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顧明輝:“我們以前這個淘汰雞,就是在車頂上,我們有銷售車,把它裝竟籠子里,放車里拉著,沿街叫賣,有需要的就出售給他,我門把淘汰雞以很低的價格賣出去。比正常的低兩三塊錢。”
一只雞從出殼到變成老年雞一般經歷500天,通常蛋雞養殖戶并不在意它的價值。
顧明輝:“毛脫落得比較嚴重,皮膚逐漸變白,毛掉得比較厲害,產蛋率明顯下降,蛋殼質量也下降,色素變淡,顏色也變淡,而且蛋收薄,在籠里的鐵線上一磕就碎。”
顧明輝:“當時雞蛋最高價賣到2元一斤,活雞賣到5元一只,正常的情況我們的活雞一只能賣12到13元錢,雞蛋賣到2.5到2.6元一斤。”
600公里外的遼寧黑山爆發了禽流感,雖然松江河并沒有禽流感發生,但顧明輝的生意也受到了嚴重影響。10萬只蛋雞使顧明輝不堪重負,他堅持不下去了。
顧明輝的妻子 劉麗煥“他說的不要干了吧,不行的話咱就改一行,看看開個賓館呀,還是干點別的,這不有個親戚也說,就憑他這個智商,憑他這個能力,干點啥都行。”
就在顧明輝想要關掉雞場改行的時候,一個人的到來讓他改了決定。
賈國強是他的飼料供應商,合作了十來年,他的勸說不是沒有道理,做這一行有風險有損失是必然的。
顧明輝:“古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所以在自然災害面前,我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所后來經過賈經理跟我這么一嘮,我覺得還是搞我最熟悉的行業。”
雖然賈國強也是懷有好意,但也有著自己的算盤,因為顧明輝是他最大的客戶。
賈國強:“他每年銷售量也非常大,有上千噸的飼料,無論對我們企業還是我個人來講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數額,并不是一個小數字,所以我并不希望他倒下去。”
顧明輝也認為禽流感過后市場會反彈聽從了賈國強的勸說,從那以后顧明輝卻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他沒有想到禽流感的陰云并沒有很快散去。
顧明輝被逼得沒有辦法,自己開車到鄉下去賣雞蛋。
顧明輝:“我自己開車,他們不好意思,我在車上喊,瞧一瞧,看一看,紅皮大雞蛋,物美價廉稀爛賤。”
10萬只雞,一天的料錢就兩萬多,再加上60多工人和水電上的開支,每天賣蛋的錢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幾個月的時間,顧明輝就賠了50多萬。夫妻倆都著急,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夫妻矛盾。
顧明輝:“我有我的看法,她有她的看法,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就以動武結束,我倆也真撕巴到一塊去了。”
怎么樣才能扭轉這種虧損的局面?當時很多雞場都縮小了規模,甚至連正在產蛋的青年雞也不養了。縮小規模無疑是一個降低風險的好辦法,這時顧明輝決定先賣掉一批淘汰雞。但在怎么賣淘汰雞的問題上,一直以來夫妻倆的就有分歧。
劉麗煥:“像四平長春那一帶,人家拉雞,四面八方都可以去,但在我們這一帶,當地就差了,他們就不愿意來拉,他們就壓你價,給你壓得挺低挺低的,反正下蛋賣點蛋錢,雞就別考慮利潤。”
顧明輝:“我還考慮下一步進雞的計劃安排,有時我考慮可能遠一些,她考慮可能是局部,我很便宜的價就想出手。”
