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福建省福安市農業局推廣研究員王道平:
農業科技要讓農戶看得見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蔡茂楷
“就像一頭憨厚的老黃牛,無需別人吆喝,無私地默默耕耘。”在當地農戶們的眼里,福安市農業局推廣研究員王道平沒有節假日,只要一個電話,定能隨叫隨到。
為幫助更多的農戶掌握更多的農業科技,在農業推廣一線干了30多年,已滿頭白發的王道平熱情不減,精力充沛。一年至少有200天下鄉的他,僅去年一年,就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在鎮、村開設了15期果蔬培訓班,受訓農民達1000多人。
為推廣水蜜桃、楊梅等避雨栽培技術,王道平奔忙于福安的各個鄉鎮,幫助果農建起了6000畝避雨大棚,使之形成規模。葡萄、枇杷是福安果農收入主要增長點,為提高果實的座果率和優果率,他注重推廣套袋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南方高溫、高濕易發病蟲害的難題。
他倡導推廣蔬菜日光保溫棚生產技術,促成全市各地建成650畝日光保溫生產大棚示范基地。動員菜農利用果園越冬土地空閑,推廣果園套種蔬菜1.3萬畝,緩解了冬季蔬菜不足帶來的壓力。為了避免因干旱而導致欠收,他力促節水灌溉設施栽培技術的推廣,建立了示范基地1000多畝。
為解決葡萄因低溫休眠不足問題,他指導果農應用破眠劑,使葡萄萌芽整齊和發梢有力,這項技術去年示范推廣達1.3萬畝。在此基礎上,他還采取水肥一體化措施,指導農民水分、養分的定時定量,按比例直接供給作物,使作物優化生長。
作為福安市農業的精英骨干,王道平在農技推廣實踐中學習理論,在理論學習中實踐技術,這些年負責承擔了《畬鄉刺葡萄種質資源開發利用》等16項重大科技項目。參與了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葡萄產業技術體系、荔枝產業技術體系的工作,在省級以上刊物發展論文21篇,被當地政府授予“優秀專業人才”稱號,并享受政府津貼。
“農業科技要讓農戶看得見,摸得著,只有送到田間地頭的科技,才能為農戶帶來真正的收益。”王道平認為。多年來,他致力于探尋品質、產量、效益俱佳的新品種,引進的“青冠”早熟梨、“紅陽”優質獼猴桃、“紅果2號”果桑等9大類24個優良品種,這些帶來豐厚效益的優良品種,被當地農戶親切地稱為“金寶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