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05 作者:佚名 來源:四川新聞網
張雄正在對葡萄進行精細化管理
火熱的七月,在眉山市彭山區觀音鎮果園村占地100畝的好運來家庭農場里,一片片、一層層縱橫交錯、藤蔓疊生的葡萄架下,紅如瑪瑙、綠如翡翠的葡萄掛滿枝頭,讓人目不暇接。好運來家庭農場聯合黨支部書記張雄右手攥著一把剪刀,正認真細致地給葡萄修枝。
今年32歲的張雄,是土生土長的果園村人。黑黑的臉龐,個頭不高,但看上去十分干練、精神。憑著一股子干勁兒,張雄放棄了北京的工作,帶著對泥土的感情,毅然回到家鄉,開始創業種植葡萄,成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
如今的張雄,已成為果園村好運來家庭農場聯合黨支部書記,更是村里的葡萄種植大戶,100畝地的葡萄園,每年產值達到300多萬元。
回歸:政策引領 返鄉創業種葡萄
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思想斗爭,張雄9年前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放棄在北京的高薪工作,返鄉創業!
在北京工作時,家鄉的發展變化讓張雄印象深刻。幾年時間里,果園村黨總支帶領村民們發展葡萄產業,成立合作社、建起大園區,鄉親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那個時候,幾乎每年春節村上都要召開農民工回鄉座談會,我都準時到會參加,及時與黨組織、鄉親溝通交流想法,共同拉家常、談工作、話發展。”談到返鄉的初衷,張雄有些激動,他表示:當年村里政策好、技術好、市場好,國家也在大力支持西部、支持鄉村,鼓勵回鄉發展。張雄覺得,回老家種葡萄,既能照顧家庭,收入又可觀。
剛回家鄉的時候,張雄空有滿腔熱情,卻不知道到底該怎么干。于是,他主動參與到村黨總支合作社建設中,認真學懂弄通“五個統一”的服務。不僅如此,他還跟合作社申請流轉了20畝土地用于首期葡萄園建設,參加統一的農技培訓、統一的農資統籌、經營銷售和品牌打造。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葡萄種植,張雄還特地申請了兩名師傅手把手教自己種植和管理。
一年時間,張雄靠著創業的熱情與信心,熟練掌握精準滴灌、水肥一體、生物防控等技術,葡萄園的發展也逐漸走上正軌。
挫折:因病致貧 主動作為促發展
正當他沉浸在葡萄豐收的憧憬中時,生活卻給他當頭一棒。2012年,他和弟弟先后患上重病,花光了家里積蓄,還欠下40多萬元的債務,葡萄園發展無以為繼;叵肫鹪浀娜兆,張雄至今感慨不已。“當初最難挨的時候,我甚至有過盤掉葡萄園再次外出務工的想法。幸好,村黨總支和黨組織沒有放棄我,一直在關懷和幫助我。”
后來,在村里的擔保下,張雄拿到了創業貸款,全部投入到葡萄種植當中,還申請了葡萄特色農業保險,解除了后顧之憂。不僅如此,村里也派出了專業技術服務隊來他的葡萄園進行指導,從露天種植改成大棚避雨栽培。當年,葡萄豐收,賣了6萬多元,讓張雄看到了希望,并逐漸摸索到了一套自己種葡萄的心得。
有了技術,張雄的葡萄產量不斷增長,品質也不斷提升!拔覀兊目谔柺恰N最好的葡萄’!現在在葡萄園里基本上是美人指、陽光玫瑰等高端品種的葡萄,最貴能賣到上百元一斤!”張雄開心地說道。經過幾年發展,他不僅還清了貸款,葡萄園種植規模還發展到了100余畝。
感恩:不忘初心 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隨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張雄十分感恩從前在低谷時給予自己幫助的黨委政府。“多虧了黨委政府的關心,以及村里的扶持幫助,我才能從困境中走出來。”他說。
多年來,張雄一直在思考能為家鄉、為社會做些什么?2013年,張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4年成為預備黨員,2015年擔任村網格員,2017年又擔任家庭農場聯合黨支部書記。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黨組織靠攏、向黨支部看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后來,他又加入了黨員先鋒服務隊,走到鄉親家里傾聽群眾聲音、解決群眾訴求。曾經的苦難,讓他對“貧困”有了更深的體悟,主動結對5戶貧困家庭幫助其發展產業。
在經過多年的種植實踐錘煉后,張雄積累了豐富、科學的種植知識,他常常主動帶動周邊百姓學習科學種植技術和經營理念,贏得了大家的廣泛認可。同時,張雄組織黨員帶頭試種新品種、帶頭進行有機種植、帶頭發展電子商務,引導大家依法誠信經營。
一路走來,從在京工作,到回鄉創業,張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作為共產黨員,時刻銘記黨的恩情、牢記職責使命、奮力拼搏發展!白詈玫臅r代,必須奮力拼搏;面對最好的組織,必須知恩感恩;成為最好的自己,必須甘于奉獻!边@是張雄對于自己的要求,也是果園村好運來家庭農場聯合黨支部的發展寄望。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