娛自樂或干些農活用,做馬生意的人卻是寥寥無幾。自從蒙古國人花了三萬八千元錢買走那匹馬之后,給老包提了醒,內蒙古的馬多但是缺少做馬生意的人,賽馬市場更是一片空白。
體委主任 布日額:“現在各大企業的這些有錢人,或是說各大企業的大老板或者是多年從事愛好這個行業的人,現在對這個東西都特別關注,一匹馬過去幾千元錢變得一二萬,從一二萬發展到十幾萬,這個過程,所以說這個馬的流動性特別大。”
2001年10月,包成武以每匹三千塊的價格把家里的四十幾匹蒙古馬全部賣掉,開始改養賽馬。一般參加大型賽事主要以純血馬、阿拉伯馬、溫血馬等為 主,一匹好的賽馬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老包拿不出這份錢,就從牧民手里挑選一些能夠打比賽的馬買回來馴養。一次,他無意間遇到了一種從前蘇聯引進的叫蘇高 血的馬。
包成武:“它只能說是蘇高血的后裔,就是和蒙古馬雜交的后裔,那好馬講耳如削竹,短短的尖尖的,像快刀削的一樣,然后是看鼻子,鼻子大的,說是能把鵝蛋放進去的鼻子是最好的,鼻子大就肺子大,肺子大就能奔,能奔不就能跑嘛。”
蘇高血馬形體大,速度快,特別是和蒙古馬雜交繁育出的混血馬既有速度又有耐力,適合當地的比賽環境,2002年,老包以每匹八千元錢的價格買了四匹 蘇高血混血馬,老包也因此遇到了新麻煩。當地經常舉辦的一些小型民間賽馬比賽比較的是速度,往往是一條直線跑到頭,可是大型比賽都在專業的賽馬場,讓這些 跑慣了直線的馬學會跑彎道,老包下了功夫。
包成武:“賽馬場有固定跑道,我們的馬就不行了,再跑圈它就不干了,不會跑,跑半圈就跳欄干跑了,找直線去了,這就是馴化的問題,不愿馬,因為過去我們就是馴化馬跑直線。”
為了適應各種比賽,老包自己建了一個小型訓馬場,每天把馬放在里面,幫助它們學會轉彎技術。
包成武:“它出腿不對了,它就撞墻,撞兩回就知道了,很簡單人模擬也一樣的,好比說這向右轉,出右腿我就很自然了,然后左腿這么一找,左腿不能這么 找吧,這么一找,然后這么一找,始終能保持,你比如反過來出腿,我這右轉出這個腿,再出這個腿,咣,撞墻上了,它速度太快,掌握不了。”
在老包的精心馴化下,他飼養的馬很快在當地舉辦的一些比賽中嶄露頭角。2002年9月,老包專門挑選一匹最好的蘇高混血馬奔赴寧夏參加一次賽馬比賽。在一萬米比賽中,老包的馬敗給了英國純血馬。
包成武:“所以當時我買了這種馬四匹,后來都處理掉了就剩下這一匹了,賠了三萬來元錢。”
寧夏敗北,包成武心里不服氣,也想買幾匹純血馬揚眉吐氣,可十幾萬甚至上百萬元一匹的純血馬,老包實在是買不起。就在他到處想辦法的時候,2002年10月,一個深圳人意外地送給他六匹純血馬,而且還提供飼養費。
飼養員:“是白給的,都說了,沒要錢。”
記者:“當時幾匹馬?”
飼養員:“6匹,一個爾馬。”
送馬給老包的正是照片上的這個叫劉志華的人,他是深圳市一家投資公司的老板,2002年6月,他從深圳空運過來3匹英國純血馬到科左后旗強化訓練, 已經退休在家的包成武特意去看馬,當聽說劉志華正為他的這幾匹找不到馬廄發愁的時候,老包主動騰出自家的馬廄,還專門為這六匹馬找了一個飼養員。
王玉山:“當時送來的時候他那騍馬連毛都沒有,溜光溜光的可瘦了,快死了似的,他說是那的天氣熱的事。”
劉老板的幾匹純血馬老包格外喜歡,精心幫助照料,兩個月之后,劉志華要帶著3匹純血馬返回深圳,臨走前拿出2000塊錢感謝老包,但被老包婉言謝拒了。一個月之后,包成武突然間接到了劉志華從深圳打來的電話。
包成武:“當時電話里講,說老包啊,我們這有幾匹香港退役下來的馬,你要不要,到你那養,你如果養的話還給你一部分飼養費,我覺得挺奇怪的,怎么還給馬還給飼養費,他說這你不要問了是人家那邊的規矩,你要養我就給你送過去。”
一匹成年純血馬在奔跑中一步可以跨過四五米遠的距離,時速能達到60公里,老包正是在朋友的幫助下無償獲得了六匹純血馬,提高純血馬在比賽中的爆發力,成為老包訓練的關鍵。
包成武:“純血馬本身就靈,彈跳力好,但是你必須去和人去配合,怎么配合啊,訓練的時候你給他信號,你比如這是馬騎上以后,進馬閘了,已經作準備工 作了,頭一側,這就是等著呢,那是它已經肌肉繃緊了,馬在襠里的感覺非常明顯,它已經開始作準備了,肌肉全蹦起來了,騎手用余光看著馬閘的門,馬閘門一啪 的一開,你屁股一抬就穿出去了,它就知道屁股一抬就是最后一個動作了,知道這個信號干什么,這個動作跳出去,這一步非常重要。”
包成武養純血馬當時在科左后旗獨一份,每匹馬一年只能繁育一匹馬駒,2006年,包成武已經有了?匹純血馬,外面知道的人不多,更沒有人 買,2006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阿拉善舉行,包成武覺得打名氣的機會來了,老包選中了一匹叫毛團的純血馬參加比賽,結果 一連拿下三塊金牌,管獎金就得了10萬元。這下,老包和他的毛團名聲大振。
賀校長:“你拿金牌的馬整個愛馬的人全國人們都知道,包括我們去年去廣州人家都叫上名了,就這匹馬,毛團。”
包成武:“去看比賽的人大部分都是喜歡馬,對馬感興趣,所以看見好馬總是大聽追問。”
從那以后,老包電話不斷。北京、內蒙、新疆,甚至廣東上海的人都打電話來找老包要買他的純血馬。
村長:“說句實話吧,就這包成武養的這些馬,他是朋友跟你比錯,可以舍一匹馬賣給你,他不認識人想來買給他錢,他都不賣給你,有錢還不賺,馬少,買馬的人多。”
從2006年,老包每年只賣七匹馬,平均每匹馬都在10萬元左右,然而,直到今天,這匹叫毛團的純血馬老包還是舍不得賣掉。
記者:“這匹馬要是賣得賣多少錢?”
包成武:“去年有人來買給到16萬沒給,舍不得賣。”
記者:“留著打比賽。”
包成武:不是打比賽,它有功啊。”
就在我們采訪結束的時候,包成武和賽馬協會的人正在組織賽馬到云南參加比賽,老包告訴我們,他們正在集中力量提高自己在全國的知名度,那樣他們的馬才能賣出更好的價格。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