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徐少云:“以后我建一個農莊,就增加這項活動。”
原來,徐少云打算建一個農莊,他一有空就用這種辦法訓練鴕鳥和人的親近感。但是每次騎鴕鳥也很不容易。被踢傷是常有的事。
徐少云:“現在是冬天不發情,沒事。開春就不能騎了。開春鴕鳥發情容易踢人,不讓騎。”
記者:“你被踢過?”
徐少云:“踢過,臉上的疤就是被踢的。”
那是在三年前的一天夜里,就是這樣兩三個人都難以制服的鴕鳥卻有一只不翼而飛了。
徐少云:“當時那地上的痕跡拉了一溜溝。鴕鳥沉,200多斤。拉的路上的溝很深。”
徐少云知道自己鴕鳥被偷,甭提多心疼了,那只鴕鳥可是他花了1。6萬元買回來的。 徐少云迅速報了案,當地公安人員來到了案發現場,勘察了作案痕跡之后事情有了眉目。
徐少云:“他們來了兩三個人把這道墻從上扒到底。”
由于當時徐少云剛剛把鴕鳥運回來,鴕鳥還不太適應環境,很老實,所以那幾個人很容易就得手了。
他們尋著痕跡找到了小偷所在的村子。
徐少云:“警察、警犬都來了,警犬按腳印嗅到臨近的村里。”
眼看小偷就快被抓到了,徐少云的態度卻180度大轉彎,讓所有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他讓公安人員不要聲張,趕緊回去。。
因為徐少云隱藏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個秘密尤其是不能讓他的妻子知道。原來,徐少云的這些鴕鳥是背著妻子向朋友借了十萬元錢買的,當時妻子正經營著一家幼兒園,很紅火。而徐少云養殖場里的鴕鳥沒有維持資金,他就打起了妻子的主意。
徐少云:“錢放在哪,一個家里還不知道地方嗎?”
記者:“你每次往外拿多少錢?”
徐少云:“幾百元,1千多元。”
妻子每次剛收過學雜費,他就偷出來點兒錢用在自己的養殖場上。每次少拿一點,粗心的妻子也不會發現。他不想因為這次鴕鳥被偷的事件引起妻子的注意,斷了他的資金來源。他才極力阻止繼續追查下去。
但這事也給了徐少云一個啟發:可以利用村民對鴕鳥好奇心,動員農戶養鴕鳥,然后再回收賣到廣東。這樣就能兩頭賺差價。因為買鴕鳥之前,他到廣東看到市場很紅火,鴕鳥肉能賣到二、三十元錢一斤。
為了利用16只鴕鳥擴大種群,他偷偷拿著家里的錢。轉眼到了年底,徐少云妻子經營的幼兒園卻出現了危機,老師的獎金發不出來。存折 里的大部分錢杳無蹤影。妻子心急如焚,卻看到徐少云的養殖場比以前建得更像模象樣了,于是妻子起了疑心。現在妻子一提到這事還不是個滋味。
徐少云:“這怎么能叫偷呢?我又沒用到其他地方,都建我的養殖場了嘛!”
徐少云的妻子 白風艷:“到發工資的時候,老師工資發不出,你說生氣吧?”
記者:“你一共背著你媳婦拿了多少?”
徐少云:“七八萬吧。”
妻子和徐少云大吵了一架。徐少云徹底坦白了自己偷家里錢養鴕鳥的事。妻子一氣之下把徐少云趕出了家門。
徐少云:“她把我攆出來,說你上鳥場吧,鳥場是你的家。”
徐少云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事,于是整天和妻子賠禮道歉,一直持續了一個禮拜,才把妻子哄好。
徐少云:“和老婆說句好話,錯了,對不對?哄她高興,什么事情也沒有了,再用兩毛錢她也給。我的目的就是從老婆那摳點錢,搞事業。”
看到徐少云的養殖場已成規模,如果放棄了也挺可惜。妻子索性提出,要低壓房產,貸款50萬做徐少云的流動資金。徐少云沒想到這一計瞞天過海還真的幫了自己的忙。有了這筆流動資金,徐少云終于可以大大方方地干一把了。
其實早在妻子發現徐少云的秘密之前,他已經在悄悄實施發動農戶養鴕鳥的計劃了。2004年3月,為了進一步和農戶溝通取得大家的信任,徐少云把8個來參觀養殖場的農戶請到自己家里。
徐少云覺得用嘴說力度還不夠。就宰了一只80多斤的小鴕鳥讓大家品嘗鴕鳥肉。
徐少云:“鴕鳥肉吃了之后說過兩天來買鴕鳥。”
“舍不出孩子套不住狼”。徐少云讓大家品嘗了鴕鳥肉之后,大家紛紛表態,可以養。而且還討論起了合作的細節。
聊城市陽谷縣安樂鎮村民 徐金波:“我們談到哪些方面有什么風險。他說給我們提供技術人員,如果是非正常死亡,公司會給我們補上。”
酒足飯飽過后,大家各自回了家。可此后卻一連七八天沒了消息。徐少云挨個打電話,可是得到的結果卻讓他傻了眼。
聊城市陽谷縣安樂鎮村民 徐金波:“家人和朋友都擔心,畢竟投資不小,一旦失敗就造成很大的損失。”
這也提醒了徐少云:一個人的能力不可能挨個農戶去動員,和農戶們不熟悉,讓他們相信自己就更難了。于是他想到,如果在當地找一個有影響有號召力的人養鴕鳥不就能帶動起來了嗎?