以往顧明輝的很多淘汰雞都是賣給本地收雞戶陳繼剛,陳繼剛不光在本地收,外地也有貨源,收雞的時候,陳繼剛掌握了絕對的主動。
這一批淘汰雞的有一萬八千多只。而在當時的行情下,陳繼剛已經縮小了收雞數量,他根本消化不了這么多雞,為了掙來流動資金,顧明輝好不容易聯系到了外地一個收雞戶。
劉麗煥:“銷售員回來說,泉陽有一個大戶,打算咱們的雞2元一斤他要,要是多了他就不要,后來他說2塊錢賣出去,我說2塊錢不能賣,必須2.5元一斤才能賣。”
在禽流感前,淘汰雞一般能賣到4.5元一斤。因為劉麗煥擋著,這一萬多只雞沒賣成,這批雞每天的飼料成本就得4000多元。而慢慢的,顧明輝又發現這批雞養下去會虧得更嚴重。
遍地都是蛋殼,顧明輝發現這批老母雞已經有了食蛋癖。
顧明輝:“因為雞有抱性,它要用他的嘴去勾這些蛋,一不小心,沒用多大力氣,因為蛋殼質量差他就勾破了,一看里面有蛋清和蛋黃,可能就嘗了一口,一嘗,味道不錯,好極了,這樣別的雞也跟著品嘗,時間長了,吃上幾個蛋后就養成了一種食蛋癖。”
這些雞平均三天才下一個蛋,而這個蛋現在也保不住了。馬上冬天要來了,顧明輝更是愁眉不展,因為這里冬天氣溫經常是零下30多度, 溫室里長大的雞如果賣毛雞會在運輸中凍死,以往顧明輝都是把毛雞做成一些白條賣給老陳,而顧明輝此時已經不知道這個冬天能不能熬過去了。
員工 高淑松:“我們多的時候都10來個人在這忙,從早上忙到晚上有的時候都忙到六七點,七八點。”
劉麗煥:“沒尋思到能賣那么快,那么多,一天總的白條有500來只吧。”
白條雞不但賣了出去,而且比毛雞一只多掙2錢。這時白條雞為什么有這么好的銷路?這么多人買白條雞干什么呢?原來在當地人們有一個風俗習慣。
居民1:“三九天吃老母雞燉人參身體好。”
居民2:“交九就開始吃。”
居民3:“使勁燉 連天麻帶人參一塊吃。”
居民4:“不是三九么,一九一個或者兩個三個。”
這個習慣顧明輝原來就知道,但從來沒有太在意。
徐慶花:“什么時候開始我也說不清,但從小的時候家里老人就都吃,最近這兩年是很多很多的人都做,為什么最近兩年人多了,因為他注重保養了唄。”
山貨莊老板:“放一些人參黨參黃芪能起到提氣補氣,咱這面氣候特別寒冷。”
松江河鎮有“人參之鄉”之稱,人參種植量大。2006年冬至,禽流感風波過后人們像解禁了一樣,吃雞的人倒比往年多了許多,這一年 冬天,人參和雞的銷量激增。這道菜多用老母雞做,而淘汰雞正是老母雞。光是老母雞燉人參這一道菜,兩個月,顧明輝的雞場就銷掉了15000多只淘汰雞。
顧明輝:“想找名師來著后來問了幾個都得一兩千元一個月,查找各地燒雞的配方,什么道口燒雞,溝幫子燒雞,富利雞燒雞。”
顧明輝反復研究各地燒雞配方,綜合各家的優點,也研究出了有自己獨特口味的燒雞。
顧明輝:“有的人能吃出溝幫子燒雞來,那就是溝幫子燒雞,吃出富利雞就是富利雞,啥也沒吃出來就是顧氏燒雞。”
白條雞5元一斤,而做成了燒雞一斤就可以賣到12元。2006年底,他把自己研制的燒雞推銷進了松江河鎮的各個超市。
超市經理 邵寶龍:“都是回頭客,買完了還來買,特別是旅游的,咱一介紹他就買,當地產的,特色吧,一次得進個百八十只。”
現在顧明輝的燒雞在小小的松江河鎮平均一天能賣100多只,靠這一項一年就能銷4萬多只淘汰雞。平時做燒雞,做白條雞,用送蛋的車 送到各個經銷點。一年淘汰四批雞,5萬多只,能掙20多萬元。這個時候,雞蛋的價格也逐漸回升,從2元漲到2.9元,顧明輝終于熬出了頭。2007年初, 禽流感的損失都補了回來顧明輝還掙了50多萬。
淘汰雞走得快,雞苗進得就順利。眼下雞的行情好,顧明輝看準了這個時機,今年又比去年同期多進了5000個雞苗。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