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這是坐落在山東省臨沂市費縣的鳳凰山,每天清晨,都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爬到這座山的半山腰上打柏樹籽。
陸宣:還真不少呢。
她就是陸宣,今年已經69歲高齡了。到這個半山腰上的養雞場里給雞打松子吃,已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課。
記者:天天上來打?
陸宣:對,天天有空他們喂雞的,只要是有空都上來打,打打喂雞。
記者:那你爬這么高腿腳能行嗎?
陸宣:也行,習慣了,習慣了也感覺不到了,因為山上的松斗子太多,到現在你看看,這一批一批地開,一批一批地結,雞吃上以后下蛋幫助非常大。
這是好飼料雖然現在陸宣已經對這種生活習慣了,可在村里,她卻是出了名的能折騰,閑不住。
王明光村民:小孩都在臨沂也不用多少錢了,自己應該要享福了,也不缺錢。
陸鈺村民:這么能干干什么,應該享受晚年了她還是這樣的干。
無奈兒女們只好賣掉了城里的房子,錢給了老太太,讓她在鄉下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沒成想陸宣卻拿這筆錢一下子承包了400畝山地,養上了5000只草雞。
陸宣:都知道我還包著果園,都還跟我要雞蛋,又想產生了養雞的這種想法。
老客戶對草雞蛋的需求成了陸宣重新開張養草雞的動力。第一年的兩萬枚雞蛋都以0.8元一枚的價格賣給了老顧客。陸宣覺得這里面還有更大的市場潛力,就想擴大規模。可自己畢竟年齡大了,精力有限,很難照顧得過來。
陸宣:我那400多畝,養個十萬八萬只的雞,我顧不過來。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地處沂蒙山區,山林資源非常豐富。費縣的本地草雞,正適合在這樣的條件下養殖,也正是因為山林資源分散的地理特點,限制了養殖規模。
山東省臨沂市畜牧局副局長吳占元:適合于發展這種飼養模式的,基本上都是在山頭上,山的下半不一般都是用于種植農田和果樹,那么這樣一個養殖的環境,就決定了一戶不可能形成太大的規模。
雖然自己不能擴大規模,那么讓大家一起養雞,合力銷售,不也能達到大規模的效果嗎?2007年底,陸宣成立了費縣本地雞養殖合作社,讓周圍的村民利用當地多山地的自然條件,也跟著一起養雞,雞蛋交給她統一銷售,以此來擴大規模。
根據陳現偉的經驗,要想提高雞蛋的數量和口感,就要改變飼料配方。添加胡蘿卜、南瓜等植物性飼料和活蟲。
山東省臨沂師范學院城鄉經濟學院副教授陳現偉:防止口感差,腥有腥味,防止這方面的,主要用一些植物性原料,另外補充一些活蟲。
可普通蔬菜到處都是,蟲子上哪弄去呢?
2007年,一家黃粉蟲加工廠在當地建成,當時的高市場價讓黃粉蟲的養殖在當地農戶中迅速流行起來。但是到了2008年初,黃粉蟲就因為市場飽和, 出口受阻,售價嚴重下滑。侯慶文以前是黃粉蟲加工廠的技術員,當年發展了很多黃粉蟲養殖戶。那個時候,侯慶文也很愁黃粉蟲的銷路。
黃粉蟲養殖技術員侯慶文:這個蟲子這么大了之后,到了化蛹期了,如果這個情況不抓緊時間處理,超過一天就直接孵化成蛹了,一旦孵化成蛹就不好賣了,也沒人要了。
陸宣覺得這是個大好時機,就找上了侯慶文,兩個人一拍即合,陸宣以3元錢一斤的均價買斷了侯慶文和他發展的農戶養的黃粉蟲。
一個月以后,產蛋率果然有所提高,陸宣算了算,這樣的話,一只母雞一年就能下一百枚左右的雞蛋,是原來的兩倍,就把合作社里所有的雞都喂上了蔬菜和黃粉蟲。
陸宣:一天喂一遍。
記者:你這個院子里是多少雞?
陸宣:這邊是5000多只母雞。
記者:那要撒多少蟲子?
