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趙其法:“你今天還有沒有生豬?”
屠宰生產線負責人 丁開年:“有。”
趙其法:“還有多少?”
屠宰生產線負責人 丁開年:“還有300頭左右。”
趙其法:“總共你這條生產線有多少頭豬?
屠宰生產線負責人 丁開年:“500頭差不多。”
到2002年,趙其法從部隊轉業后已經營工業企業十多年時間,那年夏天,趙其法發現自己村里不少村民都在為養豬的事兒發愁。
養豬戶 呂建明:“當時我們都養的自己的土豬,土豬料比差,出售的價格要低一些。”
養殖戶 吳芳寶:“價錢毎100斤要低六七十元吧,品種不好,他們也不要收的,外地客戶不要來收的這個品種。”
趙其法:“100斤的豬大概相差個五六十元人民幣,那么實際養豬的人賺的利潤,也就是那么五六十元錢。養我們這里的豬,假如正常情況下,是賺不到錢。人家就可以賺到五六十元100斤。”
但因為三元豬比土豬產仔率低,當地農民并不愿意養三元母豬。趙其法覺得如果率先繁殖出來大批純三元豬仔,讓當地的農民都跟著更新品種,肯定有利可賺。就決定率先養三元母豬。
當時仔豬的價格是五六元一斤,一頭母豬一年可以生兩窩豬崽,一窩豬崽按10頭計算,養殖一頭母豬的利潤就很可觀。這樣盤算著,趙其法就投資400萬元建設了現代化養豬場,買回了260多頭小母豬養上了,還專門讓他的朋友王躍新負責養豬。
趙其法的朋友 王躍新:“當時我們的信心是很足的,我們計算下來一年要賺很多錢了,要好幾百萬了。”
養殖戶吳芳寶:“他想搞一個示范了,給農戶來看。”
趙其法滿心想著養成了就能賺上一大筆,但事情并沒有按他想象的那樣發展。
趙其法:“小豬長一斤豬肉的話要3元多的成本。等到我們這個母豬下了豬仔的時候,小豬只有一元多一斤了!”
趙其法:“那個時候每天要賠兩三千元錢一天,根本沒法賠,已經到了沒法再養豬了。”
趙其法的朋友王躍新:“當時的豬還很小,十來斤,20斤,就讓人家抓去了,反正每一車多少錢好了,這樣的,很便宜的。”
這樣不到兩年時間,賠進去150多萬,無奈之下趙其法只好把豬全部處理干凈,把豬圈都拆了。150多萬換回來的只有教訓和遺憾。
趙其法:“問題就出在市場,市場波動性太大,又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肉聯廠來加工冷藏,如果通過冷藏的話,那么這個損失會小一點。”
養殖戶 吳芳寶:“就是這樣,賣給他們毛豬,他們再到那里加工,加工完了再拉到嘉興。”
養殖戶:“蘇州上海,杭州都有,客戶就是各個地方都來收的。上門來收的,他們自己找上門來的。”
趙其法想到南湖區這么大的生豬養殖量,竟然沒有屠宰場,軍人出身的他不甘心在養豬上一敗涂地,他又有了建生豬屠宰生產線的想法。
趙其法:“以前叫養豬的不如殺豬的,殺豬的不如賣肉的。”
趙其法:“真的很震驚,因為它的銷量真的很大,每天可以賣4000多頭豬的一個市場,我可以說,中國可能也找不出幾個來。我們找到了一條很大的通道。”
趙其法調查后了解到,上海每天的生豬消費量都在兩萬頭以上。這更堅定了他投資生豬屠宰的想法。盡管豬肉的整個生產運營體系都已經十分成熟,利潤率也已不是很高。但趙其法有自己的打算。
趙其法:“假如一頭豬兩元錢,那么總有兩元的利潤,多少不講,總有點利,很穩健,作為一個企業呢,5年投資收回,跟十年投資收回,這個企業在慢慢地投資收回的過程當中,這個企業是沒問題的。”
趙其法認為生豬屠宰和養豬比起來,完全可以擺脫價格波動的風險,自己不養,全靠收周圍農民的豬。下午收回來,當天晚上宰了就可以直接拉到上海市場,第二天就上了上海人的餐桌,周轉很快,可以及時避免風險。
趙其法:“我們這個位置呢應該說是上海的菜籃子,我們就這樣定位。我們這里生產的農產品也就是一個多小時就可以送到上海。”
豬肉經營戶 唐建宏:“剛剛起來嘛,就想打響市場嘛,價錢比人家稍微便宜點,我們就信他一次。”
豬肉經營戶 姚銀觀:“當時嘛,豬價在貴起來,哪個公司豬價便宜嘛,就在哪個公司拿豬肉,是這樣的。”
趙其法賣的毎頭豬的價格都比別人低20元,一下子就打進了嘉興市場,但很快這個辦法就不靈了。
村支書 沈農木:“當時的時候因為他們都有客源了,要打進市場是比較困難。他降價,降價大家要,他們說是擾亂市場。”
不降價,經營戶就還找原來的固定供應商,趙其法只好想其他的辦法,他想到了那些還沒租出去的攤位。
