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養雞戶 胡鳳家:“雞戴眼鏡我是不敢相信的,不親自看,見過,我是不相信。”
記者:“你相信這個雞能戴上眼鏡嗎?”
經銷商 米協山:“戴上眼鏡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
要說給雞戴眼鏡,問十個人得有九個人不相信。人戴眼鏡是為了保護視力,難道舒遠良養的土雞也需要保護視力嗎?再說眼鏡又怎能給雞戴得上去呢?
記者:“從鼻子這里是吧?”
舒遠良:“從鼻子里穿過去。”
記者:“從鼻子穿過去它不疼嗎?”
舒遠良:“它有一點疼。”
盡管有點疼,可是小雞的反應并不是很強烈,小眼鏡戴上去之后,效果出來了,那就是一個字,“酷”.除了酷,小雞走起路來也變得時髦了。不戴眼鏡時,小雞走路是兩條腿平行邁步,戴上眼鏡后小雞走路是兩腿交叉前行。對此,舒遠良得意的稱他家的土雞走的是貓步。
小雞戴眼鏡這事在湖南省辰溪縣傳開后,很多人都想見識見識。可親眼看過的卻沒有幾個人,就是想探聽這方面的情況也是很難撬開舒遠良家里人的嘴。
舒遠良的妻子 天云:“因為這個東西呢是我們這么多年研究出來的,就是也花了一點心血,別人這么輕而易舉看去,感覺也不怎么好。”
大家伙越是看不到戴眼鏡的小雞,這心里頭就越發癢癢,而更多的人則想弄明白,那個小眼鏡后面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它對小雞的成長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嗎?要弄清這些內幕還得從2003年說起。2003年,舒遠良在辰溪縣火馬沖鎮投資10多萬元建起了野雞養殖場,可就在那年,非典的發生把養殖場推向了倒閉的邊緣。
舒遠良:“市場受沖擊,沒有銷路了,我們再養就沒有價值了,都是虧了。”
土雞孵化場 老板 張英和:“叫他養山雞,我們辰溪地方喜歡吃辰溪土雞,就是山雞,像我們這個山雞,在我們這個地方很好銷的。”
張英和妻子 張梅香:“當時他認為土雞不好喂,我說好喂,同學之間我不會騙你的,他才敢喂。”
2004年9月,舒遠良從張英和那里進了第一批辰溪土雞雞雛?晌桂B了一個多月后,他就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舒遠良:“養了40幾天就開始啄毛了
舒遠良:“這個真的就發現第一天第二天就損失一只,兩只,到第四五天十幾天的時候,一天可以死十幾只。”
能夠活下來的土雞也都掛了彩,有的土雞都被叨得差不多光了身子。舒遠良細數了一下,掉毛雞大約占到了八成左右。情急之下,舒遠良馬上去找張英和求救。
土雞孵化場老板 張英和:“當時我沒有辦法,再說我們這個土雞抓毛也是有的,但是放在山上散養,散養抓毛現象不嚴重。”
原來辰溪土雞生性好斗,在辰溪縣以散養在農戶家中居多.農戶家里最多不過養百十來只雞,這些雞還可以到處溜達,碰面的機會少,自然斗的就不兇.可在舒遠良這里上千只土雞擠在一個院落里,低頭不見抬頭見,土雞打斗的情況嚴重多了.
如何讓土雞之間少打斗不抓毛呢,舒遠良開始咨詢一些養雞專業戶,他們給出的意見是土雞可能缺少營養,至于缺少什么營養,答案可是五花八門了。
舒遠良:“些人認為缺維生素,有些人認為是缺多維 微量元素,有的認為是缺什么氨基酸。”
常言道有病亂投醫。舒遠良也不清楚自家的土雞到底缺少什么營養元素,干脆買來多元混合維生素,一股腦給雞吃了下去。過了一段時間后,舒遠良發現土雞叨毛的現象絲毫沒有減輕,于是他又想了個轍.
