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原來這些人正在摸甲魚,這100多畝的魚塘屬于一個叫費永根的人,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里,撈甲魚更加辛苦,因為一個人十分鐘左右才能摸上來一只甲魚。
記者:“又有一個了。”
記者:“你這個塘有多大?”
費永根:“這個塘有6畝多。”
記者:“現在一共有多少甲魚呢?”
費永根:“大概2300。個”
記者:“密度有多大。”
費永根:“一般是300多個。”
記者:“一畝有300多個甲魚。”
費永根的妻子周惠英負責在岸上清洗甲魚,這批養殖了四年的甲魚,目前他們的批發價是170元一公斤,這400多只甲魚價值12萬多元。
記者:“這批貨是哪的客戶訂的?”
費永根的妻子 周惠英:“杭州。”
周惠英:“是。”
記者:“訂了多少?”
周惠英:“訂了300多盒,今天已經撈上來400多個了,我們要稍微多準備一點,還有一批零售,有一些市民也要過來買的。”
這兩天費永根的專賣店里又要斷貨了,茫茫大雪,似乎并沒有影響費永根的生意,因為他的甲魚早就被定完了。
費永根:“我們有的客戶打進電話來,我們就是能保證他最小的量,不是他要多少就給他多少,我供應不上就是供應不上,你要1000個我現在只有200個,那我只能供給你200個。”
費永根的甲魚養殖基地位于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的楊溪村,養殖場的四周都是農田,位置比較偏僻 ,2003年前,費永根還是個普通養殖戶,但在他的養殖場夜間經常發生一些無頭案。
隔三差五的,經常有竊賊光顧費永根的養殖場,當時一年中他的甲魚總要丟上三分之一。
費永根:“有一年,一個塘少了很多,少了1000多只。”
記者:“一共有多少只?”
費永根:“那個塘大概有3000來個。吧”
記者:“那就是三分之一被偷了。”
費永根:“三分之一還要多一點。”
養殖戶:“養得多了,他有名聲了,他被偷得最多,偷去賣是以野生甲魚賣的。”
養殖戶:“小偷是有目的,一定要偷大的,價值高一點的。”
每年費永根丟的甲魚損失要在十萬元以上,為了防盜,費永根在池塘周圍加了鐵絲網,還搭了一個了望臺。
其實當時在油車港鎮有十幾個甲魚養殖戶,賊之所以盯上了費永根的甲魚無非是因為他的甲魚的價值不同一般,就以養殖三年的甲魚為例:
費永根:“價格我們要比普通養的高出一倍,賣45元一斤,普通的甲魚基本在25元一斤左右。”
雖然價格高,但他的甲魚當時引來了很多批發商排隊購買。
批發商:“要的人多了,好比有5000斤甲魚,有很多人要,就供不應求了,就大家少買一點,明天再來拿一點。”
當時浙江的甲魚養殖雖然多,有的養殖戶也開始在外塘養,但也是一種精養方式,而費永根養甲魚則不同。
費永根:“密度我們當初是1平方米養1個甲魚,每畝養600個左右,如果是精養的甲魚。”
記者:“一畝養多少?”
費永根:“最多要養3000多個。”
甲魚養殖成本中餌料和苗種一般要占到80%,費永根的甲魚吃水中天然食物,甲魚苗投放量也很少,而賣價又高,使得他的甲魚利潤往往 比其它養殖戶高幾倍。然而這樣養出來的甲魚畢竟數量少了些,往往客戶高興而來卻空手而歸。而同是在油車港鎮,其他的甲魚養殖戶卻常常為找到一個合適買家而 泛愁。這讓費永根夫妻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這時看費永根甲魚賣得好,自己的賣不掉,鄰村一個甲魚養殖戶找到了鎮水產協會的會長,讓他幫忙找銷路。
油車港鎮水產專業協會會長 錢明福:“到年底不賣光的話,過了年銷起來就更加困難,如果當年不賣掉,影響下一年的生產,所以他當時確實很急的。”
找錢會長的就是這個叫李新觀的人,那一年春節就要近了,而李新觀的一池甲魚一只還沒賣出去。
養殖戶 李新觀:“第一是價格低,第二是沒人來買,你賣能賣多少錢一斤,15元一斤。”
費永根當時正好缺貨,錢明福一介紹他就答應幫這個忙,但一見到樣品,費永根就知道李新觀甲魚賣不出去的原因了。
周惠英:“他的甲魚脊背高,沒有中華鱉這個三角形特點,爪子沒有這么尖,好像在水泥池里磨過一樣。”
李新觀的甲魚也是外塘養的,為什么差別這么大呢?費永根在李新觀的邀請下來到他的養殖場。
費永根:“他養的品種不是我們本地的中華鱉,主要是臺灣鱉,在溫室里養殖臺灣鱉好看,年份長了以后臺灣鱉不是很光潔,我們中華鱉越養越好看,年份越長光潔度越好,裙邊又寬,我說你的池塘面積太小 水太淺,包括甲魚的爪子都沒有了,磨光了,水泥池做得沒有坡度。”
