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張安鳳:“這4顆100萬元可以嗎?”
緬甸商人:“不可以。”
張安鳳:“就是最低150萬元了是不是?”
緬甸商人:“對。”
張安鳳:“最后給你一口價好不好?”
張安鳳:“138萬元,可以了。”
緬甸商人:“好。”
張安鳳:“我們感覺喜歡就是貴也不怕,就是這樣子的,但是如果不喜歡的話,便宜我也不想要,玉這個東西它跟黃金是兩回事,人家說黃金有價玉無價,玉無價它是自己喜歡就值,你說它值100萬元也不奇怪。”
瑞麗是我國四大珠寶集散地之一.在瑞麗的珠寶一條街,售價幾十萬的翡翠珠寶非常多,就是一個手鐲賣上千萬,一個戒指戒面值幾百萬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消費者:“它還不像其它商品一樣的,可能有一個價格的比價,玉這種東西好像都形成了這種市場,也就是說你可能認為你喜歡的,看上的,那個跟價格聯系也不是很大,這個因素在里面。”
消費者:“對,就這樣。”
來張安鳳店里的很多都是老客戶,這些人除了喜歡翡翠外,購買的另一個動力就是投資.在他們眼里,翡翠是種不可再生資源,升值空間很大.由于翡翠的需求很大,張安鳳說,這次購買的四顆翡翠已經是相對難見的精品了。
張安鳳:“138萬元要重新打價錢的,這一顆是最值錢的一顆,這一顆鑲好之后我們要打到80萬元的,就是它的底價要打到80萬元。”
就在張安鳳算計著如何處理這四顆翡翠的時候,又有人從她的珠寶店里買了過百萬的翡翠。
記者:“我看老板很喜歡這個東西?”
記者:“經常買嗎?”
消費者:“經常買。”
記者:“今天買了不少?”
消費者:“今天買了大概100多萬元吧。”
記者:“買幾件?”
消費者:“買了4件。”
在張安鳳的店里,過百萬元的交易往往十幾分鐘就成交了,過百萬元的商品一個小紙袋就可以帶走,令人咋舌的場景反復地上演著. 那么是什么樣的經歷讓張安鳳有了支配巨額財富的能量的呢?這還得從張安鳳搭錯車說起.
張安鳳的丈夫 錢建華:“當時和我太太過來的時候家里比較貧窮,所以到外邊想闖一番事業。”
當時想闖世界的人大都往南方跑,而張安鳳和丈夫并沒有那樣的野心,他們只想投奔在云南西雙版納的舅舅.就在昆明轉車的時候,一個改變張安鳳命運的事情發生了.
張安鳳:“我記得蠻清楚,我們是一早上下的火車,下了火車之后,那個車當時我們也不知道坐錯了,就是一個德宏,一個景洪。”
西雙版納在景洪州,而張安鳳和丈夫卻暈暈乎乎地坐上了去德宏州的汽車.就這一字的讀音之差,讓這夫妻倆來到了德宏州的一個縣級市,瑞麗.
1986年的瑞麗遠不像今天這樣熱鬧繁華,不過它卻有著先天的地理優勢,和緬甸接壤。 緬甸是世界上玉石的主要生產國.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石石料和翡翠珠寶通過瑞麗口岸進入中國。這讓張安鳳夫婦發現了機會.
張安鳳:“在旅游的過程中,就看到很多的珠寶,其實在這個之前我們對珠寶也不是太熟,然后我們就說,那既然來了,就看一下。”
張安鳳兩口子沒有任何積蓄,開珠寶店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們只能從中間人做起.當時的行規是中間人可以拿到珠寶售價的5%作為提成.從做中間人開始,張安鳳的翡翠生意起步了。
肖軍說張安鳳像奇跡一樣,這個說法來自于樹化玉.2000年,張安鳳還在經營著翡翠,而這時,她的同行蔣際翔卻在緬甸關注起樹化玉來。
蔣際翔:“本地的緬甸人去挖采,大多數是去挖翡翠的,但是如果挖到這個木化石,他們直接就給它敲碎,他們說這個是雜石,這個是不值錢的。”
蔣際翔說的木化石指的就是樹化玉,學名叫硅化木玉石。樹化玉是喬木,灌木樹干在2.5億年前特殊地質環境下形成的遺體化石。看著玉石礦里被當作廢石處理掉的樹化玉,蔣際翔的父親有了另外的打算。
蔣際翔:“那時候我爸爸就說,叫他們拉來,拉來賣,那個時候打磨出來,叫一個工人打磨出來,還蠻漂亮的。”
玉石加工廠工人 排金偉:“以綠色為標準,加工的時候把那些雜質也就是白的那些黑的那些去掉。”
記者:“這里有雜質嗎?”
排金偉:“有的,你看這里,這個算雜質了,對,雜質,白的。”
記者:“像磨一個這樣的需要多長時間?”