趙其法:“我們實際租攤位就花了40多萬,因為這個呢有的時候也是一個企業實力,我把一個攤位租下來是不是這個市場就是我的了。”
因為當時嘉興的批發市場也是新建的,趙其法把剩下的11個攤位全部租了下來,一下子就占到了市場上一半多的攤位。
肉聯廠嘉興市場部負責人 姚建龍:“我們從這里開始就兩家不是我們的,其他都是我們的,每一家大概都是20來頭豬,十七八頭豬,每天都這樣賣的。”
趙其法:“送出來我會全程跟蹤,晚上一個晚上一個晚上不睡覺我會在市場里看他們賣,我一定要自己掌握真正的客戶需要是什么。”
正如開始所預料的,豬肉上市以后趙其法發現出現了很多問題。
豬肉經營戶 唐建宏:“剛剛開始的時候有些質量問題,就是那個毛搞得不干凈,有的豬腳打壞了,都有的。”
肉聯廠嘉興市場負責人 姚建龍:“第二個方面抓豬的時候有時候抓的豬的質量不怎么樣,就是他們反應很大,那么趙老板親自出來,把這個事情處理好。”
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一個多月的時間,從沒有殺過豬賣過肉的趙其法就摸清了里面的套路。
趙其法:“我們的營銷人員,我們的市場管理人員,都基本上心里有數了以后,都成熟了,成熟的這一天,我們實際已經做好了撤退的準備。”
2006年3月21日,趙其法把嘉興市場上的攤位大批撤走。
肉聯廠嘉興市場負責人姚建龍:“嘉興市場好像放棄掉了。”
趙其法在嘉興市場上的攤位租期是1年,很多人都不明白,他為什么只做了1個多月就撤了,而趙其法早就做好了在嘉興市場上虧本的準備。
趙其法:“整個嘉興市一天就消費600頭豬,全部給我做也不行,這里只不過是我進入市場的培訓基地一樣的,培訓好了我馬上走了。”
趙其法瞄準的就是殺一頭豬哪怕只有兩元的利潤,嘉興市場的銷售規模顯然不是他的目標,而只是他的一個跳板,但他主動和上海方面接觸時并不順利。
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肉類經營部經理 楊峻:“剛來的時候說心里話我們還是報一個比較懷疑的態度,而且也沒準備把他作為我們一個對接的企業。”
那段時間,趙其法不是在嘉興賣肉,就是在上海和市場上的負責人接觸洽談,積極推銷。
趙其法:“請他們實地到我們公司去看,實地到我們這里的農村的養豬戶去看。”
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趙其法的車間和生豬供應基地接受上海市場方面的人員多次突擊檢查,他的產品順利通過了進入上海市場所必須的各項檢驗檢疫。2006年3月28日,趙其法辦好了進入上海市場的各項手續,就把屠宰量一下子增加到1500頭,正式進入上海市場。
楊峻:“能在這短短的一年半的時間,從一頭豬都沒有發展到現在的最高要兩三千頭,還是比較少見的,上海市經委指定的外地對接企業中,他是第一家把上海的追溯體系安裝到他廠里面的。”
為了配合上海市場把追溯制度進一步延伸到養殖戶家中,趙其法把許多農戶納入企業的生豬供應基地范圍,凡是屬于供應基地的養豬戶,在豬病防疫,飼料配比等方面都統一要求,規范操作。這樣就可以有效保證生豬的質量。
趙其法:“我們某種程度要像找對象一樣,叫我們愛他他愛我,這樣才能變小家為大家,實際很多很多農戶組成一個大家庭。”
為了能讓養殖戶都能自愿配合統一的管理,供應基地的養殖戶都能享受到價格上的優勢。
養殖戶陳漢珠:“跟他們養豬一方面多接觸一點多了解一點養豬的知識,如果我們的豬大量銷不去的時候,可以打個電話他們過來收,風險上有保障 一點。”和陳漢珠一樣,許多養殖戶現在都更愿意把豬賣給趙其法,趙其法的豬源也就有了保障。現在,趙其法每天都收上來2000頭左右的生豬宰殺后拉到上海 市場。
趙其法:“晚上一點鐘左右你等一下看,這里就是掛了幾千頭的豬,然后到兩三點鐘的時候,上海周邊的大量的批發商全部到這里來批發了。”
現在趙其法靠年屠宰60萬頭生豬,每年也至少有幾百萬的純收入了。從2003年到現在,趙其法除了從事原來的工業項目外,還先后上馬了珍稀食用菌生產、翠冠梨種植等農業項目,都將要進入收獲期。
編導:吳興民 攝像:陳沛強
協拍:嘉興電視臺 高保真
南湖區委宣傳部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