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本期養豬節目視頻
當地生豬供應不足,海門市的生豬50%依靠外地供給,唐惠娟的父親正是捕捉到這個商業信息,覺得大規模發展養豬一定能大賺一筆,本來對養豬有抵觸情緒的唐惠娟,偶然看到鄰居賣豬,一頭不足100公斤的豬竟然賣了1000元錢,對她的觸動很大。
唐慧娟:“我算了一筆帳,他一頭豬成本只要400塊錢左右,賣了1000塊錢的話能賺600塊錢,我后來就激發了這個養豬的念頭,我說這個利潤空間挺大的,我想這個養豬業是有利可圖。”
1997年3月,唐慧娟賣掉了酒店,投資120萬元建了占地11畝地的養豬場,買了800多頭豬苗。按照當時的行情,用不了一年的工夫,這些豬就能賺回幾十萬元,就在唐惠娟對未來充滿幻想的時候,她發現小豬腹瀉拉稀了,短短三個月豬苗就死了200多頭,損失了十幾萬元。
唐惠娟的丈夫唐曉虎:“看人家養豬挺容易嘛,人家豬出來一頭能賺多少錢,賺幾百塊錢,看人家養豬那么簡單,隨便養出來了,人家能干我自己也能干,其實沒那么簡單。”
唐慧娟:“他們都說我從跳舞廳到豬糞坑,當時我心里也比較難受,聽了這話我也比較難受。”
唐慧娟心里明白了,不懂技術養豬賺不到錢。她把養豬場交給家人照看,到泰州市畜牧學校進修學習,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唐惠娟學有所成,掌握了養豬技術的唐惠娟信心滿滿,回家后再次擴大了養殖規模,一心想把以前虧進去的錢撈回來,可天有不測風云,1998年海門市的生豬掉價了。
江蘇省海門市農林局副局長黃頌禹:“到了98年每頭豬可能要虧損350元到400元錢,也就是說當時產生了養殖連續虧損的這種情況。”
從1998年開始,生豬的行情逐年走低,海門市最低價降到了每公斤4.6元錢,到了2003年,唐惠娟的生豬繁育場已經發展到年出欄5000頭,隨 著生豬行情的起起伏伏,唐惠娟也是虧虧賺賺,為了養豬操碎了心,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唐老板,卻很少有人知道此時的她已經因為養豬虧損了100多萬元,當 初開酒店時積攢下的家底早已經被這些豬吃得精光,連他老父親的積蓄也搭了進去,為了維持豬場的運轉,唐慧娟負債累累每天只能靠借錢賒賬買豬飼料,上門催債 的人是越來越多,為了躲避那些上門討債的人,唐惠娟甚至不敢回家,每天躲在海邊等待夜幕的降臨。
唐慧娟:“在最困難的時候我還想到了一點,就是說好像不想活下去的樣子,憋得沒辦法了,因為每天到我豬場來要錢的人好多,就是無法忍受了已經達到這 個程度了,我有幾次晚上都跑到那個河邊,真的是欲哭無淚,我說總有一天太陽總歸要從我門口經過的,我說事在人為,在哪里跌倒還是想在哪里爬起。”
唐惠娟心里清楚,這些豬如果再這樣養下去了,自己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生豬的市場行情波動大,還不如市場上那些賣豬肉的小刀手,不管生豬啥行情他們是穩賺不賠,2003年11月,唐惠娟做出一個決定,從此要自繁、自養、自宰、自銷,減少中間環節增加利潤。
唐慧娟:“還有小刀手我給他算了一筆帳,他們就是賣一頭毛豬的話,就是到市場上賣豬肉的話,一頭豬的利潤最起碼要1塊5毛錢一斤,我給他算了一筆帳,就是一頭豬保守一點的話可以賺到120塊錢一頭,肯定有這個利潤空間。”
唐惠娟剛有這個想法就遭遇一個門檻,按照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屠宰生豬必須到定點的屠宰場,個人不能隨意屠宰,為了這事唐慧娟找到了當時的海門市生豬屠宰辦公室主任顧小石。
江蘇省海門市生豬屠宰辦公室原主任顧小石:“她主要以自繁自養的形式辦這個生豬養殖場的,規模當初來說在我們海門還是比較大的,這樣的話我們政府考慮她這個豬不能外流,應該就是說能夠全部供應到本市,他們也打了報告,我們政府及時就把這個屠宰場的批復給他們發下去了。”
2003年12月,唐惠娟得到了當地政府30萬元的扶持貸款,建起了生豬屠宰廠,她把自己屠宰的豬肉注冊了品牌,通過屠宰每頭豬增加了120多元的利潤,這個時候,生豬的行情逐漸回升,唐慧娟養豬終于見到了效益。
江蘇省海門市生豬屠宰辦公室原主任顧小石:“她要是賣毛豬的話,她就沒有那么大的利潤空間,她現在通過自養、自己繁殖、自給自養、自己加工、自己銷售,她這個利潤空間挺大的。”
記者:“他能提高多大?”
江蘇省海門市生豬屠宰辦公室原主任顧小石:“一般通常來講,我們給她算了一下在15%左右。”
唐慧娟在市場里打出了無公害放心肉的招牌,她是當地人,賣的豬肉都是自繁自養的,大家吃起來都放心,很快得到了顧客的認可,可是她的這個做法卻引起了市場里小刀手們的極為不滿。
江蘇省海門市豬肉零售商高群:“我們批發來的肉然后零售的話,價格肯定要比他們高,銷售量肯定比不過他們,他們自己賣的話肯定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利益。”
高群夫婦在這個市場已經賣了幾年豬肉,生意一直不錯,可是自從唐惠娟的豬肉進入這個市場以后,高群和其他小刀手的生意都受到了沖擊收入直線下滑,市場的小刀手們找到了主管部門提出抗議。
江蘇省海門市豬肉零售商高群:“我們就大家一起跟市場方面去交涉,假如唐慧娟那邊自產自銷的豬肉不撤掉的話我們就撤了,我們就不做了。”
記者:“你們全撤?”
江蘇省海門市豬肉零售商高群:“我們全撤了,我們就不做了,然后市場管理部門想這樣子市場不就癱瘓下來了。”
江蘇省海門市生豬屠宰辦公室原主任顧小石:“東洲市場的小刀手基本都在那個地方起哄了,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政府的放心肉,他們是政府的放心肉,我們是不是政府的放心肉。”
經過主管部門的協商,唐慧娟只好在市場外面的馬路邊上租下一間房,唐慧娟也沒有想到,正是這件她認為的壞事竟然變成了好事,當時海門市還沒有一家像她這樣開豬肉專賣店的,經營規范環境又干凈衛生,找上門的顧客比以前還多了。
唐慧娟:“這個主動權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再也不擔心賣不掉的問題了。”
現在,唐惠娟在海門市已經開了5家豬肉直營店,每天銷售豬肉2000多公斤,有了市場主動權的唐惠娟終于了有膽量,如今她的養豬場每年出欄1萬2千頭生豬,2007年收入1200萬元。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