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石蛙養殖場場長 施關水:“正常這個蝌蚪一般是在都集中在一起,躲在水最深的地方,那么它出問題的蝌蚪呢它都分散,到水最淺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當他再次來到蛙池時,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出現了,給這個下半輩子想靠養殖石蛙賺錢的人沉重一擊。
石蛙養殖場場長 施關水:“第二天就開始慢慢地死亡了,一天比一天死亡的多,到最后這個池子的蝌蚪全部都死光了,而且不止一個池,整批都出現了這個問題。”
這批蝌蚪有十萬多只,再養一個月每只就可以賣到四元錢,施關水本來還打算用這筆錢還債的,沒想到希望這么快就成了泡影,更讓他著急的是如果找不到原因,后面孵化出的小蝌蚪將面臨同樣的命運。施關水忽然想起自己合作方浙江大學的技術指導老師張志升。
石蛙養殖場場長 施關水:“本來我這個技術都是通過浙大張老師來傳授來指導我,因為張老師這段時間也很忙,他抽不出時間過來,那么要等他來這個損失可能會造成更大。”
張老師暫時回不來,施關水只有自己找原因。在排除了有人投毒、蝌蚪的密度、飼料的喂量等問題后,一名職工煮喂蝌蚪青菜時的操作引起了他的注意。
最后施關水認定問題主要出在煮青菜這個環節上。他改變了用冷水煮的辦法,自己用開水煮了一鍋青菜,給剛孵化出的蝌蚪喂下去,再沒有出現死亡現象。在張老師沒在現場的情況下,施關水從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細節上解決了問題,這讓后來到場的張老師很興奮。
浙江大學石蛙育種場高級技師 張志升:“他不會像是一般的(養殖戶),就是好像我們這里近有點依賴我們學校這個情況,能夠自行地解決問題而且解決得非常好。我也感覺很佩服,而且有這樣的學生很自豪。”
然而三年前,張志升老師并不想收施關水這個學生。
石蛙養殖場場長 施關水:“我作為一個農民,沒有一點什么基礎,一下子找到浙江大學一個名牌大學來技術上搞合作,請他們來幫助,當時心里有一點疑點的。”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施關水在浙江大學石蛙研究中心終于找到了張志升老師和徐仲鈞教授。當他提出請他們幫助自己養殖石蛙的想法時,遭到了對方的委婉拒絕。
浙江大學石蛙育種場高級技師 張志升:“他那邊投入情況的大小,我們花費時間的多少,會不會影響以后我們校園里邊的養殖、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浙江大學石蛙育種場高級技師 張志升:“沒有好的場地,不具備這個養蛙的條件的話,那絕對不能答應。”
施關水沒有辦法,他決定先回去找場地。當年國慶節期間,施關水以參加當地舉辦的森博會的名義把張老師他們請到了臨安。看到這里的環境后,張老師和徐教授動心了。施關水趁機說出自己想搞大規模養殖,張老師他們也沒有直接答應。
一周后,施關水再次來到浙江大學,張老師終于答應幫助他養石蛙,但同時提出了一個令他始料未及的要求,讓他出十萬元的技術服務費。花十萬元買個看不見的技術,很多人不理解,勸他不要做了。
妻子 李梅芳:“十萬塊錢我覺得太貴了一點,就是講講養的技術要十萬塊錢。”
施關水卻不顧家人朋友們的勸說,很快與對方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施關水為什么非要花這么大的成本去養石蛙呢?
