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寧海縣力洋鎮東園村山雞養殖戶 傅功明:“這個東西野性比較大,像那只雞在吃毛。本身它自己是吃不到它的毛的,其他的山雞就吃它的毛了,它是互相咬,如果這個山雞吧,一只出血,其他的都要給它咬死,它很兇猛,看到哪一只有血的,其他的就要咬,專門啄它吃死了。”
在小屋子里享受特殊待遇的山雞,只因為它們都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不要小看這些尾巴,它們能讓傅功明多賺錢。
傅功明:“買長尾巴的比較美觀,好看,一個沒有尾巴的話,那個銷售的價格也受到影響的,同樣一只有尾巴的買去價格會相對高一點。”
1995年,錢塘大橋下面的溪灘一直閑置著,誰不知道挖沙子這種活又臟又累,一車沙子才賣80塊,也賺不了幾個錢。傅功明好像對此全然不知,反而花了十幾萬元造了一艘挖沙船,承包了錢塘大橋下面的整個溪灘,家里人以為他瘋了,勸他不要做傻事,但是絲毫沒有起作用。
傅功明的二哥 傅功平:“他怎么想就怎么做的,不管別人怎么說,他還是,他都做自己的。”
傅功明從來不聽勸告,他認為自己怎么做都是對的。不過好運氣還真讓他給撞上了。
傅功明:“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沙價每天在漲,后來漲到最高的時候是300元錢一汽車也賣過。”
3年以后,高速公路修完了,看到沙場沒利可圖,他及時的轉手,一直尋找著其他賺錢的項目。2005年3月,傅功明約了一群朋友吃飯,有人提議,想吃野味,他們找遍了寧海的大小飯館,愣是沒找到一家。
傅功明的朋友 王啟定:“現在市場上面,在飯館都是時興野味。”
寧海縣靠著海,當地人都喜歡吃海鮮,家里、飯館里每一頓都少不了海鮮。可是再美味的海鮮也有吃膩的時候,傅功明想不通,既然有人想吃野味,飯館里又沒得賣,自己為什么不做這種沒人干的賺錢買賣呢?
傅功明:“我們這里吃海鮮的,我們螃蟹,對蝦還要貴,30元,40元,50元,60元,這個價格更要高了。”
傅功明的妹夫 張雍真:“100只送過來3天就賣完了。”
傅功明:“我在市場上我在賣山雞之前,從天臺那邊調了100個山雞過來,放在這里看看市場,三天就給我賣光了。”
這件事讓傅功明非常得意,他給自己算了筆賬,三天賣100只,一個月就能賣1000只,他天真的以為,有了這個好的開始,今后的生意也會一帆風順。
傅功明第二天就到余姚市找到在那里打工的妹妹。妹妹在余姚一直租地養三黃雞,每年的收入也能有萬把塊錢。傅功明告訴妹妹養山雞比養三黃雞賺得更多。
傅功明的妹妹 傅貴香:“我哥哥他說,他一定要沒有看見過的東西,這個人的個性就是這樣的。”
妹妹傅貴香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就數她跟傅功明的關系最好,從小就聽傅功明的話。租的地剛好到了期,她就跟著傅功明回到了寧海。
傅功明讓妹妹負責養殖,自己負責銷售。接著的幾個月里,他帶著妹妹、妹夫到外地拜師學習養山雞的技術。
2005年10月,小山雞長到180天的時候,準備出售了,傅功明以每月800元的價格在農貿市場上租了個攤位,按照第一次賣山雞的經驗,又放了100只在市場上銷售。傅功明認為,既然市場上有這么大的需求,自己提一點價格也是應該的,他給每斤山雞定在20元。
傅功明的妹夫 張雍真:“都是打聽一下行情,不要的話就走了。”
一星期過去了,一共才賣了十幾只。同樣賣山雞,只不過高了5塊錢怎么買的人就少了這么多呢?難道半年前的100只山雞給自己造成了 市場繁榮的錯覺,傅功明怎么也想不明白這個理。在這個節骨眼上,傅功明不但積壓了上千只山雞賣不出去,還虧了兩萬塊,連妹妹也打起了退堂鼓。
傅功明的妹妹 傅貴香:“我不想養了,跟三黃雞不一樣。”
傅功明的二哥 傅功平:“我說虧的這么多錢,叫他不要養了,他還是要養。從小就不聽我的話的。”
寧海的農貿市場上出售最多的是土雞、三黃雞,它們的價格一般都在每斤10塊錢左右,一斤山雞要20塊,整整高出了一倍,一般的市民還是愿意買土雞、三黃雞。
家禽銷售商:“吃吃還可以,價格也便宜,就是實惠.”
