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王明德:“本來有一條船是要賣到這里的,現在外面的價格高,現在在聯系,如果他不賣這里,我們就找一條小船到外面拿”。
大陳島是距離浙江省臺州市29海里的一個小島。王明德來碼頭就是為了收購海鮮。這天因為大船沒有出海,小船貨不多,王明德到處打聽哪里有他要的貨。
王明德“因為今年的海況不好,本來往年這個時候到處都是的,很多很多的,這一路過去都有,我一天三五百斤嘛,隨便搞一點,有的時候一進幾千斤,幾萬斤都有。”
碼頭上王明德沒有找到需要的貨,他不得不找了條船,決定出海去買。
這一次王明德要了150公斤,這些海鮮剛捕出來不到十個小時。
王明德:“像這個魚,人都可以吃的,都是鮮的,新鮮的,螃蟹,還有什么,像這些魚人都可以吃的,這個椒江新鮮的要兩元一斤,兩三元一斤”。
這些島外上要賣四五元一公斤的海鮮這里只賣六角錢。王明德買這些小魚小蝦到底是干什么用呢?
王明德:“這湯營養很好的,看看很有鮮味的,真是鮮的,這個如果洗干洗,加點調料,人也可以吃的,很鮮的。”
王明德:“你們看吃了多少東西呀,你看,這個雞白天它自己找食,晚上給它喂好,吃了好多,你看這么大一塊呀。”
這些雞賣多少錢一斤,一斤1元,現在是不是價格最高了,現在價格估計到春節還要高
用海鮮喂雞,現在一公斤的賣價達到了三十元。王明德之所以這樣養雞還是緣于幾年前當時的臺州市椒江區副區長管彥德的一個建議。
管彥德:“大陳島水是藍的,山是綠的,島上又沒有污染,我覺得養雞是一個好門路,所以我就在一些會議上動員一些漁民大家來養雞。”
王明德:“我們這里漁民的觀念還沒轉變過來,因為捕魚他可能今天一下子就搞一兩萬元錢,那養雞怎么可能,對不對,一只雞要養好要半年時間,要五六個月”。
王明德當時正在經營一個招待所,招待所要用的雞和蛋都得坐船到島外去買,2004年5月,王明德第一個在島上辦起了養雞場。
一開始,他也買飼料來喂,一段時間后,他就發現,飼料配方中最重要的動物蛋白在島上到處都是。
王明德:“這個是小帶魚,這個魚喂雞最好了,它蛋白高,螃蟹很胖的,可以吃的,這種魚市場上賣兩三元錢一斤,反正一個月有20多天是鮮的,沒有鮮的就喂魚干,天氣好就曬魚干,魚干沒有就喂魚粉。”
海鮮飼料雞很愛吃。長得也快,王明德觀察了一段時間覺得有點不對頭。
王明德:“有兩個多月就感覺不對了,到四個月雞越來越大了。”
雞長得快應該是件高興的事兒,為什么王明德卻覺得不對呢?