1999年,施關水還在經營著一家賓館,就發現石蛙做的菜非常受顧客的歡迎。就改變簡單的煲湯做法,相繼推出了清蒸、醬爆等菜肴,把石蛙做成了賓館的招牌菜。
那時的石蛙都是野生的,大量的捕殺使貨源越來越少,價格也由20多元漲到40多元,他覺得養石蛙肯定能賺錢。
2003年,當看到浙江大學養殖石蛙成功消息后,施關水覺得憋在心里多年的愿望可以實現了。根據這回簽訂的合作協議,張老師每年上門現場指導20天,平時普通的事情通過電話聯系,施關水付給對方10萬元服務費。
2004年4月23日,施關水花4萬元買回了250對種蛙開始了養殖。如何辨別雌蛙雄蛙讓他花費了一些時間。
2004年5月,250對石蛙在施關水的精心照顧下順利地產卵了。”
石蛙養殖場場長 施關水:“石蛙產卵它有規律的,不要去驚動它不去干涉它,它每一天晚上產的卵都在池邊上,很有規律。卵一個動物體一個植物體,黑的這面是動物體,白的這面是植物體。如果說這個卵成熟了,受精了,好的卵正常的卵你放在那里面它自動會翻過來。”
十天以后,第一批受精卵孵化出了小蝌蚪。看著亮晶晶的蛙卵和活潑的蝌蚪,施關水興奮不已,沒想到從產卵到孵化都非常順利。自己花10萬元請張老師來進行技術指導,有必要嗎?施關水陷入了沉思中。
石蛙養殖場場長 施關水:“我叫張老師馬上要趕過來,給我這個問題來診斷一下,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養殖場職工 施狄剛:“開始(蝌蚪)死的不多,到后來整個池子(蝌蚪)都死光了。”
張老師來了一看沒有別的病情癥狀,而是喂料過量造成蝌蚪消化不良。小蝌蚪喂的是牛奶,張老師便問施關水是不是按照500尾蝌蚪投放一毫升的比例要求喂的,施關水說沒掌握好尺度一下子放了十多倍的牛奶量。
浙江大學石蛙育種場高級技師 張志升:“溶度過大的話它吃下去,剛開始的小蝌蚪它消化功能還不是很健全的,如果喝了很濃的牛奶水的話,肯定撐死。”
在養殖過程中,張老師一個環節一個環節都交代得很清楚,施關水沒想到技術要求這么嚴格。這次的馬虎造成了兩千多尾小蝌蚪的死亡。
隨后一批孵化出的蝌蚪日益增多,原來建的蛙池不夠用了,施關水便加大了池子的蝌蚪存養數量,沒想到意外再次發生。
本來有些蝌蚪即將變蛻成小蛙,可以賣錢了,在這個節骨眼上又出現了問題,施關水非常著急,再次聯系到杭州的張老師。
浙江大學石蛙育種場高級技師 張志升:“仔細看了以后呢,它不是發病而死亡的,也不是水霉病等發病死亡,而是什么呢,仔細一看密度過高引起的自相殘殺。”
一個應放500個蝌蚪的池子里施關水卻放了3000多個,最終造成了兩萬多個蝌蚪的死亡。從那以后,施關水對張老師言聽計從,口服 心服,覺得花這十萬元錢非常值。接著施關水在張老師的建議下又養起了蚯蚓,用來喂石蛙。每斤蚯蚓比從外面購買節省了十六七元錢。他還在蚯蚓飼料中添加了一 些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對預防爛皮病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
從2004年4月到2005年6月,施關水在石蛙上已經投入了六七十萬,沒有一分錢回報。由于他忽視了煮青菜的操作才出現了節目開頭的一 幕,并使他的經濟更加捉襟見肘。2005年八九月份,持續的下雨使他養殖的蚯蚓沒法取出,施關水只好購買餌料黃粉蟲。而面對每天二、三百元的投入,他已經 拿不出錢了。最后他瞞著妻子把弟弟準備買房子的錢借來救急。
妻子 李梅芳:“當時肯定很懊惱的了,去借錢說都不跟我說一聲。”
2006年5月17日,記者在養殖場采訪時,正好碰見一個從杭州專程來買蛙的酒店老板,但老施一只都不想賣,對方無可奈何。
杭州某酒店總經理 舒新武:“我如果現在生他的氣,我下次還要來找他的。那我現在為什么要生氣,不要生氣了,還得跟他搞好關系,希望他下次多支持我,能夠及時地供貨給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