傅功明始終認為山雞的市場絕不止現在這么大,咬著牙也要堅持20塊錢一斤,因為一旦降了價再提價可就難了。
傅功明:“家庭用的一個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的,老百姓對這些還沒有適應過來。”
傅功明認為來農貿市場買雞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他們不愿意把山雞作為日常的消費品,不愿意比平時多花十幾塊去買一只雞,這些人的消費 畢竟是有限的,而真正愿意吃山雞的人不會在乎五塊錢的漲幅,這些人才是自己的客戶,只有走對路子山雞才能有市場。自己應該尋找一個更穩定的銷售渠道。考慮 再三,他勸妹妹再堅持一下。
傅功明琢磨,與其讓山雞在農貿市場打轉,不如直接賣到飯店去。因為市場攤位的租期還沒有到,傅功明索性就在市場放了幾只山雞,讓妹夫留守在農貿市場,2005年底,他把銷售重心轉移到了賓館酒店上。
傅功明每天奔波于酒店、飯館之間,向他們推銷自己的山雞,飯店的老板也在猶豫,誰知道山雞究竟符不符合大眾的口味呢?這次,傅功明 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老百姓不接受山雞可能是因為價格太高了,飯館和酒店為什么也無動于衷呢?山雞是不是真的沒有市場?傅功明有些絕望了。然而2006年 1月,一個意外的電話讓他豁然開朗。
傅功明:“就是飯店買菜的人,他是哪個飯店,哪個飯店的就說,從農貿市場里面知道我這里有山雞.”
原來,這家賓館的老板正好想改變一下自己的經營策略,采購員在農貿市場看到了山雞給傅功明打電話訂了貨,本來想放棄的農貿市場竟然成了他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
賓館的采購員先拿回去了兩只在賓館推出了特色菜醬爆山雞,沒想到收效還不錯。
賓館采購部經理:“后來呢,因為我們后來試銷了一段時間以后,顧客也比較接受了,我們就長期的購買。”
費了這么大的周折,傅功明終于在賓館這個中高端市場落下了腳。他跟賓館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同。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沒多久,傅功明的山雞名氣就大了。現在很多客人到賓館吃飯點名要吃山雞。
到2006年底,傅功明通過委托三個村民代養的4000多只山雞,加上自己存欄的2000多只山雞,每個月的銷售量能達到6000 多只,有些賓館、酒店還會代賣活山雞,這樣客人能看到活物吃起來也比較放心。現在,傅功明每個月賣山雞就能賺五萬多塊,很多人慕名而來上門購買山雞。本來 應該高興的傅功明卻笑不起來,因為眼見著公山雞一只只的被買走,剩下的全是母山雞。
賓館采購員:“客人的話,都是看見公的好看,都是吃公的。”
傅功明:“這個頭的毛是這樣的,時間養的越長,它這個特別好看,長出來,像人的胡子一樣長上去。”
看著成群的母山雞沒人要,這下可愁壞了傅功明,現在這些漂亮的羽毛反而成了他的心病。傅功明盤算著,如果把母山雞低價賣出去,不但會少賺不少錢,一旦降了價,自己賣山雞的信譽也會受到影響。怎么才能不用降價就把母山雞賣掉呢?采購員的一句話提醒了傅功明。
賓館采購員:“反正在我們賓館里面吃的話也是一個樣的,味道是一樣的。”
這更加堅定了傅功明不降價的決心,既然味道都是一樣的,為什么不能一起賣出去?
2007年初,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當地的村民們就開始忙著做年糕了。按照當地的風俗,每家每戶過年都做年糕,雞鴨魚肉也一樣都不 能少。這些年貨都會在過年的時候當禮品送出去。做年糕的地方就在自己家門口,看著人來人往做年糕的村民,傅功明突然有了一個靈感,他立刻打電話到印刷廠訂 了300個過年禮盒。
傅功明為了賣掉母山雞,著實動了一番腦筋,他看準了寧海的過年市場,用這種公母搭配的禮盒作為年貨,每盒訂價100元,里面的兩只山雞加起 來還不到5斤,平常的定價是每斤20元,這樣不但賣掉了母山雞,每只還能多賺幾塊。禮盒推出以后,上門訂貨的人更多了,大家都愿意買這種帶包裝的成對活山 雞,好事成雙,這樣搭配送人也圖個吉利。
賓館采購員:“在我們賓館這個需要量一天反正,這樣一天拿上去10箱,一般一天能賣光。”
不出十天,300個禮盒已經銷售一空。一年多的時間,傅功明摸索出了用禮盒銷售活山雞的路子,也讓他成為寧波周邊唯一一家山雞供貨 商。傅功明認為,他可以改變自己的銷售策略,卻不能保證市場上只有自己一家壟斷的局面,從今年年初,他又想出了推銷山雞的新辦法,開始打起老房子的主意。
這個老房子是上世紀40年代蓋的,自從家里人搬走以后,一直閑置著。他請了個木工,準備把房子翻修一下。
傅功明:“我準備把房子修一下,搞個農家樂,讓客人過來住在這,吃山雞。”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