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郭公法:“現在在市場銷售價格多少錢?”
林梅金:“現在我在市場銷售是46塊。”
郭公法:“銷路很好?”
林梅金:“銷路還可以。”
郭公法:“一天能夠銷多少?”
林梅金:“一天大約是在三四百斤吧。”
這些到市場上打聽行情的人是山東日照的水產養殖大戶,他們打聽的這種魚學名叫星斑川牒,在市場上人們叫它珍珠魚。如今這些養殖戶最關心的就是這種魚在市場上的行情。
郭公法:“我經常來考察,因為上海的市場比較大,賓館也比較多,銷售量應該說是很大的。”
山東日照緊鄰黃海,這的農民多數都以養殖水產為生。今年是珍珠魚第一年大規模上市,但是通過這的養殖戶在市場的不斷推銷,這種魚已經給日照的養殖戶帶來了效益。
記者:“這是在干什么呢?”
養殖戶:“往烏魯木齊那邊發的。”
記者:“這個發了第幾次?”
養殖戶:“我現在發了差不多1000斤了吧。”
記者:“每次多少?”
養殖戶:“100多斤吧。”
記者:“你在那邊能賣多少錢?”
養殖戶:“這邊50元。”
這些養殖戶是日照第一批養殖珍珠魚的人,過去他們都是大規模的養殖多寶魚的。但是進入2006年之后多寶魚市場下滑,很多養殖戶都入不敷出。
郭公法曾經就是當地最大的多寶魚養殖戶,當年的多寶魚曾經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同樣也給他帶來了很深的痛苦。
郭公法:“應該說我養多寶魚前幾年掙了大筆錢,幾百萬,那么去年這一年,我折了200多萬。”
就在這個時候,日照市的水產部門及時的推出了珍珠魚這個新品種。其實水產部門能這么快推出新品種,并不是偶然,因為水產品種需要不 斷更新換代,而珍珠魚和多寶魚不論在外形和肉質上都很相似,所以早在2005年初,日照水產部門就已經開始研究繼多寶魚之后的這個新品種了。而到了 2006年,多寶魚市場下滑,這個新品種就正好可以頂替上來了。
可是這種新品種一推出,卻并沒有馬上得到養殖戶的認可。因為這種魚的苗種要10元錢一只,而且養殖周期也要比過去的多寶魚長半年。如此一來養殖成本無形中就增加了。而最讓大家擔心的還是這種高成本養出來的魚能不能賣上個高價錢。
騰照軍:“顧慮就是市場價位的問題,我們并不是顧慮賣得掉與賣不掉,就是顧慮市場價位的問題,能不能趕上好的價位。”
正在大家猶豫的時候郭公法卻有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受市場影響,他減少了多寶魚的養殖量,很多池塘就此空了下來。而這種珍珠魚和多寶魚養殖環境相似,郭公法覺得池塘空著也是浪費用來養珍珠魚又不用再投資,于是他帶頭買了5萬多只魚苗,開始養起了珍珠魚。
郭公法:“在養這個魚之前,我養的多寶魚,多寶魚由于種退化,死亡率較高。因為我養的時間長了,經驗比較多,所以養殖新品種,爭取有一個新的起色。”
真正開始養起了珍珠魚后郭公法才發現,這種魚要比自己想象中的容易養得多。這個發現無疑讓郭公法增加了對這種魚的信心。
經過一年多的飼養,2007年的秋天,郭公法的第一批珍珠魚養殖成功,可以上市了。這時他想到了過去養多寶魚時幫他銷售的林梅金。林梅金是上海市場上最大的水產銷售商。郭公法想請她幫忙,打開珍珠魚在上海的銷路。
郭公法:“我們想著首先供應上海市場,通過上海市場打開全國的市場,把這個銷路,魚呢,銷到,把這個珍珠魚銷到全國市場上去。”
在經過試著品嘗珍珠魚之后,林梅金決定試著在上海推銷這種珍珠魚。為了盡快打開市場林梅金主要把這種魚推到了各個酒店。
在我們來采訪的時候正好趕上老郭的一批魚要被裝車運走。
記者:“你們的車多長時間過來運一次魚呀?”
林梅金:“兩到三天。”
記者:“兩到三天?大概每次會運走多少?”
林梅金:“每次是1000多斤。”
現在山東日照的珍珠魚都是通過林梅金賣到了上海的市場,老郭的這批魚現在在上海可以賣到每斤40塊的價格,賣了這批魚老郭在心里算了一筆賬,這下他的心里就有底了。
郭公法:“每條魚,去年這個苗種10元,加上喂養成本,一共也需要35元錢左右,我們現在上市,每斤40元錢,應該說每一斤魚我們能賺5元錢。”
老郭的珍珠養殖成功了,這讓當地的養殖戶看到,雖然這種魚的養殖周期長,但是因為抵抗力力強,成活率高,所以養殖成本并沒有比養殖其他魚高很多。而且如今第一批珍珠已經上市了,價錢又賣的不錯,很多聽著信兒的養殖戶,都到郭公法家去打聽這種新品種和多寶魚的區別。
郭公法:“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這個魚身上沒有珍珠鱗,大菱鲆身上沒有珍珠鱗。”
劉建華原本是多寶魚的養殖戶,多寶魚市場不景氣之后,他的養殖大棚也隨之空置了下來。看到郭公法的第一批魚養殖成功,他也試探性的投入了一次。
就這樣劉建華利用了一個大棚引進了一萬尾魚苗,開始嘗試著養殖珍珠魚。
養殖戶 劉建華:“當時它這個魚吧,本身這個苗種很少,一開始,苗種也貴呀,4元錢一條的魚苗,也是不敢拿多了,試探性的。”
劉建華心里面充滿了忐忑,擔心這種魚沒有好的銷路,而事實真正養起來了,而當初讓他心里擔心的銷路問題卻迎刃而解了。魚還沒有長到可以賣的一斤二兩的重量,但是銷售商已經開始上門定購了。
記者:“那有人來定嗎?”
養殖戶:“有人來定的。”
記者:“定出去多少呀?”
養殖戶:“定出去1000斤吧,因為這個魚得1.2斤以上,1.2斤以上長勢,就1000多斤。”
記者:“這個價錢怎么樣?”
養殖戶:“價錢是50元。”
記者:“那你算過沒有,等你這一池子魚全都賣出去,你能掙多少錢?”
養殖戶:“20多萬吧。”
現在在這些養殖大戶的帶動下,日照市已經有40多戶的農民開始養殖珍珠魚,養殖規模已經達到了20萬尾。明年新一批的苗種上市的時候,日照水產市場又會恢復以前的生機。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