舒遠良:“是添加沙子,河沙,添加沙子也可以減少啄毛的現象。”
舒遠良:“因為就是有利于雞胃里食物的磨碎,第二個呢,它那個沙子的體積把雞胃脹大了,雞就有一種飽食感。”
舒遠良以為土雞飽食終日,就該相安無事了。哪想到喂飽了的土雞打斗起來更起勁。就在舒遠良和土雞抓毛問題一直糾纏不清的時候,四個多月過去了,第一批土雞到了上市的時候.這時舒遠良才徹底地認識到雞毛的重要性。
舒遠良:“就是說這一批雞至少有60%的毛色差一點,它分幾個等級,毛色好的價格高,賣11元一斤,毛色差的就賣8元9元一斤,全部沒毛的就5元錢一斤。”
這樣的結果讓舒遠良傻眼了,原來被吃肉的土雞到頭來還得按毛論價。著急之余,他只得和經銷商鐘吉榮在價格上較勁了。哪想到鐘吉榮根本不吃這一套,一句話,愛賣不賣。
鐘吉榮也不是故意壓價。在辰溪縣,消費者都喜歡買活雞,特別是在過節送禮的時候,雞毛好的土雞能增添喜氣,讓人討個吉利,因此毛好的土雞最受歡迎。另外,雞毛的好壞還是辰溪人判定土雞是圈養還是散養的標志。
經銷商 吉榮:“散養的一般不會啄毛,它有一個大的飼養場地,圈養的數量多了就要啄毛。”
散養的辰溪土雞一般是32元一公斤,可舒遠良的土雞缺了毛就跌了身價,最差的雞只能賣到10元一公斤,市場的考驗讓他著急了。自從養上土雞,舒遠良每隔20多天就進一批雞雛,四個月的功夫,雞場里存欄的土雞已經突破了5000只。難道這些土雞最終也是毛少價低的命運嗎?看著舒遠良著急的樣子,他的老同學給他出了最后一個狠招。
記者:“這是什么?”
舒遠良:“切嘴機,腳踏式切嘴機,這就是切嘴巴的。”
切嘴這招夠狠,但也真見效果。切后的土雞嘴變成平頭了,土雞即使再打斗,可是沒了利嘴就再也不能叨掉對方的毛了,舒遠良家里的土雞終于有了一身漂亮的毛。很快,舒遠良把這些漂亮的土雞送上了市。不過經銷商鐘吉榮照例給他當頭一棒,壓價。理由是雞毛雖好,雞嘴卻破損了。
經銷商 吉榮:“壓他價,那個價就沒那么高。”
記者:“壓他價壓到什么程度?”
記者:“母雞呢?”
經銷商 吉榮:“他的母雞賣八九元一斤。”
記者:“比別人一斤少了四五元?”
經銷商 吉榮:“對。”
舒遠良妻子 何天云:“我就想到,我記得我們以前那時候我奶奶那個時候
就那個羽毛,就是那雞呀,尾巴上面那個寬一點的羽毛,扯一根,就往鼻子里面一穿,一穿就好像那個還有效果。”
當妻子把這個老辦法告訴舒遠良后,舒遠良一下來了靈感。他馬上想到要是能給雞戴上一個能遮住眼睛的眼鏡,也許就能解決土雞抓毛的問題,他決定試一試。
記者:“當時是用什么剪的?”
記者:“這就成了?”
舒遠良的兒子 舒春秋:“然后把這里定型,就成這樣了。”
舒遠良:“2005年六七月份的時候,那時就開始做,手工做,我小孩和侄子到我的養殖場,我讓他們晚上和我一起做。”
第一批眼鏡做得很粗糙,塑料靠涂上紅漆來遮光.做出來的眼鏡上沒有橫梁,只能用鐵絲來代替.
記者:“雞也不是那么老實的?”
舒遠良:“對,我們穿的過程中要兩個人,一個人固定土雞,一個人拿鐵絲穿。”
當這些眼鏡給土雞帶上后,舒遠良一家人樂壞了,他們發現自己辛苦好多天做出的眼鏡真的給雞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舒遠良的兒子 舒春秋:“戴上了之后吃食的時候,看得不太準,沒有看準,走路的時候搖搖晃晃的。”
土雞戴上眼鏡后打斗抓毛次數大幅減少,慢慢地,舒遠良夫婦還發現了土雞戴眼鏡的另一個好處.
舒遠良妻子 何天云:“它不怎么東跑西跑了,增重就快點。”
2005年9月,舒遠良帶第一批戴過眼鏡的土雞上市了,這時經銷商鐘吉榮發現舒遠良的土雞非常漂亮,而且還沒有斷嘴,他再也沒理由壓舒遠良的價了。
經銷商 吉榮:“他養的雞跟散養的一樣了,我們就方便了,不用去農戶家里收。”
舒遠良:“像我給雞戴眼鏡這個方法,那我的價格就比切嘴巴的方法1000只土雞多賺一萬多元錢。”
編導:李松峰 攝像:叢永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