排金偉:“大概我看七八天吧。”
2000年,蔣際翔和父親把樹化玉引進到了瑞麗。這時他們碰到了一個難題,雖說我國一直是世界上的翡翠等玉石產品的消費大國,可對樹化玉這個新品種,很多消費者根本不熟悉.就是很多珠寶銷售商也不看好。
肖軍是從翡翠雕刻的工藝角度去看樹化玉,還有很多珠寶商壓根不知如何評判樹化玉的價值。就這樣,樹化玉銷售在瑞麗陷入困境,無奈之下蔣際翔只得拿著樹化玉毛料按家推銷。
蔣際翔:“很多人不敢買,很多人覺得這個東西怎么說,他們始終認為這個東西不被公認。”
蔣際翔為樹化玉的銷路發愁著,而此時的張安鳳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已經在珠寶一條街上開起了一家規模很大的珠寶店.在2000年8月,上門推銷樹化玉的蔣際翔遇到了張安鳳。
可是樹化玉還沒有被市場認可,難能可貴的是張安鳳沒有像眾多同行那樣輕言放棄,她花300多塊前錢買進了五十公斤樹化玉毛料,拿到工廠讓工人去皮,拋光.那時她第一次看到了樹化玉成品.
張安鳳:“看出來了,它的水分很足,就有點像翡翠一樣的,像玉一樣的,晶瑩剔透,看著很舒服。”
這塊樹化玉吊起了張安鳳的胃口,該如何賣掉呢?最后她想出了一個怪招,她讓工人依照樹化玉形狀做了一個花瓶擺放在店門口的柜臺上. 就是那個花瓶,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店員 李娟:“有的時候問我們多少錢,我們就不賣,出價像他們就說1000元賣給我2000元賣給我,不賣,我們不賣,我說我們沒有,就這一個。”
喜歡那個樹化玉花瓶的人越來越多,出價也越來越高,這時張安鳳覺得賺錢的機會來了。由于樹化玉還沒引起同行關注,毛料每公斤才5元.張安鳳一發狠一下就買了10噸.
記者:“當時他聽說你買了10噸,他怎么跟你說的?”
張安鳳:“他沒買,他說這買來干什么。”
翡翠設計師 肖軍:“當時我的想法好像太多了,物以稀為貴,農民都可以一噸一噸地拉過來,用拖拉機拉過來。”
就這樣,賺錢的機會和肖軍擦肩而過,在張安鳳買進10噸樹化玉半年后,受消費者的追捧,樹化玉毛料價格開始呈急劇攀升的態勢,毛料從每公斤幾元幾十元一直漲到如今的每公斤1000元.
翡翠設計師 肖軍:“她的庫存量也比較多,她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她的商業頭腦比較厲害。”
蔣際翔:“也有按公斤賣,那就是差的吧,這個的話是整體賣的,而這個的話20萬元15萬元這樣,如果是好的話,上百萬這樣賣,它這是一個地賣,不是按公斤賣給你。”
在玉石行業,毛料在出售前基本上只開出一個小口子,購買者憑靠猜想從小口子中得出整塊石頭的情況,猜對了,玉石身價直線上揚,要是猜錯了,有的購買者傾家蕩產.做玉石的人認為,買毛料猜對與否,有時也要看運氣.因此他們把買毛料叫做”賭石”。
蔣際翔:“有綠就貴,這看你自己的運氣。”
記者:“現在你也判斷不出來?”
蔣際翔:“這里有沒有綠,這個判斷不出來,這個看開口的話,這里好像有一點綠的,每一個毛料都這樣,它也有綠,但是有沒有綠就是看你的運氣,就是有賭性一樣的。”
張安鳳:“當時我一看,有那么粗又很完整,然后我看它皮口的表現,有綠色的,有紅色的,也有白色的,幾彩的。”
看著玉石開口,張安鳳覺得碰到了好料,可是蔣際翔的要價高,4棵樹化玉毛料要價120萬,這對張安鳳來說多少有些壓力。到底賭不賭那四棵樹化玉呢?張安鳳寢食難安。
張安鳳:“大概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反反復復看了很多次。”
而在那個星期里,也有很多人找到蔣際翔看那四棵毛料,最終,看好這四根毛料的張安鳳對蔣際翔發了一句狂話,毛料要定了,價格只給60萬。
張安鳳一直是蔣際翔的大買家,而且當時敢賭到60萬的買主只有張安鳳一個,就這樣,四棵樹化玉毛料被拉到張安鳳的加工廠里。當樹化玉被剝皮的那一刻,張安鳳知道自己賭贏了。
蔣際翔:“那時候那個水色很好,我印象當中有一次那個綠色,但是種水真的很好,就是形狀也很好,全部賣給她60萬元,但是她一顆就是賣200萬元
張安鳳:“那個是外面造謠,沒有這個事,樹化玉的確是賺了錢,但是也不是說像他們說的,有很多人說我的樹化玉賺了幾個億,沒有這回事。”
2005年張安鳳瞄準了龍黃玉,結果她又創造了奇跡,當時她以八萬元買了10噸龍黃玉,而一年后那些龍黃玉的身價翻了500倍.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張安鳳每次都在尋找著玉石行業的新動向,從2006年開始,她又瞄準了翡翠擺件。
張安鳳:“像這個三件的話,這個三件,人家出150萬元也不算很貴呀,這只是在我這里的批發價,如果拿去拍賣的話,那價值更高,因為黃金有價玉無價,玉是不可再生的東西。”
null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