徐少云:“找個能跑市場的,搞促銷飼料的和養殖業有關的,能銷出去飼料就能幫我銷出去鴕鳥。”
徐少云選中了一個叫蔣天虎的人。以前,蔣天虎既養牛又販牛,他所在的茌平縣,沒有一個養牛的農戶不認識他的。這時的蔣天虎也因為做牛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競爭壓力大,也有改行養鴕鳥的意思。可徐少云反而又擔心了起來。
徐少云:“我哪知道他可不可靠,我會不會把鴕鳥收得上來。”
徐少云打聽了很多認識蔣天虎的人,大家都反映這人不錯,他才放心。2004年7月,兩人正式談到了具體問題。卻在價格上發生了分歧。
聊城市茌平縣洪屯鄉鴕鳥養殖戶 蔣天虎:“600元不行,價格太高,我承受不了。”
徐少云:“堅持600元錢一只的話,再加上飼料費,投入很大,他要這么多鳥,資金承受不了。”
如果像蔣天虎這樣有些經濟實力的農戶都嫌600元一只鴕鳥很貴的話,其他農戶也很難接受這個價格。于是提出每只鴕鳥先交300元。剩下的300元在回收商品鳥的時候扣除。兩人終于達成一致。蔣天虎第一次從徐少云這里買了100多只三個月大的小鴕鳥。
記者:“這個鴕鳥有多大?”
聊城市茌平縣洪屯鄉鴕鳥養殖戶 蔣天虎:“兩個多月。”
蔣天虎:“對,小鳥放到這個棚子里保溫,暖和。長大就放到那邊的院子里。”
記者:“那邊的鴕鳥多大?”
蔣天虎:“四五個月。”
記者:“再長多大,就能屠宰了?”
蔣天虎:“再長三四個月就能送走了。”
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里,在蔣天虎的動員下,就有3個農戶養起了鴕鳥。徐少云又賣出了200多只小鴕鳥。
看蔣天虎確實有動員農戶養鴕鳥的能力,而且養鴕鳥也很細心。兩個月后徐少云提出讓蔣天虎做他的基地,負責管理其他養殖戶。
記者:“你賺的是什么錢?”
蔣天虎:“我賺的就是我養鳥,他回收,我賺自己養鳥的錢。還有基地那一塊,我每年負責幫他收1000只鴕鳥,得2萬5千元獎金。”
就這樣,徐少云建起了第一個鴕鳥養殖基地,F在徐少云有四個基地,每個基地負責管理三個鄉鎮的鴕鳥養殖戶。
徐少云之所以有膽量承諾100%回收鴕鳥,還得宜于一個人,他就是北京昌平區的杜曉征。2004年,徐少云去河南買鴕鳥的時候,正好趕上杜曉征在那里屠宰鴕鳥。
那時杜曉征已經有了銷售渠道,他屠宰完鴕鳥之后,直接發往廣東。廣東收購商每年的需求量達到120噸左右,其中90%出口。杜曉征也正苦于貨源不足,所以和徐少云一拍即和。從那以后,徐少云發動農戶養的鴕鳥都通過杜曉征來銷售。
2005年底一個上海客戶通過鴕鳥協會找到了徐少云,要買300斤鴕鳥肉。
徐少云:“他要的都是小鳥肉。我不可能殺小鳥把肉賣給他。”
徐少云覺得宰殺小鳥賺一頭的錢,還不如賣小鳥再回收賺兩頭的錢劃算。所以他沒有屠宰自己的鴕鳥,而是打電話給杜曉征,他知道杜曉征那邊有現成的鮮肉,本想送個人情給他,而杜曉征根本不領情。
杜曉征:“隔山買老牛,那是沒準的事。我只做熟客,不做生客。”
記者:“人總有從生到熟的過程!”
杜曉征:“那得有保人呢!”
原來經歷過多次失敗的杜曉征如今做生意謹慎了許多,這也給徐少云敲響了警鐘:做生意不能盲目的只靠著一條線,多一條銷售渠道就多一 條路,于是徐少云屠宰了自己的三只小鴕鳥賣給了上海客戶。雖然這次只賺了1000元錢,但徐少云保住了一條銷售渠道。從那以后,浙江等地的客戶也紛紛向徐 少云購買鴕鳥肉。
徐少云:“咱規模大了不愁賣不出去。”
一直以為自己在和徐少云的合作中占主導地位的杜曉征,知道了徐少云也在和其他客戶合作,確實有些坐不住了,多次到徐少云的養殖場和 基地來參觀,拉進彼此的關系。記者采訪的時候,正趕上杜曉征要求和徐少云簽定長期合作協議的。現在的徐少云已經反客為主了,經過磋商,徐少云答應杜曉征長 年供貨,而杜曉征每回收一只商品鳥,給徐少云提成50元。
目前,已經50個養殖戶在向徐少云預定了5000只小鴕鳥。明年年底徐少云預計回收1萬只商品鳥。他在自己的養殖場也正在建一個集餐飲娛樂于一體的農莊,利用鴕鳥發展旅游項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