最后,費永根還是幫李新觀找了個買主,價格是一斤25元錢,解決了李新觀的燃眉之急。而這時,雖然費永根的甲魚市場很好,但漸漸地他卻發現這利潤大部分都被批發商掙去了人。
費永根:“批發商給我們45元一斤,實際上我們去看了一下,我們到杭州 我們周邊的嵊州,上海我們也去了,好的品質的鱉在當時都賣到80到120元一斤。”
這時的浙江甲魚市場已經出現了一些知名品牌,費永根認識到僅憑一已之力,已經難有再大的突破。2003年,費永根聯合李新觀、周雪 峰、莫炳榮等6個養殖戶一起成立了甲魚專業合作社,注冊了楊溪鱉的商標,七戶加在一起一共有養殖面積達到150畝。合作社得到了油車港鎮政府的支持。
秀洲區油車港鎮副鎮長 金旗明:“作為我們鎮政府,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也是給以大力政策扶持,搭建一些平臺,比如說組織參加省市的一些農博會,打出自己的品牌。”
2005年初,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批甲魚就要上市了,大部分是養殖三年的,這批甲魚有3萬多斤,費永根一人養時產量的兩倍,雖然與合作社已 經簽了45元一斤回購的合同,但是這第一年費永根是否有能力把這些甲魚賣得出去,養殖戶們都在暗中懷疑。2005年春節前夕,就在合作社的第一批甲魚剛剛 上市的時候,養殖戶們給費永根出了道難題。
事情發生在農歷12月20號,從市區門面店回來的費永根走進合作社就被眼前的景象驚著了。
費永根:“好多好多甲魚,好幾千斤,一下子送過來了,辦公室的里邊外邊都是甲魚了,一下子都送過來了。”
記者:“有多少?”
費永根:“五六千斤吧。”
這么多的甲魚一下子全撈上來,這把費永根的銷售計劃打亂了。就在費永根為這成堆的甲魚上火的時候,澄溪村李新觀也拎著1500多斤甲魚來了,李新觀的兒子李佳偉當時剛剛大學畢業幾個月,在合作社里做管理工作,李新觀當著費永根和幾個客戶的面,把兒子訓了一頓。
李新觀:“這個時候我就問我兒子了,你在這里自己家的甲魚為什么不操心呢?”
李新觀的兒子李佳偉:“說你這么一個人,剛剛出來你也不知道整個情況,人家說了你也相信,像這種情況你還小經歷還少。”
雖然和合作社早就簽了合同,大家早賣晚賣都是一個價,但他們這時擔心的不只是價格,他們甚至懷疑這么多甲魚能不能賣得出去。
李新觀:“這甲魚年前的價格肯定高銷路廣,到了年后的銷路就沒有那么廣了,肯定要賣不掉了。”
李新觀的兒子李佳偉:“以往的經驗,過了年之后,第一個價格會降下來,第二個也找不到人賣了,因為過年的時候銷量是最大的。”
李新觀氣憤之下想要退出合作社。看著又一批甲魚堆在辦公室里,費永根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周惠英:“因為甲魚是鮮活的東西,體耗也不少,一斤重的甲魚過了幾天重量相差很多。”
一斤重的甲魚就變九兩了,他本來是很內向的人,我看他不說話了,就在那聯系其他客戶的電話。”
費永根這個年沒有睡上一個安穩覺,他利用原來的客戶關系,到了正月初八,總算把所有的甲魚都賣了出去。雖然有1000多斤因為有傷 以20多元一斤的價格處理掉,但是最后一算帳,那一年合作社的甲魚平均一斤都賣到了五十多元,會員們從沒有賣過這么高的價,李新觀再也沒提退出合作社的事 了。幾年來,合作社的甲魚價格更是節節攀升。
費永根:“商標是紅色的,生長期是3年以上的,黃色的是4年以上的。”
記者:“她那個甲魚呢?”
費永根:“這個甲魚已經5年以上了,藍色牌的。”
費永根:“3年的,是68元一斤 是紅牌的,4年的是黃牌的,85元一斤,5年以上的是藍牌標記的,現在是10解8元一斤。”
大家形成一個拳頭走市場,合作社這幾年越做銷路越寬,再沒有出現過爭先賣甲魚的情況了。
養殖戶 周雪峰:“收入比已經以前高很多了,風險也小,如果你一年投了50萬,可以再賺50萬。”
合作社的甲魚品質基本一樣,成員們互相照應著,費永根丟甲魚的情況也少了。到2007年,又有一些養殖普通魚種的養殖戶先后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的成員發展到69個,養殖面積3000多畝。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