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武強縣是櫻桃谷肉鴨養殖大縣,這里很多老百姓都靠養鴨子而發了財,這些鴨子長大后都賣給一些屠宰企業加工后再賣給消費者。
記者:“這鴨子喂了多長時間了? ”
劉玉濟:“19天。”
記者:“要喂多長時間能夠出欄?”
劉玉濟:“34天至35天。”
記者:“一般要體重達到多少才能賣?”
劉玉濟:“是4斤多點。”
劉堤村的劉玉濟老人從2003年養殖這種肉鴨,當時一年能賺三四萬元,然而從2005年開始,一些肉鴨加工廠收購活鴨的價格開始下降,有時候養殖戶養一只鴨子甚至還不夠本錢。
劉玉濟:“這個鴨苗是4元,到小雛養成4斤多的鴨子得8斤的飼料,這個飼料是一斤1.2元,合起來以后是16元。”
張維權:“我上辛集一家廠子談,我說我鴨子多少多少,每天能給你供應2000只,或者3000只,這個量我能保證。”
張維權:“扣了以后然后養殖戶剩下的利潤,我們都是現金結算,讓他能掙到錢,也能讓他看見錢。”
很多人在看見張維權能保證養鴨的利潤,于是都和他簽訂了養鴨合同,現在有一百多戶農民和他簽訂了養殖合同,每年能養成鴨七八十萬只。而張維權的這種運作模式也被其他鴨苗繁育戶所仿效。李增陽就采用了這種養鴨模式,現在和他簽訂養鴨合同的養殖戶就不少。
李增陽:“旺季的時候有一萬多戶,現在也有幾百戶,因為天冷了,鴨棚不能用了。”
由于養殖戶的利潤有保障,現在武強縣的養鴨規模又開始逐漸擴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