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5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朱旭東
登上舞臺,他是擅長吹拉彈唱的文藝工作者;回歸本職,他是勇于謀劃發展的鄉村領頭人。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黨委書記孟國棟立志文化興村,最近幾年,農民樂團成為馬莊響當當的文化標志,以香包文化為主的香包產業風生水起,以婚俗文化為主的婚禮小鎮嶄露頭角,以家風文化為主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日趨完善……在即將推出的民宿農家樂產業中,他同樣考慮植入各種“馬莊元素”。
1988年,馬莊村組建蘇北第一支農民銅管樂團,打響了馬莊的知名度。孟國棟13歲成為樂團首批隊員,一直見證并推動著農民樂團的發展壯大,成為樂團的靈魂人物。
曾經,“一切向錢看”的思潮盛行,似乎只要能掙錢,其他都是次要的。“馬莊村也曾只重視經濟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設,打架斗毆現象并不少見。”老書記孟慶喜說,“我們必須用積極的思想占領農村陣地,農民樂團就是骨干,隊員就是先鋒。將思想文化建設納入村干部考核,干部心思安定下來,整個文化陣地就占領了。”
2002年之前,馬莊村集體有4個小煤礦,足夠支撐農民樂團的發展。2002年煤礦關閉后,樂團生存成了問題,30多名隊員只剩下7人。孟國棟臨危受命,放棄在江蘇梆子劇團的工作回村擔任樂團團長。在他的努力下,樂團起死回生。
農民樂團的存在,不僅解決了部分農民就業問題,更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每月1日,馬莊會舉行升旗儀式,唱國歌,唱《馬莊之歌》;每個周末,馬莊在禮堂或廣場舉辦舞會;每年舉辦春節晚會;各家各戶的喜事,都有農民樂團的身影。每年元宵節燈會,前來觀看表演的人多達兩三萬人。
“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空談文化,不行;物質極大豐富,但精神極度空虛,更不行。”孟國棟就是通過這種辯證思維,在馬莊實現著自己的理想。
10年前從外鄉嫁到馬莊的李紅俠,現在是農民樂團副團長。她說:“別的村子都羨慕我們,說馬莊人心特別齊,活得特別有滋味,其實就是長期的文化生活,改變了村民的素養氣質。”
2007年,孟國棟進入村兩委。2009年,孟國棟牽頭成立馬莊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文化引領,積極將香包打造成特色產業。
原來制作香包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形不成氣候。孟國棟通過舉辦元宵燈會等各種節慶活動吸引人氣,香包由此脫穎而出。“慢慢地,我們開始包裝香包制作人。如今,香包成了馬莊的特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孟國棟說。
馬莊正著手打造婚禮小鎮。“婚慶到處都有,我們憑什么吸引人?我們將主推漢文化以及唐宋等幾個有代表性朝代的婚禮婚俗。”孟國棟相信,依托馬莊民俗文化和潘安湖景區,馬莊未來將形成集拍照、酒宴、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婚宴服務產業鏈。
孟國棟還在規劃建設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馬莊文化綜合體,對于剛剛提上議事日程的民宿和農家樂,孟國棟依然強調文化特色。“經營農家樂和民宿的人,必須懂得馬莊的歷史傳承,會講馬莊故事。”
馬莊村整體散發出的文藝氣質和村民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令人耳目一新。
“論經濟,馬莊在徐州排不到第一梯隊,但論文化,我們當仁不讓。”孟國棟說,馬莊村已擁有“全國文明村”“中國民俗文化村”等30多項國家級榮譽,這種獲得感和幸福感,靠金錢是買不來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