陸宣:5000多只母雞每天也就是撒15斤左右,15斤到20斤。
可沒過多久,黃粉蟲的價格又反彈到8元一斤。而陸宣每天要需要400多斤蟲子,這樣算來,一天要比原來多支出2000多元錢。這時候陸宣又想到了侯慶文。經過那段低迷期,侯慶文感到黃粉蟲市場非常不穩定,也在為自己找出路。陸宣主動提出請他來養黃粉蟲,他當然很樂意。
黃粉蟲養殖技術員侯慶文:可以大點,可以小點,也可以孵化成蛹,甚至孵化成成蟲也可以給雞吃。
侯慶文每年可以孵化1噸黃粉蟲,每斤成本控制在5元以下,他還聯系了15個養殖戶也養黃粉蟲提供給陸宣用。
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合作社的雞每天的產蛋量達到了1萬多枚。陸宣還花了50萬元建了一條雞蛋清洗設備。一切都準備就緒了,陸宣卻發現情況不妙。
陸宣:賠死了,哪還行嗎?要這樣老去趕市集賣就麻煩了。
記者:怎么麻煩了?
陸宣:這么老遠到集市上去,這個集市上賣了那個集市上賣,很費勁,有那么多精力去賣嗎。
高成本的雞蛋怎么賣,陸宣覺得,唯一的出路,就是往城里走。
陸宣:沒有專人的門頭,沒有專人的銷售點,根本這一萬枚去賣也很困難。
今年5月,陸宣在臨沂市內租了個門頭房,以2元一枚的價格賣雞蛋。
本以為開了專賣店,雞蛋就好銷了。可事情遠遠超出陸宣的想象。快半個月了,從養殖場每天運到專賣店的雞蛋都快堆成了山,卻很少有人來買。
陸宣:當時雞蛋呢積壓的也不少,因為是夏天吧,它也放不住,要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產蛋量低就用好飼料,成本高就把目光瞄準城市。陸宣覺得這一步步走得都對,她不知道到底哪一個環節出了錯讓雞蛋滯銷。
就在陸宣為此發愁的時候,一個顧客讓她開了撬。
朱家華是位新媽媽,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她就一直吃散養雞蛋。2008年7月的一天,因為出門不方便,她就試著給專賣店打了個電話。
顧客朱家華:她爸爸出差不在家,怎么說呢,弄著孩子,我還抱著她很不方便,然后給專賣店打了個電話,我給她提了個建議,說可不可以給送過來。
這一下子點醒了陸宣。通過她的觀察,來買雞蛋的大部分是為了給老人和孩子吃的,可這兩種人群在生活上各有各的難處,都不能天天出門買雞蛋。而當時在臨沂市內,各種商品的配送已經非常流行。
陸宣:別的貨都有配送,雞蛋這一方面沒有一戶配送的。
陸宣想如果開展雞蛋配送的服務,那在臨沂還是獨一家,肯定能受到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的歡迎。
陸宣:還有比我頭發還有白的,比我年齡還大一點的,已經在家里行走都非常的不方便了,實行配送制度呢,就是說他需要的時候打單位,我們接著就給送,他要多少就給送多少,全是送的新鮮雞蛋。
顧客提前預定好全年的雞蛋,專賣店的工作人員就可以根據雞蛋的數量,每半個月送一次新鮮的雞蛋上門。
顧客許乃芳:他們因為工作很忙,我就打電話叫他們給送。
記者:兒女工作忙,沒空過來送。
顧客許乃芳:沒有空去買,我都是打電話叫他們給我送來。
雖然送貨上門的服務給陸宣的雞蛋帶來了不少老年和兒童顧客,2元錢一枚雞蛋的價格,還是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草雞蛋的質疑。
于是,在配送雞蛋的同時,陸宣又進行鄉村參觀的活動,自己出車,每周一次。11月15日,記者在采訪的時候就遇到了一隊來陸宣的養殖基地參觀的顧客。
顧客:非常難抓,沒辦法。
每次來人參觀養殖場,陸宣還親自炒雞煮雞蛋給顧客免費嘗。
陸宣:主要叫他們品嘗品嘗咱的雞和雞蛋,是不是比其他的雞蛋別有風味。
記者:光看還不行。
陸宣:光看還不行,要讓他們親自品嘗。
顧客:這才吃出山里的味來,看規模,看養殖,我們吃起來不更放心嗎。
陸宣用這種辦法得到了消費者的口碑,再加上會員的口口相傳,生意很快就打開了。
顧客:她跟我說的,我那個孩子整天吃這種雞蛋,有孩子的喜歡扎堆討論育兒經,我周圍朋友有4個吃這個雞蛋的。
現在,臨沂市已經有400多個家庭注冊成為陸宣的固定消費者,每天1萬枚雞蛋的產量已經遠遠不夠她賣的了,接下來,陸宣還要繼續擴大養殖規模,爭取明年大量的供應超市銷售。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