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19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新沂市位于江蘇省北部,與新疆遠隔3000多公里,怎么會有“吐魯番”呢?還真有!
眼下,正是葡萄收獲的季節,筆者在新沂市阿湖鎮探訪時聽到這一新鮮事。7月12日上午,走在阿湖鎮萬畝葡萄基地,果園里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但就是見不到一串葡萄。看到筆者的疑惑,阿湖鎮黨委書記許鷗笑著說“跟我走”。
進到大棚里,熱氣蒸人,筆者的后背很快濕透,但這里并不像普通大棚那樣在高溫的時候打開散熱。大棚的主人李云飛說:“不到40攝氏度我們不開棚子,晚上反而還要降溫,就是要它晝夜溫差大。”晝夜溫差大,水肥控制,這可不正是營造了新疆吐魯番葡萄的生長環境?
在蘇北種植葡萄,阿湖鎮最有發言權。早在10年前,該鎮農民就依托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特性與氣候特征種植葡萄。如今,已擁有比亞克、美人指、巨峰、巨玫瑰、藤稔、金手指、維多利亞等高、中、低檔全覆蓋的產業格局,總產量達5000萬斤,年產值近2億元。2017年,“阿湖葡萄”成功入選江蘇省農產品品牌目錄,獲評江蘇省“市民最喜愛的葡萄”,“阿湖葡萄”國家地理標識認證也相繼注冊完成。
葡萄種植戶陳榮良說,他今年一共種植葡萄35畝,每畝地純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6月份就被南京客商以每斤18元的價格提前預訂了,一畝地能收入4萬元左右。
阿湖鎮之所以能將小葡萄做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當地良好的自然條件。李云飛來自浙江臺州,她和丈夫來新沂種葡萄已有9年了,“就是看中了這里的優質土壤。”李云飛說。
對于這一點,阿湖鎮農技服務中心書記王衛東表示,“阿湖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地墑情和氣候條件,使得這里土壤所含的礦物質、排水性、酸堿度、表土顏色等數值非常適宜葡萄種植,這在全國都是少有的。”對他的這一看法,中國葡萄學會會長、北京農學院教授晁無疾也做了相關論證。
10年前,30多位來自浙江的客商看中了這塊寶地,“移居”新沂,開始種植葡萄。眼見著外地人開始種植葡萄,并且收益頗豐,當地人也跟著開始嘗試。隨著當地人的加入,葡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提起葡萄,吐魯番的葡萄最聞名,阿湖鎮種葡萄的果農到新疆取經,掌握了吐魯番葡萄甜的“秘訣”,回來后將葡萄全部實行大棚種植,控制溫度。
阿湖鎮的果農說,種葡萄同樣需要一顆匠心。在來自浙江的尚玉初、金增榮等人建的智能大棚葡萄園里,尚玉初讓筆者隨意剪下兩串葡萄,他語氣肯定地說:“每串重量在1斤左右。”拿秤一稱,一串是1.02斤,另一串是1.03斤,誤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每串葡萄重量相近,這是尚玉初葡萄種植的絕招之一。他說:“一畝葡萄園,葡萄也就2000串左右,畝產絕對不會超過2200斤。”
尚玉初說,畝產6000斤對他來說一點都不成問題,但要保證葡萄品質,就必須嚴格限產。在種植中,他采用了一套以控產、控形、控重為主要內容的數字化生態精致栽培模式。什么時候、如何對葡萄進行剪枝、留梢、定穗、疏果,每一個環節的操作,他對員工都有近乎苛刻的硬性規定,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葡萄顆粒均勻、口感宜人。
葡萄是喜光植物,如果一串葡萄的顆粒長得太密,就無法讓每顆葡萄都吸收到足夠的養分。為了保證每顆葡萄都有充足的光照,果農在定穗環節,將花穗剪成圓柱形,每個穗之間保留一定的距離;進入葡萄成熟期,若發現顆粒過密,還要進行疏果,長得過大或過小的果粒也要被剪掉;臨近采摘期,開始對葡萄的糖度進行抽檢,糖度連續5天保持不變的,表明葡萄可以采摘上市了。這時的葡萄,恰是它品質最佳的時候。阿湖的葡萄,其糖度都至少在15度以上,最高時超過23度。
平時殺菌、除害蟲,采用的藥劑都是礦物源、植物源的。葡萄花期前后,透翅蛾活動猖獗,一旦鉆入枝條,就會導致樹葉枯死,就需通過生物堿來防范。夏季,金龜子、甜菜夜蛾等害蟲特別活躍,除了用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性誘劑等物理方式來滅殺外,還要用自己調制的美味糖醋液來誘滅害蟲。
阿湖鎮的果農說,這些技術是由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的技術顧問提供的。阿湖鎮的葡萄以浙江金華葡萄研究所為依托,由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全程跟蹤服務,并聘請該院陶建敏教授、章鎮教授為常年技術顧問。
相關標簽:新沂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