王明德:“這個雞一大,消費者承受不了,一只雞都六七斤,最大的有九斤了。”
王明德:“不能賣,那個時候雞還不好吃,因為香味,沒有養多長時間,雞還沒有發育成熟,雞肉質很嫩,鮮味有了,香味沒有。”
市場上需求量最大的是三斤左右的雞,而王明德養的雞平均體重達到7斤多,他托關系低價把這批雞處理了。后來才知道,這批養的是蕭山 雞,這個品種突出特點就是體格大。雖然第一批沒掙到錢,但是用海鮮喂出來的雞得到了認可。這讓王明德覺得可以繼續養下去。但是讓他感到迷茫的是哪個品種的 雞體重能在三斤左右呢?這時,椒江區供銷社給他聯系了一個養殖場。
臺州市椒江區供銷總社 副主任 蔡靈江:“我們就幫他推薦了一家養殖場,就在我們臺州的仙居縣,這個品種叫仙居三黃雞。”
王明德這一次進了3000多只三黃雞。
當時普通的雞只有十二三元左右一公斤,而王明德的海鮮雞每公斤能賣到二十四元。因為是海島上散養的雞,又有了用海鮮喂雞這個特色,島內的居民和島外的游客都愿意用他的雞。
王明德:“雞沒有上市就一搶而空了,就賣光了,怎么賣得那么快呢,這海鮮雞,大家知道島上的雞好吃,吃了以后,你說好吃他說好吃所以一下子就賣光了。”
接下來王明德又養了三批,5000多只雞就掙了8萬多元。看到養雞的利潤,有四個漁民也跟著開始用海鮮養雞。
漁民:“當時我們,也沒有什么專業的人,講句實話,我們看他養可以,第一年養的效益還可以,我們跟上來就養了。”
王明德:“我們就不好銷了,沒地方去了,就賣不出去了,就沒辦法了,加工的地方都沒有,只能養在那邊,每天喂它。”
價值100多萬元的雞全部滯銷,把養殖戶一下子打入了谷底。雞賣不掉,養殖戶支撐不住,有的甚至把雞遺棄到海邊。王明德的困境引起了鎮政府的關注。
大東鎮 孫尚權書記:“大家不敢吃,所以我們鎮里面作為春節福利發每人發了五只雞,我們鎮政府一共30個人,150只雞,150只對于他的養殖場來講是一個比較小 的數量,影響很大了,因為我發了五只雞,我五只雞要送給親戚朋友,兄弟姐妹,他們就能接受我們的海鮮雞,通過他們又影響另外的人,這樣海鮮雞在我們市場 上,春節之前買其它雞他們都不敢買,海鮮雞他們還是會吃的。”
禽流感過后,其它的養殖戶都不敢養雞了,可王明德又去進雞苗了。
這批雞給王明德帶來利潤2萬多元,肉雞每公斤三十多元,雞蛋也能賣到二十五元一公斤。
盡管價格不錯,王明德還是感到海島養雞是一個困難的事,主要因為島上運輸不方便。
售票員:“星期六星期天兩班,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是一班。”
居民:“島上的東西都貴是嗎?都貴呀,島上的船費來回要200元。東西就貴起來了。”
用船運活雞,一只運費要一元錢。遇到惡劣天氣船不能準時靠岸,甚至經常幾天都沒有船。
記者:“得放在船的上面?”
王明德:“放在船的外面,天氣熱了都不行,冬天一個籠子20個,夏天天熱,一個籠子12到15個。”
妻子 鄭荷招:“雞怎么運啊,要送到小船,然后再搬到大船上,這樣來來回回地搞,那雞天氣熱的時候也受不了。”
妻子:“我現在椒江沒有在賣,電話都打到這里來了,我說你怎么知道,本來我有一個小靈通告訴他們了,小靈通回到這里肯定關掉,這里沒有信 號,雞蛋箱上打了電話號碼,他說我看到你雞蛋箱上的號碼,他說那你給我寄一點過來行不行啊,我小孩子吃慣了你的雞蛋,就要吃這個雞蛋。“
現在王明德的蛋雞養殖剛剛起步,每天只有200多個雞蛋,賣24元一公斤,還常常是不夠賣。
游客:“味道很鮮啊”。
游客:“跟別的雞蛋不一樣,蛋黃是金黃色的,很好。”
記者:“我聽說你媳婦都不敢自己做主賣雞蛋。”
王明德:“對呀,因為都是我在安排,我答應老王了,如果老于來的話沒有怎么辦,我答應了他了,她給他 他沒有了不行啊。”
鄰居:“像你們本地人來向老王買雞蛋能買到嗎,能買到要早幾天跟他講啊,不講就沒有,買的人很多啊,你要買他也要買啊。”
下一步王明德想以養蛋雞為主,畢竟雞蛋更方便運輸,更便于攜帶。他計劃到明年把蛋雞的規模擴大到10萬只。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